本刊自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

本刊自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

一、本刊从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婷[1](2020)在《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以来,传教士的东来打开了我国医学传教的窗口,社会上层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知识。清中期广州地区成为传教士医学传播的策源地,医学开始向下发展,推进了西医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进程。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繁荣发达的上海社会、日渐兴起的文人群体、不断完善的报刊行业,推动了近代上海新闻传播业发展。在传教士的示范作用下,教会医院、西医人才数量增多,国人学习西医、开业行医、创办医校的规模也日渐壮大。报刊传播西医、宣扬西医知识成为主流,在中西医冲突背景下,蓬勃发展。1927年至1937年是近代上海医药报刊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医药报刊数量丰富、种类多样、思想交织碰撞。其中以政府主导的《卫生月刊》、药商创办的《新医药刊》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引导的《申报·医药周刊》在这一时期别具一格,开创西医知识传播的新平台,传播现代医学知识,有助于沟通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医药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从传播主体的转变看,早期由国外医学传教的传教士引入,并主导传播。伴随着国内医学院校、医药社团的组织创办,国人开始学习、传播西医日益成为近代上海西医传播的主流。从传播的内容来看,专业深奥的西医知识逐渐被民众日常的卫生知识、健康知识所取代,西医知识的大众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流趋势,民众开始参与医药知识的讨论,并影响医药刊物的编辑方针和志向。从传播的受众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过程中,其受众主要包括近代上海乃至全国的中西医师、身患疾病的患者、报刊订户以及依靠报刊进行商品营销的广告商等,通过读者来函或医药问答的方式,传递作为读者的疑问与诉求。从传播的效果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受众有限,停留于医患关系以及商业利益表面,能够阅读刊物的也仅是一些具备阅读水平和医学经验的知识分子,广大的普通老百姓仍游离于知识传播的范围内。但我们亦不可忽略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价值。报刊传播西医知识传递了科学准确的西医专门知识,干净清洁的公共卫生观念,形成了医师在开业行医过程中的规范,转变了民众的就医观念和就医行为,对近代上海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郭妍[2](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林凤翔[3](2017)在《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农业曾经创造了诸多辉煌的成就,但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了。鸦片战争的爆发,面对山河飘零,国家穷困的落后局面,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倡“农业救国”,努力尝试多种方式,以求改良日渐凋敝但赖以为支柱的农业。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意识到推广先进农业便于他们在华传教,因此一些传教士开始将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带到中国。辛亥革命以后,一批高等农科学校的建立也有在华传教士的协助,他们希望中国的广大农村也能接触到基督教,而农业极好的载体。岭南大学农科就是其中的一个生动范例。由岭南大学农科发展起来的岭南农科大学于民国十一(1922)年成立,为了便于岭南农科的推广和宣传,一批涉农刊物(有英文版和中文版)陆续问世,《农事月刊》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岭南大学收归国有以后,经费日趋紧张,改为《农事双月刊》。农科大学也改组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后来伴随着抗战期间的辗转,《农事(双)月刊》的曲折经历勾勒出国人对发展我国先进农业的艰辛历程。岭南大学农科在我国农业期刊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同样在农业期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岭南大学农科没有成立专门的刊物出版机构之前,都是将涉农方面的研究零散地印刷或者投寄,不利于成果的推广和自身影响力的传播。《农事(双)月刊》创办后,只要语言是中文,面向国内发售。宗旨为提倡农业科技,倡导农业技术改良,内容分为调查、新闻、着作、文艺、农歌、林业、园艺、行情等,及其他涉农事件或者时令行情均有刊载。一月一号,一年为一卷。民国十五年七月(1926年7月),因为经费所限,《农事月刊》更名为《农事双月刊》,改为隔月一册,增加每号篇幅内容。后因经费捉襟见肘和人员凋零,期刊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停刊,后来广大读者的诉求下,两度复刊,甚至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一度复刊,可大致窥见该期刊的影响力。本文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农事(双)月刊》进行全景分析,期间也会展现出岭南大学农科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农事(双)月刊》的创刊背景和创刊宗旨以对该刊物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梳理了《农事(双)月刊》的发展演变及更新,探讨其艰难的办刊历程及如何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以更好地服务时代的需要;第三部分分析了《农事(双)月刊》的办刊风格及其影响力,探讨其作为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农业科技刊物所具有的影响力;第四部分考察了《农事(双)月刊》的部分文章摘录及涉及人物分析;第五部分探讨了《农事(双)月刊》反映的社会信息;第六部分总结了《农事(双)月刊》的价值和主要历史意义,包括对当时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当时的农业部门制定政策,解决农业问题及农民生活之改造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农业教育的贡献四个方面。总之,《农事(双)月刊》在岭南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校史上、在华南地区高等农业农业发展和教育史上,乃至在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发展史、科研史、教育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和民众生活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宋泉[4](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王鹏[5](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魏民[6](2010)在《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出版的具有报道性质的医学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系列期刊,共18个分册(包括内科学、外科学两个分册的英文版),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系列杂志,在国内的医学领域,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各种数据库的广泛应用等,该系列刊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所以,该系列的大部分刊物已经转变为一次文献,但仍有少部分刊物继续坚持原有办刊宗旨与方向,继续出版文摘类期刊。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本系列刊物做全面、深入地分析,获得对其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研究适合中医检索类刊物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电话咨询、发放调查问卷、直接去杂志社访谈、网上调查、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的发展及生存现状进行调研。1出版情况调研分析调研国内医学文摘系列杂志创办、发展的状况,分析各种影响期刊发展的因素。2典型分析选择2-3种有代表性的刊物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其栏目设置、内容收录、广告安排等方面的特点。3不同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选择发展较好、转为一次文献的期刊和停刊杂志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分析。4文摘刊物与全文数据库相关关系的探讨分析有代表意义的国内的全文数据库对文摘刊物的冲击;以及对文摘刊物自身优势及存在价值的分析。5医学文摘发展方向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等,对中医文摘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18个分册的生存状况:①转为一次文献:从2006年开始,先后共计有10种杂志转为一次文献,同时变更了刊名。他们分别是:2006年5月,《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更名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8月,《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更名为《内科》。2009年更名的共有8种,《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更名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护理》,《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更名为《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更名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②停刊及休刊:《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于2002年停刊;《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于2009年休刊1年。③保持原有办刊形式:2009年,《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仍有6种期刊继续编辑、出版、发行,包括:《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期刊转型原因分析:科技期刊的发展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活跃度,文摘型18种期刊几乎涵盖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提高,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医药研究文献海量增加,仅凭几十页或上百页的纸质期刊已无法收录承载。再有,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越来越全,医疗科研人员更习惯用网络搜寻信息。因此认为,医学文摘类期刊基本上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本系列多数期刊已改为一次性文献,这样,不仅为医疗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广告的投放也将十分有益。(3)中医文摘特殊性分析: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文摘类期刊,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特点、新的机遇,有利因素和条件前所未有,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全国已有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经覆盖中西部所有的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在这些地区,文摘类杂志还起着图书馆的作用。自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问世以来,传统医学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医学学术传播、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当年的发行量,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的信赖程度,也表明中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可以继续办下去,但要向全(收录信息文献全)、便(检索应用方便)、快(出版周期短)方向发展,向国内外传递我国最新的中医药研究信息,及时报道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为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服务,为弘扬中医药事业服务。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对全国医学类检索期刊进行全面、系统、严谨的调研。2.对办刊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3.对我国中医领域中发展文摘刊物提出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创新点:通过本次研究,探讨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作为检索类刊物可以与中医药类一次文献竞争的对策。

包东喜[7](2009)在《百尺雪中见 一声风里闻——新中国60年60刊评述与回眸》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期刊业的发展愈来愈迅猛。和报纸一样,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民国时期的期刊业停刊了,而新的期刊则随着新生政权的稳定和新的组织机构的建立而创办。1955年全国期刊约有300种(其中全国性期刊166种),平均期发行量为1200多万册。随后,期刊数量总体上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增多,门类逐渐齐全,涉及各行业和许多领域。如《红旗》、《民族画报》、《人民文学》、《萌芽》、《收获》、《中国摄影》都诞生于这一时期。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期刊业同样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最低谷时仅102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上来,国家发展逐渐走上正轨。于是,期刊业重现生机。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中停办的一大批期刊纷纷复刊,另一方面新创办的期刊更是层出不穷。到2007年底,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平均期印数16697册,总印数30.41亿册。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期刊走上了企业化经营之路。一些期刊如《红旗(求是)》、《半月谈》、《家庭》、《读者》、《特别关注》等的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当前,期刊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其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正是基于读者对中国期刊整体发展图景感受的需要,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最基础的资料,我们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借助各相关期刊网站有关资料最终筛选出60年60种期刊,以窥见期刊发展的点滴脉络,明晰期刊业未来发展的若干轨迹,以资交流、借鉴。

霍临明,蔡振国,常秀青,齐文安[8](2005)在《《中华病理学杂志》五十年发展简史》文中研究指明

陈秀华,包雅琳[9](2005)在《峥嵘岁月50载与时俱进创辉煌》文中提出

彭超群,何学锋,黄劲松,张曾荣[10](2003)在《“高起点 高水平 高速度”的期刊发展战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创刊12周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高科技学术期刊。创刊于1991年10月,国内外公开发行。1991~1999年为季刊,自2000年起改为双月刊。自创刊之日起,本刊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突出有色金属材料及冶金的专业特色,及时报道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紧密追踪科技期刊发展新动向,鼓励学术

二、本刊从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从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结构安排与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上海西医知识传播缘起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西医传播
        一、西医传播的社会环境
        二、传播者身份的转变:从传教士到上海西医
    第二节 医药报刊的探索与发展
        一、科学报刊与早期西医传播
        二、西医刊物的概述与分类
    小结
第二章 报刊传播中的西医知识
    第一节 政府与卫生:《卫生月刊》中的西医传播
        一、由《卫生季刊》到《卫生月刊》
        二、以“卫生”为导向的知识传播
        三、西医知识的多元讲述方式
    第二节 商业与营销:《新医药刊》中的西药传播
        一、新亚制药厂和《新医药刊》
        二、相时而动:星牌药品的宣传与营销
    第三节 媒介与健康:《申报·医药周刊》所见西医知识
        一、《申报·医药周刊》概况
        二、西医知识的介绍、宣传
        三、医学论争:关于煤油治肺痨的个案研究
    小结
第三章 西医知识传播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反响
        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二、编读之间的互动化
    第二节 西洋医学技术的传播和接纳——以X光技术为例
    第三节 近代上海的医学观念变迁
        一、西医知识传播与卫生观念的普及
        二、传统医药观念与中医科学化
        三、医师道德的社会规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3.1 期刊生存状态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3.2 期刊刊期情况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7.1.1 总体历程分析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2 岭南农科大学成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
    2.1 晚清以降兴农思潮和兴学举措的影响
    2.2 清末民初近代农业教育的发展
    2.3 岭南大学的形成历程
3 《农事(双)月刊》的创刊概略
    3.1 《农事(双)月刊》创刊历史背景
    3.2 《农事(双)月刊》主要创办人
4 《农事(双)月刊》简介
    4.1 从《农事(双)月刊》办刊宗旨和目的
    4.2 《农事(双)月刊》在当时的意义
5 《农事(双)月刊》的发展演变及更新
    5.1 《农事(双)月刊》发展概述
    5.2 《农事(双)月刊》各期出版动态
    5.3 《农事(双)月刊》的更新
6 《农事(双)月刊》办刊风格和着述分析
    6.1 《农事(双)月刊》办刊风格
    6.2 《农事(双)月刊》的发行状况
        6.2.1 《农事(双)月刊》行文风格
        6.2.2 《农事(双)月刊》涉及的人物
        6.2.3 《农事(双)月刊》重要章节解读
    6.3 《农事(双)月刊》体例格式
        6.3.1《农事(双)月刊》栏目设置
        6.3.2 《农事(双)月刊》载文风格和封面设计
7 《农事(双)月刊》的价值与历史意义
    7.1 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引进
        7.1.1 开启民智,唤醒农民觉悟
        7.1.2 直接指导农民的生产
    7.2 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借鉴和指导
    7.3 对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贡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1924年—1925年之农科学生名单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清单

(4)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小结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小结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小结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小结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小结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小结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小结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一、门市与批发
        二、邮购业务
        三、流动发行
        小结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二、行政力量推广
        三、自办期刊推广
        四、广告宣传推广
        五、书刊促销策略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一、广告主体分析
        二、广告内容分析
        三、广告书价分析
        小结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本文结论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附录四: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6)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1 与学科发展同步
    1.1.2 维持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1.3 适应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发展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刊物调研
    1.3.2 办刊情况
    1.3.3 典型案例分析
    1.3.4 文摘与文献数据库的关系的探讨
    1.3.5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方向的研究
1.4 技术路线
    1.4.1 电话咨询
    1.4.2 问卷调查
    1.4.3 去杂志社访谈
    1.4.4 网上文献数据库调查
    1.4.5 会议座谈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专家咨询法
1.6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2.1 国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2.1.1 美国《化学文摘》的发展概况
    2.1.2 日本《医学中央杂志》的发展概况
2.2 国内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2.2.1 国内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研究情况
    2.2.2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的发展概况
2.3 对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发展的综合评述 3 调研方法实施情况
3.1 刊物基本信息收集及整理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
    3.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
    3.2.2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3.3 直接去杂志社访谈
3.4 对文献数据库进行调查
3.5 会议座谈 4 研究工作主要结果
4.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历史
    4.1.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名称
    4.1.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创刊年,见表9
    4.1.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主管单位及主办单位
    4.1.4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语种
4.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现状
    4.2.1 已经更名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计10种
    4.2.2 2002年停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4.2.3 2009年休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4.2.4 2009年继续保留《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名的杂志有6种
4.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入选全文数据库情况
4.4 调查问卷回复情况
4.5 典型案例分析
    4.5.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4.5.2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4.5.3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
    4.5.4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4.5.5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4.5.6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4.5.7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4.6. 对文献数据库的初步调查
4.7. 会议座谈 5 对策研究
5.1.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现存状况分析
5.2.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发展方向探讨
    5.2.1 在内容上力求"全、便、快"
    5.2.2 加强人才管理与开发,提高期刊质量
    5.2.3 加强网站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读者意见调查表
附录3:《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华病理学杂志》五十年发展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刊和第1次停刊经过 (1955—1960年)
二、第一次复刊至第二次停刊 (1963—1966年)
三、第三阶段即持续发展期 (1982—2004年)
    (一) 1982—1991年 (季刊)
        本阶段特点:
    (二) 1992—2004年 (双月刊)
        本阶段特点:

四、本刊从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D]. 刘梦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D]. 林凤翔.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6]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D]. 魏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2)
  • [7]百尺雪中见 一声风里闻——新中国60年60刊评述与回眸[J]. 包东喜. 编辑之友, 2009(09)
  • [8]《中华病理学杂志》五十年发展简史[J]. 霍临明,蔡振国,常秀青,齐文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08)
  • [9]峥嵘岁月50载与时俱进创辉煌[J]. 陈秀华,包雅琳.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03)
  • [10]“高起点 高水平 高速度”的期刊发展战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创刊12周年回顾与展望[J]. 彭超群,何学锋,黄劲松,张曾荣.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06)

标签:;  ;  ;  ;  

本刊自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