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现在和未来论文_董铸锋

建筑材料的现在和未来论文_董铸锋

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材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将无法建设。本文分析了建筑材料市场的现状,建筑材料的检测,最终引出未来新型材料才是建筑使用方向。

【关键词】建筑 材料 检测 新型

1 建筑材料市场的恶性循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工程在实际的运营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个别建筑商为了谋取暴力偷工减料,创造最大的利润空间,建材质量违规,达不到国家的标准要求,监督部门管理疏松。由于建筑材质不达标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序运转和良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建筑商越级承包,非法层层转包的混乱现象。打着“一级企业的牌子,二级企业来投标,三级企业进现场,包工头来施工”这种高资质等级的企业将承包的工程随意肢解,倒手转包给低资质等级企业甚至个体包工头施工,造成层层盘剥、偷工减料、赶工省钱、降低质量标准,而又以包代管,不派出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现场,建筑建材产品质量无人问津,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在施工中不按标准规范作业,使用假冒伪劣建材产品,粗制溢造,直接对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工程一经转包,只顾赚钱,不顾质量,施工任其发展,转包者坐收渔利。这样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从而影响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所以如何检测建筑材料成为了重点工作。

2 建筑材料的检测

2.1 检测项目

建筑施工中要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多种类,如钢材、混凝土、水泥、砂石、骨料、焊接试件、混凝土和砂浆试块、防水材料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用量也较大,这些材料在进场前则需要严格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堆满进行科学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

2.2 见证取样和送检

为保证工程的结构安全,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和材料有: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2.3 试验误差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过程时,试验结果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及人为因素。为了避免试验误差的产生,需要选择适宜温度和湿度的试验环境,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发生。

2.4 数据处理

有时,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出现比预期的过大或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相差很大,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必须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一些性能优异、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建材相继出现,渗透到建筑业的各个方面,成为建筑业现代化的标志。

3.1绿色材料

绿色建材就是强调装饰材料除具有实用功能、美观的外表之外,还要具有对人体、环境没有毒害、没有污染,其性能是环保型和健康型的。 环保型装饰材料又称无害装饰材料,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不会产生危害的装饰材料。绿色材料的概念是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2 建筑玻璃

人类学会制造使用玻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1000多年以来,作为建筑玻璃材料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玻璃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玻璃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满足采光要求,而是要具有能调节光线、保温隔热、安全(防弹、防盗、防火、防辐射、防电磁波干扰)、艺术装饰等特性。随着需求的不断发展,玻璃的成型和加工工艺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研究出了种种的新型玻璃。现在,已开发出了夹层、钢化、离子交换、釉面装饰、化学热分解及阴极溅射等新技术玻璃,使玻璃在建筑中的用量迅速增加,成为继水泥和钢材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玻璃已不再只是采光材料,而且是现代建筑的一种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

随着建筑向多层、高层建筑发展和建筑规范化管理的加强,玻璃的安全性能已开始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玻璃主要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加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的其它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等。单片半钢化玻璃、单片中丝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范畴。通知从安全玻璃的生产、检验、使用及建筑设计、管理、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提出一系列具体规范要求与措施。随着建筑节能政策力度的加大,建筑规范化管理标准与玻璃行业科技水平提高,节能玻璃、安全玻璃以及环保玻璃必将在未来的建筑中大放异彩,发挥愈来愈大的功效。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建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建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建筑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要平台,建筑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营造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社会经济环境需要建造各具特色、传承文明、演进历史、构筑绚丽多彩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欣.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展望与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 2007, (10).

论文作者:董铸锋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建筑材料的现在和未来论文_董铸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