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

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

钱叶斌, 陶有略, 黄翠芬, 武一曼[1]2002年在《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0只,在右侧梨状肌下缘0.5cm处切断坐骨神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以补阳还五汤灌胃,4W后观察相应节段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存活率、神经元胞体直径和面积。结果4W后相应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对照组为59.87%,实验组为69.22%(P<0.01);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对照组为70.99%,实验组为79.13%(P<0.01)。对照组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胞体直径、面积明显小于实验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提高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减轻神经元胞体萎缩程度,有利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钱叶斌[2]2000年在《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方法:成年SD大鼠20只,在右侧梨状肌下缘0.5cm处切断坐骨神经,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以补阳还五汤灌胃,4周后观察相应节段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存活率、神经元胞体直径和面积。 结果:4周后相应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对照组为59.87%,实验组为69.22%(P<0.01),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对照组为70.99%,实验组为79.13%(P<0.01)。对照组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胞体直径、面积明显小于实验组(P<0.01)。 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提高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存活率,减轻神经元胞体萎缩程度,有利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李金晟[3]2009年在《复合组织、组合组织移植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手桡侧毁损》文中提出目的:(1)介绍一种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修复复杂的手桡侧毁损伤同时重建大鱼际肌功能,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2)探讨补阳还五汤在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作用。方法:(1)采用这样一种手术方式:游离第二足趾时携带趾短伸肌进行复合组织移植再造大鱼际肌,其中趾短伸肌带跗外侧动、静脉及腓深神经肌支以备与受区吻合。临床观察10例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桡侧毁损伤,观察皮瓣成活率、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等情况。(2)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体重约300g,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约6mm长的一部分,采用硅胶管桥接横断的神经。术后实验组每日早晚灌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术后常规饲养,分别于术后4,16周观察。结果:10例患者,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10年,再造手指及移植皮瓣均恢复较好的感觉功能,两点辨别觉3—10 mm,肌电图检测被移植肌肉,结果显示,最短3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5个月,患手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手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大鼠神经损伤模型通过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结果、再生神经血管面积图像、光镜和电镜观测等几方面结果分析,术后4周以后动物跛行逐渐改善,实验组动物较对照组爬行速度快,16周时实验组动物后肢肌肉萎缩状况已明显改善。4、16周取材时,实验组再生神经直径明显粗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再生神经富有弹性,而对照组再生神经组织较脆、易碎。实验组动物坐骨神经传导潜速率为(23.11±6.27)m/s,对照组潜速率为(16.97±4.91)m/s,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4周,实验组动物再生神经干横切面上微血管数量很多,对照组血管量很少,两者差异极显著(P<0.001)。术后16周,两组神经干血管分布与术后四周虽无明显差别,但两组血管面积仍有极显著性差异[(3060.15±242.78)μm2 vs(586.80±48.02)μm2,P<0.001]。术后4周,实验组再生段神经纤维多,髓鞘比对照组厚,对照组再生段神经纤维分布稀疏,髓鞘薄、着色差,16周时,实验组神经纤维仍比对照组多,而且轴突直径大,髓鞘厚。再生神经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术后4周,实验组再生神经轴浆中线粒体多,有髓纤维多,对照组有髓纤维少,轴浆中线粒体少。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轴浆中线粒体比实验组多,而且实验组髓鞘板层结构清晰,髓鞘已明显比对照组厚。结论:采用复合组织、组合组织移植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是修复手部桡侧组织毁损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并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周岚[4]2011年在《补气活血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损伤神经及其靶肌形态与功能的影响,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寻找补阳还五汤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分子靶点,探讨补气活血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为中医药防治失神经肌萎缩提供新的科学资料。方法1补气活血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理论探讨系统地整理古代有关痿证文献及现代中医学家对痿证的研究;探讨失神经肌萎缩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及补气活血法的防治机理;并收集近年来有关补阳还五汤的文献资料:包括组方、配伍、及其现代药理研究。2补阳还五汤延缓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BYHW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92、12.96、6.48g生药/kg)、弥可保组(剂量为625μg/kg)、模型组、假手术组。采用大鼠腓总神经5mm夹伤模型,每日灌胃给药。术后18天行足迹实验测定展趾功能;应用电生理学技术测定神经传导速度与复合肌动作电位振幅;应用光电镜技术从形态学上测定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胫前肌截面积与湿重比;观察补阳还五汤给药后大鼠腓总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3补阳还五汤延缓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的分子机制研究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动物。模型建立与术后给药同上。术后第7、18天取材进行芯片研究。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以期找出补阳还五汤对失神经肌萎缩起保护作用的可能分子靶点。结果1.失神经肌萎缩属于祖国医学的“痿证”范畴,病性为本虚标实。元气大伤为本,血脉瘀阻为标;元气大伤、血脉瘀阻是失神经肌萎缩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补气活血是其主要治法。补阳还五汤是补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剂,用以治疗本病,切合病机。2.展趾功能:各组大鼠TSF值均随术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与第3天的展趾功能比较,模型组、中、低剂量组从第15天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第9天开始就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另外,术后12天开始BYHWD高剂量组、弥可保组TSF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术后15天及18天,BYHWD高、中剂量组、弥可保组TSF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3.大鼠术侧腓总神经近、远侧端CMAP波幅: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波幅均明显降低(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BYHWD高、中剂量组和弥可保组波幅均显著增高(P<0.01)。4.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降低(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BYHWD中、高剂量组和弥可保组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5.胫前肌形态学观察:假手术组胫前肌横切面可见肌纤维截面积较大,形态较规则,且很少见到结缔组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截面积明显减少,且表现为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肌纤维结构紊乱,细胞间隙明显增宽,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肌纤维明显萎缩变性;BYHWD各组和弥可保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截面积有所减小,细胞间隙增宽,肌纤维轻度萎缩变性,但形态较规则,结构尚清晰、染色较均一,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6.胫前肌湿重比: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动物术侧胫前肌湿重比皆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BYHWD中、高剂量组和弥可保组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7.胫前肌横截面积: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动物术侧胫前肌横截面积皆不同程度的减小(P<0.01);与模型组相比,BYHWD各组和弥可保组明显增加(P<0.01);弥可保组与BYHWD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8.运动终板:术后18天,大鼠胫前肌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后观察,可见假手术组运动终板为棕黑色,纵切面上其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着色均匀。弥可保组与BYHWD高剂量组仅表现为运动终板边缘不如假手术组光滑;BYHWD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的运动终板表现为数量逐渐减少,形态逐渐不规则,边缘逐渐不光滑;终板内部着色也逐渐变浅。9.神经轴突NF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假手术组神经轴突排列密集,分布整齐;模型组轴突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且排列紊乱;而BYHWD组和弥可保组轴突密度较模型组高,分布也较整齐。其中,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和弥可保组的再生神经轴突较多,而中、低剂量组的再生神经较少。10.电镜形态学观察:假手术组有髓神经纤维成熟。髓鞘厚。排列致密;BYHWD各组和弥可保组可见较成熟的、排列较致密的有髓纤维,髓鞘较厚;而模型组有髓神经纤维排列稀疏紊乱,髓鞘较薄,成熟度欠佳,尚可见较为明显的退变现象。11.有髓神经纤维计数、髓鞘厚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YHWD各组、弥可保组大鼠术侧腓总神经夹伤远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髓鞘厚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YHWD高、中剂量组和弥可保组显著增高(P<0.01)。12.芯片结果:BYHWD作用胫前肌第7天,芯片分析结果表明BYHWD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其中4条基因表达上调,3条基因下调。而BYHWD作用胫前肌18天后,差异表达基因中16条基因上调,13条基因下调。差异表达基因中变化最明显的是Angpt14,大约上调15倍,它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其次就是Pik3c2g,它可活化Akt后参与多种信号转导而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延缓肌萎缩两大类。其中促进肌肉蛋白合成,抑制其分解,能直接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功能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细胞周期调控,抗凋亡,抑制泛素化途径,促进肌细胞增殖与分化。而通过其他机制间接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功能有:血管重塑,血管新生,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胶原合成,能量合成增加,抗氧化损伤。以上功能按出现频率由多至少依次排列为:能量合成增加(8次)、血管新生(5次)、抗凋亡(5次)、抗氧化(4次)、神经保护(4次);其他功能相对较少。另外,还有一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不明,或者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具有保护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3. qRT-PCR检测Angpt14与Pik3c2g基因在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的差异表达,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说明芯片结果可靠。结论1.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有较好的直接防治作用;并有利于轴突生长和髓鞘形成,通过促进大鼠夹伤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间接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发生。2.补阳还五汤对失神经肌萎缩的保护作用与它对多种相关基因的调控有关。其机理可能通过大补元气,活血化瘀促进能量合成与血管新生、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保护神经等方面来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发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补阳还五汤还可能通过大补元气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降解、促进血管新生、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生理功能来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发生。4.补气活血法是是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有效方法,它可能是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实现其保护作用。

曹希勤[5]2010年在《复原再生汤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复原再生汤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用钳夹左侧坐骨神经建立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用复原再生汤、甲钴胺加维生素B1及生理盐水灌胃,进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肌肉及神经组织形态学的检测。结果:4周时复原再生汤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肌肉及神经组织形态学:肌细胞截面积、有髓神经轴突计数恢复率实验组均优于其他两组。各项指标甲钴胺加维生素B1组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复原再生汤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邢三丽[6]2005年在《补阳还五汤对雪旺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长期以来,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是神经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病变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发病机理之一为氧化应激引起氧自由基增多,从而导致雪旺细胞的凋亡。雪旺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特有的一种胶质细胞,能包绕轴突形成或不形成髓鞘,并分泌多种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有密切关系的神经因子。近些年来,应用外界因素(如神经生长因子、中药、电磁场、硅胶管及其它物质的移植等)通过对体内雪旺细胞的作用进而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日渐增多。 中药对周围神经的作用,一直是我国医疗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中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补气活血名方,由黄芪、赤芍、当归、地龙、川芎、桃仁和红花组成,对于脑中风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此方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消除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不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还有抗自由基氧化损伤作用。在我们以往的在体实验研究中,已证实了补阳还五汤能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并且观察到再生神经有髓纤维多且结构成熟,血管含量也比对照组明显多,提示了补阳还五汤对雪旺细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关于补阳还五汤的抗氧化作用已有初步研究,但对雪旺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尚未见报道。 本课题通过建立过氧化氢诱导雪旺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氧化损伤的雪旺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MTT、生化检测、免疫组化、RT-PCR测定、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定量

张国福[7]2005年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外伤性截瘫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结构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以及移植的MSCs在宿主体内迁移、成活及分化的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试验采用SD大鼠160只,运用改良Allen法打击大鼠胸10段脊髓制备成脊髓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50g/kg/d)+MSCs组20只、中药中剂量(25g/kg/d)+MSCs组20只、中药低剂量(12.5g/kg/d)+MSCs组20只、MSCs组20只、假手术组10只、中药高剂量组20只、中药中剂量组20只、中药低剂量组2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其中中药高剂量+MSCs组、中药中剂量+MSCs组、中药低剂量+MSCs组、MSCs组、假手术组行大鼠尾静脉移植带Brdu标记的MSCs。各组大鼠于术后1、3、5W采用改良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观察神经功能恢复,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形态学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带标记的MSCs在体内迁移、成活以及微管相关蛋白(MAP_2)、神经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改良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在术后1、3、5W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5W光学显微镜观察微囊计数,各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治疗组大鼠脊髓损伤的程度较对照组轻。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术后1W各移植组的脊髓组织内可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除外假手术组),3W~5W后可见有部分Brdu标记阳性细胞表达MAP_2、NF、NSE。术后5周中药(高、中、低剂量)+MSCs组Brdu阳性细胞计数较MSCs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药+MSCs组各治疗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移植的MSCs通过血液循环,在宿主体内能够迁移到达脊髓损伤组织;且能在宿主体内较长时间内存活;静脉注射移植的MSCs,在宿主体内可以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促进神经结构的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补阳还五汤能促进移植的MSCs在宿主体内迁移及成活,同时可明显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薛金伟[8]2005年在《补阳还五汤药浴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周围神经损伤相当于中医的经络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疾患之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周围神经修复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神经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周围神经再生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且显微修复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疗效仍不理想,如何促进神经再生和加快再生的速度仍是临床上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中医中药则以其多靶点、多途径、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独特疗效优势,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肌肉萎缩,感觉消失,属于中医的“痿证”,治疗上应补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在临床治疗上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动物实验来研究补阳还五汤药浴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本实验选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药浴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均于坐骨结节下0.5cm水平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双目放大镜下行神经外膜吻合术。自术后第7日起隔日进行药浴。药浴组大鼠放入补阳还五汤温热药液中游泳5分钟,对照组大鼠放入等量温热清水中游泳5分钟。每次药浴前进行SFI测定。分别于术后1、2、3、4、5、6周取材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药浴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补阳还五汤药浴可有效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马艺华[9]2009年在《补阳还五汤二次开发——复方胶囊(颗粒)药效和急毒研究(Ⅰ报)》文中研究表明一、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补阳还五汤”复方胶囊(颗粒)比“补阳还五汤”原方汤剂更有效的保护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从抗氧化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SD雄性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补阳还五汤”原方汤剂和复方胶囊组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结构康复程度,选择血清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进行含量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测定,以获取药效学数据,评价“补阳还五汤”两个截然不同的剂型的药效效果。用昆明小鼠做急性毒性实验。二、方法1.药效学实验: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胶囊(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补阳还五汤原方组,每组n=15只。原方组灌服补阳还五汤煎剂,每次10ml/kg·d,连续10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参照改良的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大鼠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并标记两侧颈总动脉,并用电烙铁烫闭双侧翼小孔内的椎动脉。24h后在大鼠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用动脉夹同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5min,造成短暂的全脑缺血。但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第11天各组随机选取6-7只眼眶取血后断头取脑,其中一半脑匀浆,匀浆液和血清采用生化方法测SOD和MDA含量,另一半脑测水分含量。其余大鼠灌注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尼氏染色法,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2.急性毒性实验: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d,正常饮水,给药组每只小鼠按0.04ml/g的剂量灌胃。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饲养1周,观察小鼠的活动、饮食、腹泻、死亡、毛发光洁度、二便,鼻、眼、口腔分泌物的情况。实验第8d称取体重后,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其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变化。三、结果1.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结构的影响:于缺血15分钟再灌注后7天取脑组织观察,发现“补阳还五汤”原方汤剂及复方胶囊均可对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结构均有康复改善作用,且复方胶囊中剂量组作用效果较其他各组显著。2.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OD和MDA含量的影响:于缺血15分钟再灌注后7天取血进行SOD活性和MDA含量测定,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原方汤剂和复方胶囊均可使血清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以复方胶囊中剂量最显著能升高血清中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3.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SOD和MDA含量的影响:于缺血15分钟再灌注7天取脑匀浆进行含量测定,“补阳还五汤”原方汤剂和复方胶囊(颗粒)均可使组织中SOD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复方胶囊(颗粒)高剂量组能最显著升高脑组织中SOD活性,复方胶囊(颗粒)中剂量组能最显著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4.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于缺血15分钟再灌注7天取脑进行含水量测定,“补阳还五汤”原方汤剂和复方胶囊均可使脑含水量下降,且复方胶囊组方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显著。5.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其1日最大给药量相当于2.48g复方胶囊,折合成人临床用量为211.483倍。据此,复方胶囊急性毒性不明显,可供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四、结论复方胶囊(颗粒)和”补阳还五汤”原方汤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均有保护作用,但是复方胶囊(颗粒)作用更强。而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从而增强脑组织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氧自由基损伤。且该复方胶囊(颗粒)急性毒性很小,可供进一步的完善复方胶囊之活性物质的组成及质控标准的研究和临床前观察。

李欣, 孟令玉[10]2014年在《中医药促进神经再生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再生是目前神经科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断裂神经缝合、神经营养因子、组织工程、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等促进神经再生方面的研究。中医中药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根据其对神经损伤、再生的独到见解,正逐步成为研究促进神经再生的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方中药、单味中药、针灸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作者就以上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其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疗法促进神经再生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J]. 钱叶斌, 陶有略, 黄翠芬, 武一曼.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

[2]. 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D]. 钱叶斌. 福建中医学院. 2000

[3]. 复合组织、组合组织移植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手桡侧毁损[D]. 李金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4]. 补气活血法防治失神经肌萎缩的机理研究[D]. 周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5]. 复原再生汤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实验研究[D]. 曹希勤. 大连医科大学. 2010

[6]. 补阳还五汤对雪旺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邢三丽. 山东大学. 2005

[7]. 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外伤性截瘫的实验研究[D]. 张国福. 福建中医学院. 2005

[8]. 补阳还五汤药浴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D]. 薛金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

[9]. 补阳还五汤二次开发——复方胶囊(颗粒)药效和急毒研究(Ⅰ报)[D]. 马艺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10]. 中医药促进神经再生研究进展[J]. 李欣, 孟令玉.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标签:;  ;  ;  ;  ;  ;  ;  

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