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科学有效措施论文_刘慧

刍议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科学有效措施论文_刘慧

摘要:当前,人们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关注也日益突显,如何有效把控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也能使工程质量更有保障。应根据施工特点,合理地安排时间与空间,按照计划有序的进行施工,才能实现工程的快速、优质施工。本文在此从施工现场一些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几个科学有效措施。

关键词:市政;施工现场;问题

前言:近年来,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兴建也加大了力度。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可靠保证,紧紧依靠先进、科学、文明的现场管理,利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做好市政工程现场管理,也是施工技术能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

一、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分析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工艺设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协调工作不到位、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的现场管理问题时有发生,直接造成原材料未达到设计要求、工艺控制与安全措施形同虚设、野蛮施工使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受到影响,严重削弱了现场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功能。以工程现场中最常见的混凝土施工为例,为达到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很多施工现场都存在着水灰比控制未达要求、振捣不足或过振、养护不当等明显不符合操作规程的现象,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蜂窝、麻面、裂缝甚至断裂等早期质量问题,使工程效果大打折扣。

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树立形象提高声誉,从而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迅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既要获得效益又要确保企业声誉。最佳的办法就是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帮助企业完成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要求,也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就市政工程本身而言,它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因此,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几个科学有效措施

1、制定详细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是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依据,对于保障施工的秩序,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制度中的每项规定,以保证制度的权威性,使施工人员都能遵守制度的规定。通过制度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严格抓好工程材料管理

市政工程材料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有的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疏于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一方面偷工减料、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建筑材料乱丢、乱放的问题比较严重,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对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设计规范对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品牌等准确无误,对存在缺陷的施工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其次,在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审查和检验,并及时报检于甲方、监理单位。再次,对原材料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齐堆放,防止原材料的乱丢、乱弃现象;对于发放之后的材料也要及时进行的追踪和清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设备、各项加工机械、专项技术设备、检查测量仪表设备等,应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中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施工设备,除按适用的标准定型选用外,一般需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对其设计方案及制作质量的控制及验收应作为重点进行控制。

4、强化施工质量进度管理

(1)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要进行周密的组织、科学的安排,要将施工总的进度进行分解和落实,分解成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对对其实行动态化的管理。

(2)对现场施工中的关键工序,要进行重点把控,合理优化现场施工的资源,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效益;对特殊环节和关键环节,要早做准备,加强对施工组织的设计,通过对关键点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难题,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组织实施,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和解决,将其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4)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经过技术人员、工程师等进行讨论和分析,确认无误后才能批准实施,进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5、严格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据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

(1)严格遵守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2)控制工序活动条件

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

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6、加强文明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体现着施工企业的形象,更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单位应该将安全、文明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范水平,通过文明施工有序推进工程完成。一是健全安全监督机构,确保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能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切实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二是狠抓制度完善和措施落实,力争通过严明的制度和完善的措施来保障安全文明施工,比如安全文明施工奖罚细则、管理规范等,同时通过相关机构及现场管理人员进一步督促落实具体举措。三是健全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制,即将整个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各施工单位,再依具体情况由施工单元再分解至下面班组,甚至成员,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人。

7、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

检查施工总平面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况,指定材料、成品、半成品和生产设备的堆放位置;确定大型暂设工程的位置和使用分配。如增设、拆迁时,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方能执行;保证施工用水、用电、排水沟渠的畅通无阻;对于现场局部停水、停电,事先要有计划,并得到总指挥批准后才能实施;保证道路畅通。施工道路上不准堆放材料,加强道路的维修,及时处理障碍物;根据施工过程,不断修正施工总平面图。

四、结语

综上,施工中应自觉增强工程建设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对关键控制点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努力使各工艺环节科学、有序、配合流畅,从整体上提高市政工程现场作业的水平,确保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寅,陈凯.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浅议[J].科技向导,2012(29).

[2]林武鑫.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作者:刘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刍议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科学有效措施论文_刘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