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_张静,郭晨阳

郑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摘要:河南省不仅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中国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河南全省耕地面积11889万亩,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食粮生产大省,但是土地的人均占有量比较小,要想持续提高河南省农业发展地位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国际竞争力,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创新型绿色农业。本论文以河南的农产品和农业开展作为研讨对象,依据近几年国际竞争力发展的理论,分析河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寻找提高河南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促成河南农业的快速开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

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概述

1.1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的某个具体产业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在同一个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要、持续获得利润等几个方面所表现出的竞争能力。不难发现国际竞争力主要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率和长期获取利润的能力;二是竞争力意味着人民财产的增多和国际实际收入的增加。

1.2主要分析指标

1.2.1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即国际市场份额,指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该类产品的出口总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Msij=Xij/Xwj (式2-1)

其中MSij为 i 国 j 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为 i 国 j 类产品的出口总额;Xwj为世界 j 类产品的出口总额。MS 指数能够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反之,表示国际竞争力减弱。

本文仅以2011年—2015年的数据来分析我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如表2-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农产品从表中,不难看出河南省近几年出口贸易额在大幅度增长,但在全国出口占比增幅缓慢。

2.2 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完善

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比较单一,河南省的主要贸易种类是蔬菜,水果,和畜产品,加工贸易的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额比重很低。河南省的主要贸易种类是蔬菜,水果,和畜产品,这三种贸易品的共同特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其余的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都比较小。

2.3 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贸易方式单一

近几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额占总比重一直很低。

3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1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 出口农产品加工程度低

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特点是低附加值低加工量,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农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不能形成高附加值产品,失去了与其他地区与国家的竞争优势。

3.1.2 对外贸易市场较集中

河南农产品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与欧洲国家。农产品出口品种很单一,不能适应国际上对农产品的需求,间接上限制了河南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3.1.3 出口市场主体构成不合理

近几年私营企业数量一直在增加,但是总的贸易出口额不大;小型国有企业占出口的主导地位,出口额很高;外贸企业规模较大,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内容和结构起着很大的影响,影响河南省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

3.1.4 出口农产品质量不高

农产品质量检测质量体系不完善,多次遭到贸易壁垒。河南省出口农产品,一定要在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提升方面付出高的资本投入,并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验,保证能满足国际对农产品的需求。

3.2 影响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3.2.1 直接因素

(1)农产品价格。价格影响需求,商品价格的上升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可以得出价格始终是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在质量程度差不多的时候,价格比较低的农产品就具有了国际竞争力优势。

(2)农产品质量。河南省农产品整体上来讲品质都不高,河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国际竞争力中河南省农产品的质量处于竞争劣势。

(3)农产品品牌。河南省要利用好丰厚的历史底蕴发掘品牌文化,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品牌保护。

3.2.2间接因素

(1)生产要素

土地要素。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资源之一,对农业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地域面积位居全国各个省市的第17位,土地面积大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73%。劳动力要素。近几年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离开家乡在城市工作,但是农业对农民的专业化要求又提高,而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制约了河南省农业的发展。资本要素。尽管我省在关于河南省农业的资本投入一直增加,但是相比较于其他行业资本的投入就相对比较低,比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入量更是很少。

(2)相关和支持产业

绝大多数农产品从原材料准备到最终零售的所有环节不可能由企业单独完成,因此,同一地的同一产品应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各个环节由各个企业承担,形成产销一条龙。

(3)政府行为

河南省农业根基设施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河南省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是最少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要比国际标准低,导致河南省许多农产品不能进入国际市场。

(4)交通运输

我省位于中国中原地区内陆区域地带,交通运输只有陆运,而陆运时间较长,出口国外时可能还要更换交通方式,也会造成农产品的运输成本提升。

4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4.1 加大对农业的科学研究投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对于农业发展所投入科学研究的资金占比很小。我省根据中国的发展政策,增加对农业研究的资金投入,综合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的出口质量,以适应国际市场消费要求。

4.2 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目前为止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河南省要开拓新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加强与其他省份或国家的市场信息交流,促成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市场信息的交流沟通,能够保障企业和新兴市场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及时开辟新的市场。

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形成农产品种植集区,建立相应的生产基地,因地制宜重点扶持其他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建立除传统农产品之外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增加河南的品牌农产品多样化。

4.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加大金融及信贷方面的扶持力度。在金融及信贷范围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让农业企业能够进一步进行发展强大。

(2)减少行政部门对文件的审批环节。针对规模性农业产业重要企业,向市、区、县、乡各个地区进行财政补贴,市、县政府打开绿色的通道。

(3)激励年轻人向农业高科技高技术方向发展创业。政府在资金、技术、整体的宣传规划上面给予大力扶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5 强化出口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根本问题就是农产品的质量达不到国际农产品国际质量衡量标准,满足不了农产品出口的要求。因此我省要运用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控制,实行全程质量监督控制;鼓励农产品企业展开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使更多的河南省农产品得到国外进口商的认可;政府要完善河南省出口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针对出口农产品加工程度低这一问题,应该加大对农产品的科学研究投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研究的资金投入,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结合本省的产品开发优良产品。对于贸易市场集中的现象,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我省要在稳定原来市场的基础之上,开拓新的市场,加强与其他省份或国家的市场信息交流,保证我省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性。出口市场主体的不合理,主要是私企数量增加,但是总的贸易出口额不大。小型国有企业占出口的主导地位,出口额很高。加大金融及信贷方面对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农业企业,政府应该加大对它们的扶持力度,在金融及信贷范围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让农业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出口质量方面有待改善,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具有良好的把控,把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中。

参考文献:

[1]陈蔚.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与竞争力提升研究[J].农业经济,2014/12

[2]吕云飞.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J].区域经济,2016/6

[3]王平.河南省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1(1)

论文作者:张静,郭晨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_张静,郭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