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功能与设计策略新探论文

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功能与设计策略新探论文

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功能与设计策略新探

王立明 王法东 (山东博物馆 250000)

摘要: 文章具体而深入探讨了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光元素设计,首先从新视角对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功能进行了客观分析,包括营造观展氛围、彰显展品特色、塑造空间感。之后本文强调了博物馆展览设计中光元素应用和设计的原则,包括使展品展示范围内的照度高于周围、避免和消除眩光、不同类的光源分开控制、严格控制有害光线含量以保护珍贵展品。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在文博展览设计中的光元素具体设计策略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创新性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在展览光元素设计方面为博物馆展览设计专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用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光元素设计;展品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是博物馆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因为博物馆中的任何一个展览都要通过陈列展览形式上的设计才能最终呈现于广大观众面前。陈列设计若能将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得更为完美,必定可以提高博物馆的整体感观,让来参观展览的观众不仅得到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更能得到一种精神层次上的愉悦感,同时在侧面上对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主要功能方面能够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在当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博物馆建设和展览设计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相较于传统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新时代博物馆陈列设计对光元素更加科学的应用,更加关注光线、结构、空间等一系列元素的合理艺术搭配,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展品的深厚历史沉淀,还能够使观众感受到展览设计人员为展览营造的展览氛围以及展览本身想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唤起观众的兴趣与遐想。

一、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主要功能

1.营造出与展览主题深度吻合的展览氛围

作为展览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好光元素与观众情感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整个展览来说,灯光的明亮程度高,展厅会呈现和塑造出华丽、轻松和活泼的氛围;光的明亮度低,则往往给观众以古朴、沉静和沧桑的感受。所以最重要的是,能够营造出更好地突显陈列主题,又让广大观众感到舒适的展览环境,这样才能让博物馆中的展品和展厅有机统一地融合在一起。

2.更好地彰显出展览中的展品特色

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的艺术魅力之一就在于通过形式设计来突显出展览中展品的特色。而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光元素,就能够让展品在不同光线氛围下展示出不同的层次感,这样展品的立体感就会呈现出来。再者,光线的不同使用方法能够让展品的形状、大小、空间、色调等在人的视觉观感上激发多种不同的变化,从而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能够收获到不同种类的情感体验。

3.塑造观众视觉上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可以通过光元素的使用设计以利用不同程度的亮和暗差异,来增加、减少和划分空间。明朗充分的光线会使空间看起来比实际的开阔;反之,暗淡的光线则会在观众眼中产生一种比原有空间小的错觉。而同一空间中光线的变化,则又会产生两个甚至更多的不同感觉的空间。若干个空间形成展厅的空间布局,这样就会表现出具有展览本身特色的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

二、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运用和设计原则

1.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光元素运用和设计的首位原则是让展品展示范围内的照度明显高于观众所在的展线范围照度,这样才能使展品凸显出来,让展品能够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3.展览中不同展品对光元素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种类的光源最好分开控制,据此可以设计独立控制光源的立体透明玻璃展柜和平面玻璃展柜来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1.首先要根据展览的类型、特点以及展品的材质、年代等做好单元划分,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单元内的展品所要凸显的单元主题加以明确,而后针对各个单元主题对光元素做好搭配,这样各个单元主题之间就能具备良好的切合性、协调性和统一性,从而有重点地突出空间视觉艺术作品,正确地表现陈列主题。

2.其次,序厅是文博展示陈列艺术之“龙头”或“凤头”,烘托和升华了博物馆展览的主题,高度概括与凝结了展览内容,发挥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功能和作用。它不仅作为一个过渡性空间,连接展厅外部与展览内部,又延伸了展示空间,这里高度浓缩了展览主题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使二者紧密地融合为一体,因此序厅的照明和光照氛围需要保持相对均匀、柔和;而序厅内容中的“序言”浓缩了所在展览的核心内容,因而就有必要采用重点照明,亮化“序言”,使观众更直观地阅读。另外,不论是博物馆展览整体设计,还是博物馆展览光照空间的设计,务必要强调强烈的通透感,宜明快而不宜昏暗。同时应在重点照明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缓冲区,区内的照度水平要充分考虑视觉暗适应的特点并满足其特殊要求。

顾客导向型偏离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行为实施主体是处于服务组织和顾客之间的边界“引擎”位置的一线员工,边界角色赋予一线员工强烈的顾客导向意识和足够的自由裁量权②,为实施顾客导向型偏离提供了现实土壤。(2)一线员工实施偏离行为的首要动机是帮助顾客或者维护顾客利益,是超越其工作职责范畴的角色外行为。(3)该行为是一线员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自愿偏离,偏离的标尺是服务组织的正式规章制度,并非参照群体规范。(4)该行为通常发生在服务接触过程中,具有高度的情境依赖性,行为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良好的行为动机未必带来良好的行为结果,对员工而言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3.再者,陈列空间是观众参展与思考相关问题的场景和场所。陈列空间中的光元素要最大程度迎合各种不同观众的感受,应营造舒适、宁静的氛围,通常设计圆润、柔和的光线。在对展览的光元素进行设计时,应在陈列空间把定向重点照明方式和漫射照明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并把定向重点照明方式作为主要照明方式,应保证定向重点照明与漫射照明的灯光色温保持统一或近似。光元素设计要特别关注保护参展的文物和展示品,考虑如何降低紫外线等有害光线对文物和展示品的潜在和现实危害,还要综合考量光照质量、照明强度和光线立体感三者之间的结合,以降低眩光。博物馆陈列空间光元素设计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展柜内照明设计,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使观众的眼球聚焦于展柜内的文物、陈列品和相关内容上,力求使观众的观展行为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三、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创新性设计策略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陈列展览是紧紧围绕着一个陈列主题,通过参观动线将序厅和组成展览布局的各个展厅部分紧紧联系在一起。陈列主题是灵魂,展柜、展板、展品以及展示道具等是陈列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协调性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一个核心的内在追求,这就要求在整个展览中对光元素的设计与应用也必须具有全面的协调统一性。

使得:yi(ωTϕ(xi)+b) ≥1-ξi,ξi≥0,i=1,...,l,其中C为分类系数,ξi表示第i个向量的松弛因子。为了更高效地求解上述问题,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可得到其对偶问题[13]:

张明楷教授认为:民众的舆论与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当民众普遍认为一个罪犯应当判处死刑,由于没有判处死刑而引起公愤时,决策机构总会担心民众在舆论上的公愤转化为现实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而要求对罪犯判处死刑,从而平民愤,保稳定[5]543-556。这说明,在适用死刑的过程中,大众的普遍心理预期直接影响到了刑罚的确定。

2.在光元素的使用设计中必须避免和消除眩光,这是提高博物馆陈列展览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眩光不仅影响观众参观展览的舒适感,而且严重影响展品自身的艺术美感,甚至会让展品产生锐变和损坏。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大展中选择了埃克苏Tracron M6博物馆级轨道灯作为展览照明之一,展品被映照于6°、16°、29°、55°x19°椭圆形光型组合下。灯具皆配置防眩网组件,有效地消除了眩光。投射在展品上的灯光均匀、柔和,带给观众舒适的观展体验,而且光色纯正,色彩饱和,配光精准,退晕完美,这样就让展览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创意于更开阔的展览空间。

4.光源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对贵重珍品文物造成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光元素设计中,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光元素紫外线含量,《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中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7.1应减少灯光和天然光中的紫外辐射,使光源的紫外线相对含量小于20µw/lm。”因而要选择紫外线含量少的照明设施或者在照明设施上附加过滤减少紫外线的配置组件。另一方面,红外线的热辐射效应会让展品的周围环境及其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展品产生锐变和损坏。所以要采用红外波段输出低的照明设施(如LED灯)或者在照明设施上附加过滤减少红外线的配置组件。

四、结语

陈列展览设计助力一个博物馆自身文化建设和发展,而对光元素科学而艺术地应用又恰恰对陈列展览设计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代文博单位展览设计人员正综合考量文博单位整体功能、展示道具材料、展品主题内容等多种因素,在具体设计工作过程中明确光环境设计具体要求以及要点,科学制定切实可行、创新性的光环境和光元素设计方案,采用适宜的光环境设计方法和手段,营造良好空间氛围和陈列氛围,凸显展品的特色、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展示空间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更好地为文化强国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莹.浅谈光照明在博物馆陈列环境中的设计与应用[J].黑龙江史志,2013,(9):163.

[2]索经令.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照明设计[J].博物馆研究,2013,(3):16-21.

[3]王海军.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光元素应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9):214-215.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

作者简介:

王立明(1983- ),男,本科,现为山东博物馆助理馆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文物陈列展览。

阿诺德的思想在当时的英国并未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传播也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他的思想经由英美传入我国学术界的道路也并不平坦。进入新千年以来,他的思想重又回到学界的视野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它的回归不仅反映了我国出版界所具备的“伯乐”眼光,不断壮大的研究队伍也成为阿诺德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日益庞大的读者群体也成为其思想传播的关键一环,这一切均成为阿诺德在异国他乡的知音。他思想及文化观念的有益成分亦可称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随着阿诺德思想的不断传播,其中的有益成分定会在我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王法东(1979- ),男,硕士,现为山东博物馆馆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博物馆信息化管理与文物科研。

标签:;  ;  ;  ;  ;  

光元素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功能与设计策略新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