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地区国有企业不良贷款增长情况调查_不良贷款论文

沧州地区国有企业不良贷款增长情况调查_不良贷款论文

对沧州辖区国有商行不良贷款增加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沧州论文,辖区论文,不良贷款论文,商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期,笔者对沧州辖区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18个支行不良贷款增加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

(一)不良贷款认定政策标准的变化,促使不良贷款如实释放。以往由于应付考核、受上级行不良贷款下达指标限制或保全信贷资产需要等原因影响,加之多年来一直缺乏不良贷款权威的、统一的、明确的认定标准,造成倒约换据、办理收回再贷手续带有很大随意性,使本来已经是不良的甚至多年就是不良的贷款虚为正常贷款。但随着2000年人民银行先后两次开展的贷款质量真实性检查,以及人总行《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的出台,2000年下半年以来办理倒约换据、收回再贷手续逐步审慎、趋于规范,将一些陆续到期的所谓“正常贷款”转为不良贷款。如某县支行2000年下半年新增加不良贷款4095万元,增长12.7个百分点,就是因盐业系统、供销系统等借款人经营亏损欠息不予办理倒约换据、上回再贷手续而形成的。可以说这是导致2000年不良贷款增加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

(二)受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因素影响,使不良贷款大量增加。一是贷款期限确定不尽合理,不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定为一年以上的极少,仍习惯掌握在一年期以内,势必造成逾期贷款增加。二是由于加强贷款管理,对还旧借新贷款所报审的材料、审批的程序、授权标准,都同新的贷款审查一样严格,办理贷款手续繁琐、花费时间长,在办理收回再贷手续过程中形成不良贷款。三是受贷款收回责任影响,信贷员主观上对贷款还旧借新态度不积极。随着银行商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风险约束机构已初步建立,将贷款收回与个人责任相挂钩,相反激励机制却不完善,责任和激励的不对称造成通常放款过于拘谨,使银行出现了“恐风险症”苗头,本来符合收回再贷条件的却难以办理,增加了逾期贷款。

(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差、偿债能力弱化。如某县支行2000年12月末比6月末新增不良贷款3640万元。仅化肥厂就新增逾期贷款2900万元,其原因是自化肥厂尿素工程投产以来,由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生产成本一直较高,在目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尽管化肥厂通过不计提折旧和设备大修理费的方法降低成本,销售价格也仅与成品成本基本持平,经济效益差,偿债能力弱化,到期贷款无力偿还,加之银行对化肥厂重新评定信用等级较低,不符合还旧贷款的条件,造成2900万元贷款逾期。二是某县石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因国家对煤油行业政策的调整和市场变化,造成一批在建的煤油厂下马,截至2000年末,该企业应收账款达1960万元,造成1953万元贷款逾期。

(四)因年末借款人欠息,把尚未到期的借新还旧贷款转为不良贷款。如某县支行分别于2000年12月28日、2000年9月7日、2000年6月12日以“完善手续、借新还旧”用途给绒织印染有限公司发放贷款824万元,给针织厂发放贷款312万元,给饲料公司发放贷款124万元,贷款期限一年,但均因年末欠息按照《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在年末重新核定为不良贷款,使2000年下半年不良贷款增加4.8个百分点。

(五)受上级行年底贷款不能变动规定的影响,逾期贷款增加。如某住房城建支行经沧州分行批准已于2000年12月份为沧州市房地产经营开发总公司贷款1125万元、沧州农房公司贷款500万元、沧州市添艺装饰吧安装有限公司贷款70万元,办理收回再贷手续,但省分行要求2000年12月20日至2000年12月31日所有贷款都不能变动,致使三个单位1695万元贷款形成逾期。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信贷管理,严把贷款发放关,优化贷款结构,严格按照信贷政策和贷款操作规程办理,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二)建立具有基层特色的授权、授信机制。由于基层行的客户群多为中小企业、私营及个体工商户,他们的资金需求具有“急、频、少、高”的特点,如果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上报,不能应其需求,上级行应给予基层行一定授权,并且对经营情况较好,重合同,守信誉企业一定的授信,以满足小企业的信誉需求。

(三)建立信贷激励机制,与信贷约束机制相匹配。针对目前这种约束有条,激励不足的信贷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应采取激励措施,对那些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得力,发放贷款质量高的信贷人员给予奖励,以激发信贷人员放贷款和放好贷款的热情。

(四)整饬社会信用环境,最大限度的消除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社会信用环境恶劣,企业欠债不还必然导致举债艰难,已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对于银行、企业以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整饬信用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但最重要的是执法力度问题,法律的天平如果倾斜于那些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只能为虚作伥,使社会信用环境越来越差,因此必须加强法律约束的力度,严厉打击那些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企业或个人,给优化信用环境以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在今后新发放贷款时,各行将按照贷款户使用资金的流转时间合理地确定贷款期限,使每笔贷款都能做到有收有贷,常收常贷,对额度较大的贷款,根据贷款户还款能力实行一张借据分别到期还款的方式。坚决杜绝因贷款期限测算不合理而形成不良贷款情况的发生。

(六)严格贷款手续,强化信贷业务管理。各商业银行要坚决按照“贷款通则”和“担保法”办事,认真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和“逐级审批制度”,逐步提高和减少信贷资产风险,确保一方金融平安。

标签:;  ;  

沧州地区国有企业不良贷款增长情况调查_不良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