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民族精神的政府导向--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_加拿大经济论文

重视民族精神的政府导向--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_加拿大经济论文

注重民族精神的政府导向——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拿大论文,文化产业论文,导向论文,民族精神论文,注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幅员辽阔的加拿大,以雄浑的洛矶山脉、湛蓝的五大湖和满山遍野的北美红枫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人居环境最优美的国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卓有成效的国度之一。2001年春夏,笔者以“加拿大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为研究主题,对加拿大的政府机构、文化企业和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本文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经验概括如下:

制订“加拿大内容”政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群体

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顾,是在开放条件下以弱势文化去抗衡美国的强势文化。美国的经济总量约为加拿大的10倍,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生产能力。加拿大和美国本土有4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加上和阿拉斯加的接壤部分,共有5000多公里边界。加拿大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紧靠美国边界300公里的狭长地带,75%以上的人口讲英语或者兼用英语,两国居民可以免签证自由过境,特别是1989年1月实施《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取消了美加两国之间几乎所有的进出口商品关税,为美国的文化产品潮水般进入加拿大创造了便利条件。

为了防止美国广播电视和音像制品垄断加拿大市场,建立一个体现加拿大民族精神的文化产业群,加拿大制订了一个特殊的“加拿大内容政策”,它由加拿大广播通讯电视委员会CRTC按照加拿大广播法、电讯法等法规制订并监督执行,并且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从播出时段上保证了表现加拿大文化内容的节目和音像制品,包括新闻、音乐、公共节目。它规定:加拿大的中波和调频音乐栏目在每周一到周五的早6点到晚12点,至少播出35%的加拿大流行音乐节目;凡是获得营业执照的加拿大私营电视台,通常要达到一年播出60%的加拿大内容节目,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至少要播出50%的加拿大节目。而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作为国营电视台,必须在任何时段都播出60%的加拿大节目,特别是播出优秀的新创作的电视音乐和公共节目,以体现它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文化品味。

而对于“加拿大内容”的认定,该国也提出了非常细致而且可操作的规则。主要有:1,决定节目内容和制作的制片人必须是加拿大人;2,每个节目用记分制进行衡量,如果导演和作者是加拿大人,就各记2分,如果主角、配角、艺术指导、摄影、作曲、编辑是加拿大人,就各记1分,每个节目起码记6分才能通过;3,如果没有达到上述要求,那么至少导演或者作者之一,两个主角之一必须是加拿大人;4,如果主要演员是加拿大人,而其他人员都是外国人,就不能通过;5,加拿大人是否担任了主要演员,按照他的出镜长度来认定,必须是所有演员中出镜时间最长的;6,支付给制片人和所有关键创造人员的报酬,加拿大人至少要拿75%,节目的后期制作费用和备用金中至少75%要付给加拿大的公司;7,对“加拿大内容”的认定,也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由制作者提出申请作保证,由专业机构审定,由政府部长签发证书。

由于有了“加拿大内容政策”的扶持,在美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强大攻势下,加拿大的广播电视产业却顽强地发展起来,逐渐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加拿大观众群。据最新统计,喜欢收看加拿大和美国电视新闻的加拿大观众,在英语区分别为72%和16%,在法语区分别为74%和11%。这一政策的效果引起了国际性的瞩目,受到了许多反对美国文化霸权的国家的好评。1998年2月5日,WTO的75个成员国采纳了广播电视方面的“加拿大模式”,特别是参照加拿大广播电视通讯委员会CRTC的做法,不受通讯产业厂商的影响,建立了独立的政策和管理机构,不断提出新的扶持本国广播电视产业的政策,显示了“加拿大内容”政策的旺盛生命力。

加大扶持力度,降低管理成本

加拿大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一个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国家,在采用政府导向和市场推动的双重手段方面,形成了管理成本低、扶持效率高的许多灵活做法。

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都很少直接用行政手段来管理文化企业,而是采用了“国会立法,政府拨款,专业委员会定政策,职能部门执行,公众舆论监督,企业运作”的复合方法,实行立法者、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操作者相分离的市场机制,管理成本由社会分摊。所谓国会立法,是指国会不断地制定和修改有关的法律,覆盖了文化产业的主要方面,它不但包括了电影、电视、广播、出版和新闻等传统的文化领域,还涉及到了多媒体、E-book即电子图书等新兴的领域,以及对外贸易等相关领域。

所谓政府拨款,是指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按不同的比例形成一种组合投资,比如魁北克省被认为是在法国本土以外最大最发达的法语文化地区,它的蒙特利尔市号称北美的法语文化中心,该省政府认为自己的法语文化需要更大的扶持力度,它就加大拨款额度,投入了更多的资金。所谓专业委员会定政策,是指加拿大成立了各种专业委员会,包括加拿大广播电视通讯委员会CRTC、加拿大广播协会CAB,加拿大有线电视标准协会CTSC,加拿大广告标准协会ASC。他们往往有一个最高权威机构来制定政策,其中政府官员占10-15%,其余为高级专家、管理专才等,共同研究专业性的政策,同时在各省有精干的分支办公室作为执行单位,象Nova Scotia省的CRTC办公室,一共才4个人,却管理了数百万的赞助资金和繁重的管理工作。这样的专业委员会既是独立的专门机构,也对政府和社会负责。至于公众舆论监督,是指上述程序全部公开,大部分可以让公众在网络上查阅和申请。这对于面积约990万平方公里、而人口仅3300万左右,地广人稀的世界第二大国,尤其重要。比如:加拿大移民多,对于新移民能否和公民一样申请文化赞助的问题,就曾进行过公开的争论,最后的结论是:“让新移民感到不陌生和不被排斥,应该是加拿大的一个基本文化政策。”

加拿大扶持文化产业的又一个做法,是既把它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又作为树立民族精神的过程,不仅用市场杠杆来撬动,而且用非盈利的手段来补充,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加拿大设立了许多文化节,其中不少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热点,如枫糖节,冬季狂欢节,渥太华郁金香节,女皇节,蒙特利尔焰火节,卡尔加里牛仔节,蓝调音乐节,莎士比亚戏剧节等,无不游人如织,为加拿大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加拿大最常用的办法是政府授权,成立一个非盈利的机构来统筹,把各主要项目交给加拿大的文化公司来操办,以市场化手段来筹措资金;同时,把文化节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一次大好机会,发动了大量的志愿者参与。比如:多伦多申办2008年奥运会,其办公室只有十几个人,却动员了数万名志愿者,布置环境,推广宣传,接待评审团,鼓励许多社区组织和居民参加,在整个大多伦多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声势,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迎接信息化挑战,加大高科技含量

加拿大是世界上研制信息技术最领先的国家之一,也是积极促进信息化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国家。1990年加拿大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连续性相邻蜂窝通讯系统,在西方七大国中第一个开发了电子商务。2000年加拿大高级因特网发展组织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学研究和开放因特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TTU)2001年1月公布的数据,加拿大互联网普及程度居世界第4位,1月份上网人数占全国人口的41%,参与电了商务的企业比例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在加拿大,对网络的重视可谓“从上至下”。为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普及率,政府制订了一整套严谨的规划:基础设施由加政府规划,鼓励私人公司大规模投入,从大西洋边上的纽芬兰岛屿,到太平洋边上的壮丽群山,连北极圈内冰天雪地的疆土也是覆盖范围,并建立了专门服务于网络开发的基金。加拿大在新世纪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成为世界上具有最佳连通性的国家”,即把加拿大建成全球网络通讯最发达的国家,让全世界都能通过因特网了解加拿大。加拿大政府认为:保持这种连通性和创新力是国家走在世界前列的必要素质,也是增强加拿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加拿大广播协会(CAB)不久前推出了一份《未来计划蓝本》,全面提出了加拿大广播电视和多媒体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战略。它认为:全球化的制高点将集中在以数字化技术为载体、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12个尖端领域。那就是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缆、卫星数字广播、因特网广播、Mp3音乐、超级个人录像机、数字化视频游戏等。每一个设备普及的背后,都可能是激烈的市场“战斗”——不仅是设备制造者之间的“战斗”,也是文化内容生产者之间和市场投放者之间的“战斗”。2010年之前,这种竞争将进入高潮,其核心就是包括广播、电视、因特网、报刊在内的任何媒体,如何争取更多“消费者的时间和注意力”。

在受众兴趣越来越分化的今天,“媒介促销”比以往更为重要,而未来的“媒介促销”将集中在两个关键:一是“跨平台战略”,也就是把多种媒体组合成一个链条,二是采用“电子导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未来的任何一家文化企业都应当有能力在多种平台上同时推出自己的产品,否则就没有竞争力可言。而对于电视而言,未来的多频道化要求推广一种“电子导视”,也就是频道搜索和评价引擎系统,届时“电子导视”系统本身也将成为广告投放的热门。从此,长期以来对节目市场的保护将逐渐被打破,新的节目制作模式要求文化企业在“媒介品牌”和“王牌节目”两个方面花大力气,形成数字化时代的新竞争力。

在这种前瞻性战略指导下,加拿大文化产业积极行动了起来。其措施之一是积极组建“超媒体集团”,不久前,加拿大最大的报业集团——拥有环球电视台的加西环球传播集团宣布要和全加第二大广播集团合并,以35亿加元的巨额资金,收购拥有国家邮报、多媒体的贺林格报业集团主要报纸和网站,以形成加拿大最庞大的跨媒体传播企业;二是依托加拿大信息产业的19000多个软件和电脑服务公司,大力研制新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它们将有助于攻占前述的12个制高点,把加拿大内容的文化产品送到国际市场上去;三是对美国文化产业发动“数字化反击战”。2000年兼并成功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最近威胁要报复,就因为加拿大的Cable on Line公司以最新一代的有线电视上网系统,打破了美国公司对影视节目源的垄断,受到北美地区观众的热烈欢迎,使市场利润的分配向加拿大一边明显倾斜;四是探索新的文化产业政策框架,其核心是“在国内外市场上,贸易政策都必须保障加拿大文化产业的繁荣。国内法规和国际政策必须同步。”在渥太华和多伦多举行的文化政策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既然市场保护能力已经受到高科技的挑战,很难指望现有法规能促进加拿大传媒业的发展。为了掌握主动,加拿大政府正在研究一系列措施,以扶持强大的传媒产业,包括允许广播业公司打破传统的分工方式,在国营电视网来不及准备好电子导视系统时,允许私营公司在这一领域先行一步,同时,积极鼓励文化企业扩大出口,以争夺国际竞争中的领先权。

标签:;  ;  

重视民族精神的政府导向--加拿大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_加拿大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