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论文_魏晓培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论文_魏晓培

河北省邢台市第五中学魏晓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尺度。

新课改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尺度。那么,如何进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呢?

1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理念1.1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感受是人们接触自然、社会、人生所受到的影响,它既是一种感觉印象,又包含着人的某种情感、态度和体验。

思考则是在感受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是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高中生的人生阅历和理性认识已经具备深入思考自然、社会、人生的条件,对他们作文的思想深度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

1.2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前一句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书面表达的内容要求,第二层意思是结构形式要求,这些要求严格说来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只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要求。第二句指的是思维发展的要求,但在表述中存在令人费解和矛盾之处。要求中提出三种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前两种思维是按照思维形式划分的,第三种思维是按照思维品质来衡量的,这样,三种思维放在一起就造成分类表述上的矛盾。有创意或创造性的思维一般被称为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在编写者的意识中通常指逻辑思维中的思想创造,引导人们注重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科学思维训练,以为通过这些训练就可以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其实,想象思维中独特的想象和虚构也同样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创造性。”1.3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两句话比较有新意的是强调了写作中张扬个性的意识,主张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事实上,在以应试为目的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判断有个性和创意的作文时,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隐忧和担心,害怕这样写会铤而走险。教师的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这种担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放开手脚作文并不难,真正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判定什么是富于“个性”和“创意”的作文,这种价值衡量和判断标准的确立,才会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自主写作意味着主动、自由地写作,它与目前的被动应试写作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的距离。如果平时作文都无法让学生自由写作,那么,在面对一个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作文试题时,指望他们突然灵光一现是不现实的。作文中有形无形的限制和急功近利,无疑是阻碍个性张扬的大敌。只有在放松的心态和教师宽容的肯定中,学生才能焕发写作的激情和灵感。在这个意义上,写作个性的形成不是集体操练的结果,学生应该像密林中的“单兵作战”一样,摸索自己前进的方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因为写作本来就是一种个性的精神创造。

2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2.1 写作指导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首先,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指导除了作文题旨与材料选取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指导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为写作准备丰富而充足的素材。实践证明学生习作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语文积累,而借助研究性学习课题来完成语文积累和梳理工作,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的知识灌输好得多。

其次,在作文训练中不仅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还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就好比有了优质的建筑材料,还必须有优秀的建造技术,这样才能建成优质美观的建筑。因此,我们指导作文时仍然从学生收集的主题材料入手,按照常见写作技巧分成几个专题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训练,在探究中发现各种表达方式的优点,如精美开头设计、别出心裁的收尾、匠心独运的构思、文采飞扬的修辞、气势如虹的排比、画龙点睛的独到见解……学生一旦理解并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常见手法之后,就能将所掌握的素材有效地加以组织,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写作活动中真正达到思维和表达的创新。

2.2 作文的批改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习作的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又一重要环节,既是教师了解学生写作情况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批改工作,做到全批全改。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的特点,反映在习作上则具有个体的独特性,势必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批改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独特的地方提出个性化的批改意见。例如有些学生在素材的积累上比较贫乏、分析问题不够深入、对表达技巧的使用是否熟练或恰当等,教师对这些情况要进行逐一批示,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2.3 作文的评讲应该遵循共性和个性共同发展的原则。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学生习作的评讲是教师向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指导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一定要遵循共性和个性共同发展的原则。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学生,是一个整体,这就要求评讲是针对整个班级的共有的情况。教师面对的又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学生个体,必然也要考虑到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所以,在评讲环节我们采取了总体评讲和面批面改相结合的办法。

论文作者:魏晓培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论文_魏晓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