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王梦

论生态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王梦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通过探讨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指出生态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并且互相影响的,达到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环境 心理健康 影响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心灵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儒家思想的 “天人合一”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的表达。这里的“天”,就是指我们身处的生态环境。随着当今整个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身心健康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对于环境问题对人类机体健康影响这一课题,学者作了很多研究;然而,环境问题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则很少。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生态环境问题所导致的人类心理问题:

一、当前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世界工业的进步带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性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农药和其它工业化学用品的污染等都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构成隐患,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

国外学者Sandra Postel列举了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及全球生态系统构成威胁的种种现象:

1.在北半球人口过密的地区,保护性的臭氧层像科学家们所预想的那样,快速地减少了一半。

2.全世界每天至少有140种植物和动物灭绝。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前工业时代高出26%,而且这种情况仍在持续增长。

4.1990年地球表面达到有气象观察记录以来的最温暖时期,随后每年总有气温新高出现。

5.世界范围内森林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面积相当于半个芬兰国土。

6.世界人口每年平均增加9200万,相当于整个墨西哥的人口。

上述状况可简单概述为:环境恶化、资源耗竭、人口增长及与之相伴的对资源需求的增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环境恶化、资源耗竭是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而在人自身的绝对数量增长的同时,每个人对环境的影响也在日益加大,这些环境也在同时影响着我们。

二、环境问题对人类心理的负面影响

1.气候变化与心理健康。气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主要有以下一些气候现象:

(1)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它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这股暖洋流会使流经海域的水温增高3~6℃,并导致海洋浮游生物、鱼群以及鸟类大批死亡。(2)南方涛动:是指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呈反位相的现象。(3)恩索现象: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二者是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表现,被合称为恩索现象。(4)另一种气候现象是由于氯氟烃的使用而导致的臭氧层的消耗。(5)近些年全球气候出现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

2.空气污染与心理健康。气温、紫外线、空气中正负离子、微量元素的过高(多)和过低(少),这些都会产生不同的健康效应。由于工业和交通运输所排放的废气、废物垃圾的燃烧、造纸木浆的漂白等产生的含有多氯联苯结构式的化合物二恶英、天然石材中的放射性危害物质氡、“白色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向空气中释放的雌激素,使得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的种类有很多,如粉尘、恶臭、铅污染、一氧化碳等等。污染的性质不同,引起的心理问题也就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污染与心理健康。全国被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是极为明显的。人饮用被污染的水后,大脑皮层运动区、感觉区和视听区会受到损害,造成运动、言语、情绪、性格障碍。例如,饮用二硫化碳污染的水体后,人就会出现视力减退、思路不清楚、性格变化等现象。

4.化学物质污染与心理健康。锰污染环境所导致的心理反常现象也是很明显的。例如,在锰矿工人中,有些人神志呆滞,时常莫名其妙地发笑,精神时而亢奋时而冷淡,同时伴有语言障碍,语速缓慢,口齿不清,语无伦次,素质及体质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5.噪音污染与心理健康。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噪音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即使噪音的音量很低,如果它不可预测,知觉的可控制性低,那么它令人厌烦的程度和人们对它的消极反应都会增加。在环保部门对国内20个城市进行的噪音的测定中,有13个城市的噪音超过国家标准。我国目前有近5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环境中。噪音可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和情绪变化无常等。据研究调查表明,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概率更高。

噪音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例如,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噪音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噪音对儿童操作的影响。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 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和做出反应。噪音也会使注意范围缩小,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会减弱。(2)噪音与人际吸引。人际距离可作为噪音与人际吸引之间关系的一个方法。当噪音的强度为80dB时,人们彼此感到舒适的距离增加,即噪音使人们要求有更大的个人空间,降低了人际吸引。(3)噪音与攻击性。噪音增加了唤醒水平,也应该会增强攻击性,特别是对于具有攻击性倾向的人。但噪音并不会直接增强攻击性,只有当个体被激怒或情绪不佳时噪音才对攻击性产生影响。如果个体不能预测噪音的出现,那么会引起较高的唤醒水平,导致更高的攻击性。当人知道可以控制噪音时,噪音不会对攻击性产生影响。(4)噪音与助人行为。个体的助人行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要多。因为噪音会导致消极情绪,噪音分散了个体的部分注意力,因此,不能注意周围环境的细节和重要线索,对他人的需要也就“视而不见”了,从而会影响到助人行为。

6.光污染与心理健康。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据专家研究发现:人工白昼等光污染会使人正常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导致精力不振、头昏、头痛、精神紧张等症状的出现,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光污染会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同时光照条件的不足也会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不好的影响:光照通常比暗(无光)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愿意做出利他行为;同时,阳光也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诸多负面影响。我们应根据已有的成果与经验,本着科学的态度不断研究与探索,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努力促进与维护个体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地实现“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蒋正华 社会、发展与生态健康.科技导报(生态健康研究专题),2005,(3)。

[2]秦晓利 生态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俞国良 等 环境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蒋晨光 环境污染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解放军健康(环境与人),2006。

[5]李乐平 警惕光污染.中学生理科月刊(物理技术 社会),2004。

论文作者:王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论生态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王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