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基建期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贾立杰

浅谈煤矿基建期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贾立杰

摘要:煤矿建设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间接的增加了事故发生率。本文从煤矿基建期进行考虑,分析基建期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的问题,做好施工周期和施工质量的协调,提升煤矿基建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引入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为基建期施工和工序制定提供指导,提升煤矿基建期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煤矿;基建期;生产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煤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煤矿从审批到投产需要5-10年左右。从资源勘探→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文件→制定基本建设计划→建设施工→生产准备→交付使用。整个流程涉及项目多,前期准备工作庞大复杂。其中建设施工阶段是煤矿建设的重要环节,保证煤矿的基本建设质量。实际施工中,煤矿基建不同于房建、公路建设,除了地面建筑群以外,还有大量的地下工程建设,在地下工程建设期间如果不能够做好安全施工,产生的危害更胜于房建工程项目。为了更好地研究煤矿建设安全管理问题,以煤矿基建期为切入点分析基建期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

一、煤矿基建期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现状

1.1 煤矿安全形势仍然紧迫

根据2018年煤矿安监局发布的全国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推进大会综述中指出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依然强烈,截至2018年7月,半年时间共发生煤矿事故130起,相较于2017年,增加了24起上升了22.6%。因此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是解决当前安全生产系统性风险的迫切需要,构建安全机制的主要内容。

1.2 煤矿基建期生产潜在风险较多

煤矿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大型煤矿多位分多期进行。在进行开采作业的同时,相关基建工程项目同时开展,这种作业形式容易增加潜在风险。首先,煤矿开采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以及运输车辆,同时基建工程需要大量的项目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二者如果调度管理不善,就容易出现事故。尤其是在巷井作业中,如果运输中出现盲点,就会造成撞车风险。其次,煤矿基建不同于房屋基建,其地质结构会随着开采作业以及其他生产的进行,产生变化,如果基建作业中,岩层发生断裂滑动就会造成滑坡事故。最后,煤矿基建生产时员工和矿工生产类型不同,工种的不同就容易忽略交叉点安全管理,继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1.3 煤矿基建期安全管理现状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不管是煤矿建设的任何时期都应该把煤矿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这一点从我国煤矿建设标准均可看出,开会不断讲安全,不定期组织员工开展警示教育,配置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现阶段,虽然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但是事故时有发生。说明在落实执行阶段,安全管理仍存在漏洞。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煤矿基建期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在于:

1)“政出多门”,为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在基建期涉及到承包商、分包商以及小型的施工组织。整个组织结构较为混乱,各个施工作业单位仅仅考虑子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考虑到项目与项目交接点的安全管理工作。

2)员工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煤矿基建阶段不仅仅涉及到施工单位还有开采单位,从上级承包商到下级承包商之间,员工的来源较为复杂,对于安全的认识仍然非常浅薄。对于员工安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仍有很大不足。

3)施工质量和施工周期的矛盾性分析,煤矿基建是为了更好地挖掘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采掘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在这种企业利益刺激下,煤矿开采单位希望基建施工单位能够缩短工期,继而企业能够迅速进入盈利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种情境下,整个基建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其次施工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想缩短施工周期,施工周期的缩短,建设了人力成本、管理成本以及机械使用成本,提高施工企业利益。二者对于施工周期的需求,为基建期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煤矿基建期安全管理生产对策

2.1 搭建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在煤矿基建项目建设时期,成立按项目安全质量管理领导组,企业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设为副组长,成员是各个部门安全管理专员。在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一名办公室主任,多名副主任以及安全联系员。继而解决了政出多门的尴尬情况,用统一的组织结构对基建期生产安全进行及监督、考核,并且制定相应的安全质量标准规划,保证整个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2.2 坚强基建期监督检查工作

开展多形式的监督检查工作,包括日常检查、非周期性检查、月度检查以及施工重难点或者风险源实时检查。在日常检查工作中,由项目部安全管理专员负责对所查安全隐患进行跟踪并作出相应通报处理,做好安全管理统计。月度检查则需要安全管理办公室组织人员去各项目部进行突击检查,对于瞒报、违规的安全施工作业进行统计,并且现场按照想干制度进行惩罚。而非周期性的检查工作和重难点检查工作则起到警醒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监督检查职责,保证煤矿基建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想要提升基建期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开展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安全管理操作规范、管理规范、考核规范以及惩罚标准,让员工作业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继而能够避免常规性的安全问题,极大的降低小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培养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典型的安全事故症状,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另外,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只有过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高水平的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够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4 做好项目规划与设计

想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首先就是要做好煤矿地质勘探。地质勘探信息的掌握不仅仅影响着矿采的开采,更是为后续的基建提供设计依据,也是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基本技术。同时,要考虑到煤矿基建工程和房屋工程建设的不同,研究当地常见安全事故案例,找出事故原因,并作为设计依据规划到项目木设计中,保证整个项目设计的科学性。

2.5 运用新技术,加强通风技术管理

随着计算机运营能力的提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愈加广泛。可以使用GIS通过遥感技术来预测煤矿事故,也可以根据预测结果采取措施降低煤矿事故的可能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多种安全生产技术的管理,其最大功能是能够动态模拟矿区相应灾害的避灾路线和处理措施。

在地下作业过程中,矿井通风是实现地下作业平稳安全的前提,创造良好的地下施工环境,提高开采效率。 因此,开展地下通风技术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确保地下通风系统的完善和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根据矿山的开采需求和开采特点设计合理的地下通风系统,最后,推广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继续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综合水平。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员工创造安全有保障的作业环境,降低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以及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问题。

结束语

煤矿基建期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问题是关乎员工安全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够落实安全管理,势必会造成惨痛的结果。想要解决或者降低事故发生率,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搭建有效的组织结构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培养员工和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来降低设备老旧,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举措,为煤矿基建期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吕兆海, 燕红, 时志军, et al. 基建转生产交汇期煤矿职工素养提升模式分析[J]. 神华科技, 2019(3):16-20.

[2] 孟晓卓. 浅析煤矿基本建设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应用[J]. 科学与信息化, 2017(11):178-178.

论文作者:贾立杰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浅谈煤矿基建期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贾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