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83年度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和企业管理状况的判断、问题与建议中国企业管理者问卷调查跟踪调查报告_产能过剩论文

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和建议——2014#18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经营者论文,调查报告论文,中国论文,问卷论文,经营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效应不断释放,以服务业为主导、新业态加快涌现的结构优化更趋明显,简政放权等改革催生的新发展动力加快成长。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改革成效尚未完全显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给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为了解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现实状况及企业经营者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了解他们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以及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14年8月至9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4·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截至9月29日共回收问卷2458份,其中有效问卷2446份。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行业、行业企业、企业的地区分布以及企业经济类型请详见表1。

      本次调查的企业经营者平均年龄为54.4岁,其中55岁及以上占51.9%,44岁及以下占13.9%,45~54岁占34.2%。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78.5%,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2.1%。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占37.4%,为经济类的占20.9%。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2.5%,其他职务的占7.5%。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企业经营者认为,201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企业产销下滑缓中趋稳,出口温和回升,库存基本正常,盈利基本平稳,企业景气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从对未来的预期看,企业经营者预计未来订货稳中有升,出口趋于好转,价格基本平稳,盈利趋于改善,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温和增长,企业经营可望延续平稳运行趋势。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经营保持基本平稳运行的同时,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以及企业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小。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设备利用率总体偏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加大;二是市场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显不足;三是企业成本持续上升,特别是人工成本和环保支出上升较多,同时企业的税收负担和非税费用有所增加,企业经营负担加重;四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应收账款有所上升,资金紧张的状况没有明显缓解。

      企业面临的这些困难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查发现,目前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制造业,制造业明显好于采矿业;另一方面,制造业内部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医药、电子设备、汽车、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制造业;此外,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对于资源密集型行业依赖较多的西部地区企业。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三期叠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失。面对“新常态”下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多数企业经营者表示将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应对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同时加快产业升级和进入新行业的步伐,积极引进人才和更新设备,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也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企业外部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希望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迫切期待政府积极推进改革,特别是在公平竞争、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事项,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企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及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

      (一)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总体平稳

      关于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略低了2.7个百分点,不过要好于2014年上半年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与上半年相比,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呈现缓中趋稳迹象。不同类型企业的景气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大型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中小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好,而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见表2)。

      从不同行业看,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化纤、有色金属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值得注意的是,与2013年相比,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工、化纤、钢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企业景气状况回升较多,而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等行业企业的景气状况下滑较多(见表3)。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现状的满意程度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企业现状“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企业经营者占34.8%,比2013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以5分制计算,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现状满意度的评价值为3.01,略高于2013年的调查结果(见表4)。

      

      

      

      (二)企业产销下滑缓中趋稳,价格继续下跌,库存基本正常,盈利基本平稳

      在经营状况企稳的同时,企业的产销继续呈现下滑态势,不过下滑趋势缓中趋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的生产(服务)量比上年“减少”的企业经营者占34.7%,“持平”的占42.5%,“增加”的占22.8%;认为目前企业的销售量比上年“减少”的占42%,“持平”的占33%,“增加”的占25%。调查发现,认为目前企业产销量“减少”的比“增加”的分别多11.9个和17个百分点,明显好于上半年的调查结果,不过仍差于2013年。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通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服务)量下滑较多,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汽车、电子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则相对较好,生产(服务)量“增加”的企业要多于“减少”的企业。

      销售量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通用设备等,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电子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则相对较好,销售量“增加”的企业要多于“减少”的企业。

      在产销量下滑缓中趋稳的同时,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比重比2013年有所上升。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纺织、造纸、化工、橡胶塑料、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等,“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比重超过三成,这一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仍然突出的现实(见表5)。

      受到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下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产品价格比2013年同期“下降”的企业经营者占47.6%,“持平”的占43.3%,“上升”的占9.1%;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38.5个百分点,比2013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见表6)。

      在产销下滑缓中趋稳的同时,企业的库存基本正常。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的产成品库存“正常”或“低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75%,比上半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大体持平;认为“高于正常”的占25%。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化纤、非金属制品、钢铁、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超过三成。

      关于2014年上半年企业盈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盈利(包括“较大盈利”和“略有盈余”,下同)的企业占51.7%,比2013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收支平衡”的占21.9%;亏损(包括“亏损”和“严重亏损”,下同)的占26.4%(见表7)。认为目前盈利“低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59.9%,比上半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与2013年大体相当;“正常”的占37%,“好于正常”的占3.1%。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的盈利情况相对较好;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的盈利情况好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盈利情况最好,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居中,民营企业相对较差。

      从不同行业看,目前盈利情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工、医药、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超过一半,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超过八成的企业盈利“低于正常”(见表8)。

      

      

      

      

      (三)企业出口温和回升,出口价格继续下跌

      调查发现,在出口需求回升的影响下,2014年以来我国企业产品出口温和回升。在本次调查样本中,有产品出口的企业占38.5%,其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38.7%。本次调查了解了这些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企业产品出口数量比上年“增长”的占38%,其中“增长10%以上”的占18.7%,“增长10%及以内”的占19.3%;“持平”的占32.1%;“下降”的占29.9%,其中“下降10%以上”的占11.2%,“下降10%及以内”的占18.7%。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8.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上升了8.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小幅增长。

      在出口数量小幅增长的同时,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基本平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2014年产品出口价格与上年“持平”的企业经营者占55.8%,比2013年上升了8.4个百分点;出口价格“增长”的占10.1%;出口价格“下降”的占34.1%,比2013年下降了6.1个百分点。出口价格下降较多的行业有:医药、化纤、钢铁、有色金属、电子设备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而食品和仪器仪表行业相对较好。

      (四)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稳也影响了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经营者占23.7%,比2014年上半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比2013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48.1%;认为“很差”或“较差”的占28.2%,比2014上半年下降了5.7个百分点,比2013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经营者对当前经济运行冷热程度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39.5%,比2014年上半年上升了6.8个百分点,比2013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认为“偏冷”的占46.9%,认为“过冷”的占4.1%,两者合计比重比2014年上半年下降了7.5个百分点,略高于2013年;认为“偏热”或“过热”的占4.3%,认为“尚难判断”的占5.2%。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略显偏冷,不过呈回暖迹象,总体运行基本正常(见图1)。

      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政府投资需求基本合适,民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外贸出口需求相对不足;与上年相比,政府投资需求有所下降,外贸出口需求有所回升,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基本平稳(见表9)。

      

      图1 2001-2014年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

      注:0.0表示答题者选择了此项,但选择比重小于0.05%。以下同。

      

      二、对未来的预期

      (一)订货稳中有升,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可望延续平稳运行趋势

      企业订货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先行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需求走向。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订货“正常”和“高于正常”的比重比上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与2013年大体持平。总体来看,目前企业的订货情况稳中有升,基本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比重比2013年上升较多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化工、化纤、电子设备等,其上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而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订货“低于正常”的企业比201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左右(见表10)。

      调查还了解了与2013年相比,目前企业订货的增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订货比上年“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20.7%,“持平”的占36.1%,“减少”的占43.2%;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少22.5个百分点,要差于2013年的调查结果。

      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对2014年四季度订货的预计要明显好于目前的订货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四季度订货“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28.5%,“持平”的占47.3%,“减少”的占24.2%;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4.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要明显好于企业目前的订货情况。订货情况的好转也影响了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期。关于对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28%,预计“不变”的占61.3%,预计“恶化”的占10.7%;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17.3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期趋于乐观。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2.2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4个百分点,高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见表11)。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对2015年的预计比对四季度的预计乐观。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4年经营状况“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5.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对四季度的预计上升了7.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6个百分点以上,高于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对明年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5.6个百分点,相对乐观(见表12)。

      

      

      从不同行业看,对2015年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化工、医药和仪器仪表业等,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40个百分点左右,而采矿业和化纤等行业则相对较差。

      (二)出口趋于好转,价格基本平稳,盈利趋于改善

      关于对2015年外需的预计,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预计2015年产品出口数量有所回升。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5年企业产品出口数量比2014年“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43.7%,预计“持平”的占42.8%,预计“下降”的占13.5%。预计2015年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30.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4.2个百分点(见表13)。

      关于2015年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调查发现,2015年企业出口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5年出口价格“持平”的企业经营者占64.6%,比2013年上升了7.1个百分点;预计增长的占12.9%,其中“增长10%以上”的占1.5%,“增长10%及以内”的占11.4%;预计下降的占22.5%,其中“下降10%以上”的占3.4%,“下降10%及以内”的占19.1%。从不同行业看,预计2015年出口价格下跌较多的行业有:服装、造纸、医药、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预计下降的比增长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而食品、非金属制品、钢铁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则相对较好,预计明年出口价格增长的比下降的多5个百分点以上。

      

      

      

      在当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经营者预计未来产品价格下跌的压力依然较大。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5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企业经营者比“上升”的多11.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高了10.2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预计价格下跌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造纸、汽车、电气机械和电子设备等,预计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等行业则相对乐观,预计价格“上升”的企业要多于“下降”的企业(见表14)。

      随着需求的回暖,企业经营者预计2014年下半年盈利将有所改善。调查结果显示,预计盈利的企业经营者占56.7%,比上半年实际盈利的企业提高了5个百分点,也要高于2013年的调查结果;预计“收支平衡”的占23.4%;预计亏损的占19.9%(见表15)。

      (三)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温和增长

      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期也影响了企业的用工和投资计划。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用工人数比上年“减少”的企业经营者占32.8%,“持平”的占47%,“增加”的占20.2%;用工人数“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2.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用工人数减少更加明显(见表16)。

      企业经营者预计2015年用工人数将有所增加。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5年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31%,“持平”的占50.7%,“减少”的占18.3%;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2.7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计划用工人数增长明显。从不同行业看,2015年计划用工增长相对较多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预计2015年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采矿业、房地产业和造纸、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明年用工“减少”的企业要多于“增加”的。调查表明,用工计划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用工趋于增长,而传统制造业在不断升级设备的同时,用工需求趋于减弱。

      

      

      保障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目前我国的就业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2015年招收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情况。调查发现,2015年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要明显高于农民工,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增加”的企业占23.2%,“持平”的占51%,“减少”的占25.8%,“增加”的比“减少”的少2.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低了9.7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2015年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减少相对较多。同时,2015年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的企业占43.4%,“持平”的占41.5%,“减少”的占15.1%,“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8.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农民工的招工计划。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以及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医药、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2015年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相对较多(见表17)。调查表明,总体来看,近年来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一方面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调查发现,目前企业大学生和农民工的用工成本差距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增加大学生的招工计划。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新招大学生与新招农民工的工资差别。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新招大学生的工资比农民工平均高25.6%,比2013年的调查结果低了0.7个百分点。分组来看,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新招大学生的工资比农民工工资高的比重相对较多(见表18)。

      关于企业2015年计划投资额的增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计划投资额“增长”的企业占36.7%,“不变”的占40.8%,“减少”的占22.5%,“增长”的比“减少”的多14.2个百分点,比2013年下降了10.8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和外资企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相对较多(见表19)。

      从不同行业看,2015年计划投资额增长较多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仪器仪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其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汽车等行业更为突出,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40个百分点左右;而采矿业、纺织、化纤、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计划投资额“增长”的企业要少于“减少”的,其中采矿业更为突出,计划投资额“减少”的比“增长”的多53.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与2013年相比,计划投资额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房地产业等,下滑超过30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价格温和下跌

      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放缓与房价的下跌密切相关。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当前房地产价格总体水平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所在地区房价“较高”或“过高”的企业经营者占68.1%,认为“正常”的占27.9%,认为“较低”或“过低”的占4%。从不同城市看,一线城市认为房价“过高”的比重比2013年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见表20)。

      关于对2014年房价走势预计的调查显示,预计下降的企业经营者占42.5%,比2013年上升了37.5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预计“持平”的占39%;预计上涨的占18.5%,比2013年下降了53.1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低值。从不同城市看,一线城市预计上涨的比重要高于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调查表明,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超过2/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的房价“较高”或“过高”,因此多数企业经营者预计未来房价将“下降”或“持平”,同时房价下降幅度相对较为温和。

      

      

      三、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和结构调整

      (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8项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过重”、“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率太低”、“资金紧张”、“缺乏人才”、“国内需求不足”和“企业招工困难”。其中,选择“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比重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调查发现,近年来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一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并且选择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带来了企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并进而导致“企业利润率太低”。因此,综合来看,产能过剩问题是近年来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2014年以来有所加重(见表21)。

      本次调查了解了目前不同行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具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本行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合计比重比2013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钢铁、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的企业超过八成;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则相对较好,超过四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基本不存在”产能过剩(见表22)。可以看出,与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结果相似,产能过剩也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同时,也有一些行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设备利用率也能反映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设备利用率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基本持平。食品、造纸、橡胶塑料、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平均设备利用率低于70%,相对较低(见表23)。

      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明显加大。调查结果显示,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方面的总体得分为4.13,明显高于中值3,这表明2014年以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比2013年明显增加。从不同行业看,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有色金属、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等行业企业的竞争压力增加较多,评价值在4.21~4.39之间(见表24)。

      (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不足。关于“对当前国民经济需求状况判断”的调查发现,虽然当前的政府投资需求基本合适,但是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显不足,并且与前两年相比,政府投资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均有所下降。其中,民间投资需求不足还体现为民营企业未来的计划投资额增长速度仍然较低。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2015年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仅多13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的最低值,也明显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外资企业(参见表19)。

      消费需求不足也能从相关行业的产销情况上得到印证。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调查显示,关于企业目前的生产(服务)量和销售量情况,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认为“减少”的比“增加”的分别多21个和22.6个百分点,要明显差于所有行业的平均水平。

      (三)企业成本持续上升,经营负担加重

      近年来,成本上升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的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分别是“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参见表2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人工成本比2013年年末“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90%,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多88.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大体相当。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和中小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幅度相对较大,选择“明显增加”的比重接近三成(见表25)。

      关于企业的物料采购价格,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物料采购价格比2013年年末“上升”的比“下降”的多7.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6.3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上升相对较少(见表26)。

      关于企业环保支出的调查结果显示,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环保支出”方面的总体得分为3.76,明显高于中值3,这表明2014年以来企业的环保支出增加较多。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环保支出增加相对较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工、医药、化纤、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和金属制品等行业企业环保支出增加相对较多,评价值在3.94~4.11之间。

      

      

      

      在成本持续上升的同时,企业的经营负担也有所加重。本次调查了解了2014年以来企业的税收负担和非税费用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税收负担”方面的总体得分为3.23,高于中值3,这表明2014年以来企业的税收负担有所增加。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民营企业2014年以来税收负担增加相对较多。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医药、金属制品、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以来税收负担增加相对较多,评价值在3.31~3.47之间(见表27)。

      关于企业非税费用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非税费用”方面的总体得分为3.25,高于中值3,这表明2014年以来企业的非税费用有所增加。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2014年以来非税费用增加相对较多。采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电子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以来非税费用增加相对较多,评价值在3.31~3.46之间(见表28)。

      (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偏紧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略显偏紧。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的调查显示,选择“资金紧张”的企业经营者占35.6%,排在所有19个选项的第五位(参见表21)。关于目前企业流动资金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资金“紧张”的企业经营者与2013年基本持平,其中,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29)。认为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者比2013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为近6年来的最高值。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企业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比重相对较高(见表30)。

      融资环境偏紧还体现在企业经营者可以接受的最高贷款利率的上升上。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自己填写的可以接受的最高贷款年利率平均为6.8%,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可接受的最高贷款年利率相对较高(见表31)。

      (五)压力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调查发现,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成本持续上升、融资环境偏紧和发展动力不足等,这些困难和压力也是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重要特征。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三期叠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持续时间的判断。平均来看,企业经营者认为“三期叠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会持续3.5年,这一结果值得关注(见表32)。

      “三期叠加”阶段的困难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查发现,目前结构调整的成效初步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制造业,制造业明显好于采矿业;另一方面,制造业内部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医药、电子设备、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制造业;此外,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对于资源型行业依赖较多的西部地区的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从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情况看,资源型行业、原材料行业的景气状况相对较差,而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较好,这一结果一方面体现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现实,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参见表3)。

      此外,从盈利情况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于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等行业(参见表8)。

      企业能耗的变化情况也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能源消耗”方面的得分为3,其中采矿业、化工、橡胶塑料、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的能耗下降较为明显,评价值在2.5~2.89之间,明显低于中值3(见表33)。

      企业用工情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调查发现,2015年企业对大学生的招工计划要明显高于农民工,并且近几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持续增长(参见表17)。

      

      四、企业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

      (一)企业加快创新和转型的步伐,积极应对挑战

      面对当前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多数企业经营者表达出积极应对挑战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6项与前两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表示,针对当前成本上升的困难,企业将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措施;针对产能过剩和利润率太低的困难,企业将主动转型,采取“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更新设备”等措施(见表34)。

      从企业最希望投资的行业也能看出企业跨行业转型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最希望投资的行业”,选择“其他行业”的企业经营者占32.9%;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的占67.1%。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非金属制品等行业转型意愿更加强烈,超过四成的企业经营者希望投资其他行业。

      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遇到困难时选择什么样的出路,也能看出企业转型意愿的增强。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假如企业的停产、半停产情况持续下去,您将如何打算”这一问题时,打算“产业升级”的企业经营者占50.9%,与2013年和2012年大体持平,明显高于2011年;打算“进入新行业”的占20.6%,为近4年来的最高值;打算“去其他地区发展”的占5.2%。而选择“退出不干了”的企业经营者占23.3%,低于2013年的调查结果。分组来看,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产业升级”和“进入新行业”的比重相对较高,而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选择“退出不干了”的比重相对较高。

      

      创新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对创新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创新的动力有所增强,创新成效初步显现。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企业经营者选择的与创新相关的选项(包括“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更新设备”等)的比重在39%~58.8%之间,排在所有13个选项的前五位,这表明企业经营者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较高(参见表34)。

      企业研发投入的上升也反映了创新动力的增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今年研发投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52.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上升了24.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相对较多(见表35)。

      

      

      

      

      企业招收大学毕业生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创新的实际行动。关于企业招工计划的调查发现,近年来企业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一直显著高于农民工。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情况以及对未来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平均为25%,比2013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这一比重将“提高”的企业经营者占47.2%,“不变”的占47.7%,“降低”的仅占5.1%。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预计将“提高”的比重相对较高。

      新产品销售比重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成效。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4.2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比重增长相对较多(见表36)。

      (二)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关于对2014年和2015年我国GDP增速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预计我国2014年GDP增速的中位数为7.2%,2015年中位数为7%,比对2014年的预计下降了0.2个百分点(见表37)。

      关于对近年来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松紧程度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合适”的企业经营者占51.8%,比2013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认为“过紧”的占3%,“偏紧”的占37.3%,两者合计比重比2013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认为“偏松”或“过松”的占7.9%。在预计未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同时,企业经营者期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未来2年内,经济增速在什么情况下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刺激力度”这一问题时,超过八成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7%以下”。鉴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预计2015年我国GDP增速在7%以上,这表明企业经营者认为2015年经济增长仍处于正常区间,政府不需要加大政策的刺激力度,应当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见表38)。

      关于对未来6个月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建议财政政策“基本不变”的企业经营者占43.3%,比2013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的最高值;建议“适度扩张”的占44.7%,“适度收紧”的占12%。建议货币政策“基本不变”的占35.4%,比2013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适度放松”的占51.4%,“适度收紧”的占13.2%(见表39)。

      

      (三)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为企业转型创造良好环境

      调查发现,一方面企业经营者主动转型和创新,应对当前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也期待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2014年以来政府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的相关措施成效的评价。总体来看,超过八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简政放权的相关措施取得了成效,其中超过四成的认为“成效较小”,这表明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加快简政放权的相关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效尚未完全显现(见表40)。

      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经营者表示愿意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表示“非常愿意”的企业经营者占12.9%,“比较愿意”的占45.4%;表示“不太愿意”的占17.9%,“不感兴趣”的占23.8%。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的比重相对较高,外资企业表示“不感兴趣”的比重相对较高。

      调查还发现,与2013年同期相比,2014年以来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有所减少,同时企业经营者也希望,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程度进一步增强。调查结果显示,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与政府打交道时间”方面的得分为2.79,低于中值3,这表明2014年以来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有所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简政放权的相关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见表41)。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有所减少的同时,企业经营者也表示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程度未见增强。调查结果显示,与2013年同期相比,认为2014年以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程度“明显减少”或“有所减少”的企业经营者占24%,“基本未变”的占62%,“有所增加”或“明显增加”的占14%。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获得政府支持的程度”方面的得分为2.82,低于中值3,这表明2014年以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程度未见增强。

      本次调查设计了“政府进一步还要在哪些方面加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的力度”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序依次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行政审批事项”(66.4%)、“减少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取消和简化企业投资、注册领域的前置审批事项”、“减少评比达标表彰事项”(见表42)。

      调查发现,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认为2014年以来的各项改革尤其是简政放权初显成效,其中对放宽市场准入方面评价较高,超过半数的企业经营者表示愿意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也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也表示改革的成效尚未完全显现,对公平竞争、诚信体系建设、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方面评价相对较低。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期待政府积极推进改革,特别是在公平竞争、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企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顾问:李伟 谢伏瞻 邵宁 马建堂 隆国强 李德成 全哲洙 袁宝华 王梦奎 陈清泰 张玉台 魏礼群 李德水 鲁志强 孙晓郁 李克穆 刘世锦 侯云春 蒋省三 卢中原 辜胜阻 任泽民 陈晋 许善达 丁俊发 熊志军

      调查指导:王佩亨 李强 樊纲 郝玉峰 丛亮 王克良 吴频 余明勤 杨元伟 余平

      调查主持:李兰 张泰 李燕斌 盛来运 于武

      报告撰写:李兰 潘建成 彭泗清 郝大海 董博

      数据处理:桂晓鸿 王铮 刘晓燕 张晓娟 匡洁玲

      参与讨论:魏杰 陈全生 王建 黄卫平 韩岫岚 李晓西 路江涌 张斌 杨文财 陈凯杰 卢大彪 左小蕾 包月阳 严望佳 庞宝根 袁伟宏 何怀卿 姜晓春 夏凤君 池玉河 赵淮林 薛金东 王云峰

      本次调查得到了卓越企业家成长研究基金会、中企盟顾问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凡引用此报告者均需注明引自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4·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

       注释:

       ①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22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以上5家部门为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起成立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与前21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标签:;  ;  ;  ;  ;  ;  ;  ;  

2014/183年度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和企业管理状况的判断、问题与建议中国企业管理者问卷调查跟踪调查报告_产能过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