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论文_钟小明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论文_钟小明

钟小明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观音阁乡初级中学 541600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学习之中,使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本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致力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乐学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学习才有动力。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设疑诱思,用悬念来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热点入手,采用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讲故事、观看录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于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疑问,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我体会到,新课一开始提问设疑和临下课前提问设疑常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新课开始时的设问,犹如磁铁吸铁一样,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到新课的情境中,自觉地积极思考。比如我在讲《机械运动》时,首先播放《黑客帝国》中一段影片——男主角抓住一颗正在高速飞行的子弹的特技镜头。学生立刻被这一特技镜头所吸引,接着我问:我们能不能像平时随手抓物体一样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了他们思维的闸门。而临下课前针对新课的中心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一种“且听下回分解”的意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上的思维活动延伸到了课后。

二、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物理学习,实验是前导,思维是关键。实验能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和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变教师的“讲”为“导”,变学生的“耳听口说”为“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比较、议论,并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如在《光的折射》的教学中,我根据生活中的玩具(激光笔)布置了一个探究实验:利用激光笔来认识“光线发生折射”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上有这样精彩的场面:学生甲向茶杯中倒开水,再用激光笔的光束射向水面,在“白气”中看到了光的“拐弯”;学生乙让太阳光射向镜面,在天花板上看到了光斑;学生丙在玻璃杯中放入小玻璃镜和燃烧的纸片,并密闭,再使激光笔的光束射向玻璃镜面,看到了光的“拐弯”……通过创设这一实验情境,让学生不但体验到了实验的快乐,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热情。

三、创设“讨论”情境,提高学生的思辨潜能。讨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在以下三种情形下组织学生讨论: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时组织讨论。物理知识多半是环环紧扣、节节相连的,新知识既是已知知识的延续与发展,又是未知知识的基础。比如《滑动摩擦力大小探究》一课教学中的问题: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你用什么方法来测出它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就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探索出测量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操作更加行之有效。2.在辨别易混淆的知识点时组织讨论。如在《液体压强》教学中,讲到液体深度与液体压强的关系时,学生对“液体的高度还是液体的深度”往往不理解。高度和深度仅一字之差,但意义完全不同,学生在答题时往往容易相互混淆,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它们的区别。学生通过讨论后,认识到高度是容器底部到某一点的距离,而深度是液体自表面到某一点的距离。可见,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澄清模糊认识,正确理解物理知识。3.在揭示自然规律时组织讨论。比如我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测、实验设计、分组探究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归纳得出了阿基米德原理。这样,每个同学经过交流讨论后不但辨别了正误,学会了探究方法,而且都经历了一个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论”情境为学生质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

四、创设“成功”情境,激励学生自信进取。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时,我先问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学生回答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接着,我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我拿出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火柴或一张白纸。学生立即回答:“聚光。”我在表扬了这名学生后继续问:“凹透镜呢?它的特点是不是正和凸透镜相反?”该生在思考了片刻后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真不错!只要好好听,你一定能学得很好。”学生通过激励,不但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而且还增强了信心与积极性。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与学习有关的需要、动机、信心和期望,才能增强激励学生的手段。

五、创设“生活”情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真正价值,从而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如在学习了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后,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播放一段FLASH动漫,让学生知道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很容易感冒。

在物理课中创设良好的情境,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问题”为突破口,以“实验”为平台,以“讨论”为手段,以“生活”为智慧源泉,能让学生的潜能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充分释放,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受到参与之乐、成功之悦。总之,良好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钟小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论文_钟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