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论文_王海春

浅析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论文_王海春

五大连池市小兴安林场 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44

摘要:植树造林是一项关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在进行植树造林,能够有效的利用土地,保障森林面积的持续增长。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树木的繁育和森林的养护。只有切实的做到这些,才能够更好的优化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植树造林工作。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研究;生态保护

1植树造林的方法和技术

1.1清理法

山地由于地质的特殊往往在表面会有一些杂草和低矮的灌木丛,在植树前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尤其是一些荒地,灌木和杂草的生长时间较长,面积较广,情况起来较为困难,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堆积清理、化学药剂清理等方法[3]。对堆积清理法,一般是进行完切割清理工作后,会有一些杂草和树枝遗留,这些都会对于植树造林产生影响,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清理,这时可以采用堆积清理方法,将遗留杂草等对方在固定位置,等待其自然腐烂后作为林区养料,一举两得。而化学药剂清理法是对于杂草和灌木清理最快的方法,但是相对于其他方法对于山地的生态环境危害较大,所以此方法一般不建议使用。

1.2造林前的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是为了将山区的土壤进行整治后改善其土壤条件,使其更适合树林的生长,也是为植树造林做提前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土地环境是树木成活的重要前提,可以有效的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而对于整地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将土地进行改善,整治后,改善其土壤环境,一般山区的土壤环境并不是很好,所以全面的对于山区的土地进行整治,可以优化土壤,适合树苗的生长,但是对于山区地形易造成破坏,资金投入较大,所以在实施前需要充分考虑好,做好方案设计。第二方面的内容就是利用原地块状挖穴的方法来改变土地的环境,相对来说这种方法对于原有土地特征破坏较少,且可有效的改善土壤质量,使树木的成活率得到了提升。

1.3播种造林技术

对于山区造林,有许多技术可以得到利用。具体利用何种造林方法,需要依据许多条件来进行选择,如树种类型、土地类型与发展情况等,都是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对于造林技术,通过播种造林来进行,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利用主要以人工方式进行,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但是也需要做到全面具体,注重土地质量与树种选择,才能够看到良好的效果。这种造林技术利用起来十分方便,对于大面积的造林来讲非常适用。

1.4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法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植树造林技术,植苗法不同于播种法,其是通过栽种树苗来实现植树造林的目的,相对于播种法而言,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植树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确保树苗的成活率。因此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于植苗过程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树苗的移植过程要求较高。因为树苗还比较稚嫩,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导致树苗的根系受损,导致其生长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树苗的生长受到影响。因此在应用植苗法进行植树造林时,一定要重视对树苗根系的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植树造林技术,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植树造林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分殖法往往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母树,然后从母树上选择合适的营养器官,一般而言,这些营养器官一般都是根茎或者是主要的分枝,选择好以后将这些分枝裁剪下来,然后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来配置相应的营养液,实现对于这些营养器官的培育,指导其生根,形成一个独立的树木。分殖法相对于其他的植树造林技术而言,其技术含量较高,在栽种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设备与仪器,但是其生长的速度较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植树造林任务,并且通过分殖法栽种的树木能够较好的遗传母树的优良基因,确保了良种基因的传承。

2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的改善措施

2.1增加绿色植被面积

我国现今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较为滞后,因此只有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效果,其中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的最主要措施为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的面积可以有效地改善经济发展,建筑行业快速扩张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损害,植树造林可以对荒芜地区进行彻底性的改建,使沙漠化土地不再继续增加,然后逐步向内部的沙漠中心进行绿化,然后可以在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的基础上改善土体的质量,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保证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绿色植被面积还可以加强我国土地的土质质量,从而可以保证我国经济的长久性发展。

2.2对生态保护加大投资

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量较少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投资量,才可以使得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增加其投资量可以增加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加了资金的投资量可以保证生态保护与科学技术相互结合,资金投资量的增加也可以改善生态保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从而可以提高生态保护工作开展的工作效率,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生态保护工作,才可以更加告诉地实现我国经济和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要求。

结束语

植树造林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改善社会生产、建设的需要,山区的植树造林可以实现资源的再生产与开发,以及提升山区自然环境与生态链条的构建,所以在山区进行植树造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过程中,植树造林人员应当做好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的准备工作,完善植树造林人员的植树操作规范,科学安排好种植植物的绿化时间和树种选择,平整植树的生态绿化土地。这样可以提升植树造林工程项目的综合价值,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美化、净化空气、降温吸尘的生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光武.林企如何突出山区植树造林技术的要点[J].黑龙江科学,2016,04:30-31.

[2]李贺.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植树造林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6,05:72-73.

[3]林波,刘兆祥.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与管护[J].黑龙江科学,2016,10:70-71.

[4]王光武.浅析山区植树造林技术和关键环节[J].黑龙江科学,2016,06:34-35.

论文作者:王海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浅析植树造林与生态保护论文_王海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