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稳定繁荣的股票市场_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稳定繁荣的股票市场_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稳定繁荣的股票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票市场论文,宏观经济论文,繁荣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宏观经济决定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因此,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股市的基本走势。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决定和影响股票市场。一是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的货币供应状况会影响股市。当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时,货币供应适度宽松,股市资金相对宽裕,股市需求就增加,交投随之活跃,股价就呈上升态势。二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制约。当宏观经济状况良好时,社会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企业筹资欲望上升、产品销售增加,公司价值提高,其股价必然上涨。三是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经济景气度上升,就业面扩大,员工收入增加,对金融资产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人数增多,机构和个人用于投资(包括股市投资)的资金增长,股市人气兴旺,就会呈现强势特征。四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市场需求旺盛,外来投资就必然增加,其中一部分外来资金将采取各种形式介入股市,参与投资。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市绝不可能长期低迷;宏观经济不佳,股市也绝不可能持续上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如此,新加坡、香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如此。

我国股票市场产生初期,经常出现背离经济形势的暴涨暴跌现象,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尚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股市规模还比较小,经济的证券化率还比较低(目前只有50%);间接融资比重过大,股市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较小;股市还不够规范,与国际上发达的股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化程度低;国有企业比重高,而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转化而成的上市公司产权关系不够明晰,运行机制尚未完全转变,对经济杠杆的反应不够灵敏等等。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股市规模的扩大,法规的逐步完善,股市的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1998年通货紧缩时的低迷,1999年至2000年经济好转时期的持续走牛,都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相关关系。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十年发展后,正由原来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走向同步并向超前反应过渡,基本上向着晴雨表的功能演化。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渐规范,经济证券化率的逐渐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机构的不断完善,以及民营企业的大量上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股市的晴雨表功能一定会日臻完善,宏观经济决定股市基本走势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股市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股票市场向好,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

具有高度市场化特征的股票市场,从来就不是简单、被动地反映经济的发展,而是反过来能动地改变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态势。股票市场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好,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越大。

首先,股票市场通过其筹融资功能,构建了社会资金由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道。而投资的良性稳定增长是宏观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股票市场良性发展,必然容纳更多的企业上市筹资,从而加速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扩大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范围,刺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股票市场产生才短短十余年,上市公司已发展到1100多家,累计筹资达7700多亿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举世瞩目的推动作用。

其次,股票市场在其发展和深化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股票市场通过股价的涨跌特别是结构性涨跌向社会传递资源配置信号,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和相关资源流向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和公司,从而对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发挥重要作用。股票市场集中了社会经济中几乎所有的信息,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社会交易成本,拓展了社会分工和交易的深度和广度;它通过“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式选择最有能力的人成为企业家;它通过“以手投票”、“以脚投票”和兼并收购等威胁保证,将因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确保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股票市场还提供了风险定价的核心机制,与货币市场共同架构起金融市场的主体框架,为日显举足轻重的风险投资业提供一个退出通道。

第三,股票是否稳定上涨,客观上超前反映着社会公众对经济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而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一是股市稳中趋涨,投资者的资产稳定升值,财富增多,使得消费者信心指数攀升,消费支出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二是股市上涨刺激企业的投资欲望,以更低的成本更大规模地进行融资,实现外延式与内涵式双重扩张,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化,从而使潜在的GDP扩大。

第四,股票市场自其产生伊始,就创新动力十足。这种创新使得经济制度变迁的速度日益加快,而制度变迁本身是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自变量。股票市场的发展不断培育并强化居民的金融意识和现代市场经济观念,而观念的改变对经济潜移默化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发展是一支巨大的推动力量。

三、股市持续下跌会影响经济增长

上述运行机理同样适用于股市低迷,对宏观经济会产生破坏作用:如果股市持续下跌,长期低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股市自身功能,如筹资功能下降,社会投资总量减少,影响经济发展。而如果股市暴跌,跌势不止,发生股市危机,必然造成股市筹资功能瘫痪,资源配置功能紊乱;投资者无法理清投资方向;居民信心灭失,减少消费。同时极有可能通过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由股市危机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对宏观经济产生破坏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

从历史上看,1929年9月至1932年11月,美国股市连续多次暴跌,道·琼斯指数从最高点386点跌至41点,跌幅达到89%。股灾彻底摧垮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亏损累累,闻股色变,直至1954年,道·琼斯指数才重新回到1929年的高点。在这次大危机中,由股市危机,导致银行危机,最终引发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其经济危机引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致使5000万人失业,工业产值退回到了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

1987年10月,股灾同样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创,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导致美国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机构(储蓄贷款协会)的大破产,以致当局耗资巨大,花费了7年时间才渡过危机。

日本情况同样如此。日本股市在1987年达到顶峰,日经指数当时高达40000点,市盈率达到100倍以上。1991年开始,日经指数连续长时间下跌,十年跌幅累计达到70%。由于股市连续下跌,十年来日本经济出现三次衰退,每一次衰退都由股市引发并加剧。2001年9月以来,日经指数加速下跌,自此,日本经济陷入第四次衰退。到目前为止,仍未见任何止跌回升迹象。

从2001年6月14日开始,我国深沪股市出现连续下跌,从2002年1月4日开始,更是加速下跌。如果以2001年6月13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开盘2243点,和今年1月中旬低点1340点计算,跌幅高达40%。两市总市值损失约2万亿元,流通市值损失5500亿元。这轮下跌已经对经济产生如下影响:

(一)企业筹资困难,投资能力锐减,业绩下降。

2001年,由于市场状况不佳,新股停发2个月,发行市盈率降低到20倍以下,上市公司筹资额大幅度下降。2001年上证指数跌幅达22.29%,上市新股、配股家数比上年减少124家,筹资额相应减少336亿元,下降21.88%。股市的持续下跌严重损害了其筹资功能,使得大批国有企业改制计划搁浅,大量业绩优良和成长性好的企业改制上市进度放慢,上市公司融资和再融资计划难以实施,投资项目和盈利计划受到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风险加大。据统计,仅在2001年中报及有关公告中披露委托理财事项的上市公司就有208家。截至2001年9月底,上市公司披露的委托资金达250多亿元。委托理财带来的风险或者亏损无疑会使上市公司业绩水平进一步恶化,反过来导致股价下跌。另外,还有不少非上市公司自己参与或者委托金融机构理财,股市下跌使得其资产严重缩水,减弱了这些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二)证券公司损失严重。

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自营及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是证券公司的四大核心业务。2001年一级市场筹资额较上年下降21%,直接减少了券商的承销佣金;同时由于不少券商包销的股票未能全部发行出去,最后全部由券商吃进,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1月底,增发、配股的上市公司不足50家,但发生券商被迫包销余股的超过30家,比例在60%以上。其中包销比例最高的竟达到96%,包销占用资金绝对值最大的竟达到8.5亿元。经纪业务2001年的成交量较上年下降32.3%,经纪业务佣金因此锐减。自营和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尤其是占券商全部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资产管理业务,股市下跌,不可避免会造成亏损,不仅无法为客户兑现利润,而且本金也会损失。资料显示,2001年证券公司委托理财业务的规模为500亿左右,其中受托资产规模最大的券商超过了110亿元,中等规模的券商也在40亿元左右。假设一家券商受托资产100亿元,又在高点满仓,按照跌幅40%计算,仅此一项就亏损40亿元,即使拥有40亿元注册资本,也已经全部亏完,这还没有计算这些资金的成本。在股市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一些券商已经濒临倒闭的边缘。如果再出现股民挤提保证金的现象,有可能使证券公司因无法按时支付债务或资不抵债而宣布清盘,从而引发社会安定问题。事实上,这些困难已使一些券商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如果一家证券公司倒闭,很容易形成连锁反应,对股市造成冲击。

(三)商业银行风险陡增。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两市之间的资金流动是一种客观规律,人为堵截难以奏效。虽然我国实行分业管理的政策,但是,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已是既成事实。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我国商业银行资金通过如下渠道高度介入了证券市场:一是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流入股市。2000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累计成交2314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14%;二是通过企业借贷间接流入股市。据估算,到2000年底,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高达4500亿至6000亿,占流通市值的28%到37%、金融机构贷款的4.5%到6%。三是通过私募基金流入股市,尽管有多份关于私募基金总额的研究报告,但大家普遍估计在3000亿—6000亿元之间,而这些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银行资金;四是部分机构通过股票抵押贷款从银行借入资金,其主要流向是股市。如此之多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而股市大幅下跌,无疑将使信贷资金大量亏本,不良资产的数量将急剧上升,风险大大累积。如果股市持续大幅度下跌,银行风险必然继续加大,金融危机将难以防范。

(四)投资者损失巨大。

深圳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对全国60个大中城市4200名投资者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2年1月25日,有八成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51.04%的投资者持仓成本在1800点以上。投资者亏损面上升到81.49%。再从单个账户缩水程度看,截至2001年底,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达6640万户,如果将2001年6月13日的相对高点,与2002年1月中旬的相对低点相比较,两市流通市值缩水5500亿元,平均每个账户亏损8238元,由于股民一般都同时开设两个账户,因此如果以股民人数3320万计算,1月中旬每个股民平均损失为1.66万元。投资亏损使得机构和散户投资者信心降低,据央行2001年11月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由于股市下跌,投资者逐渐从股市撤资,2001年10月末存在证券公司的股民保证金约为3578亿元,同比下降1131亿元,降幅达24%。

(五)宏观经济受到影响。

企业、金融、财政和社会公众的经济损失叠加,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恶化。2001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由1月份的-0.5%回升到5月份的0.1%,表明通货紧缩已有所缓解;但从6月份起,股市开始下滑,物价指数也再次下滑,由-0.1%下降到-0.8%至-1.2%;同时货币供给量增长缓慢回落,狭义货币量的增幅从年初的16.8%逐渐回落到11月份的11.4%,货币的流动性指标M[,1]/M[,2]由1月份的39.13%下降到12月份的37.01%;金融机构贷款逐渐放慢,这充分表明通货紧缩开始抬头。进入2002年,这种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表现在居民消费价格(CPI)、生产资料价格(PPI)和工业品出厂价三个指标持续下降。前4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几乎月月负增长,其中4月份比上年同比下降高达1.3%;生产资料价格已经连续3个月负增长,而且负值逐渐增大;工业品出厂价连续4个月负增长。人民银行编制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原批发物价指数)同期比较已持续下降10个月,2002年前三个月平均下降3.2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自2001年1月以来,M[,1]、M[,2]增长率一直趋于下降,3月末,狭义货币M[,1]仅同比增长10.1%,(如计入股民保证金为13.1%),到4月末M[,1]同比增长也仅为11.5%,不仅明显低于前几年的年均值,而且低于年初计划的指标,货币流动性指标则由2001年末的37.01%进一步下降到2002年3月末的36.22%;市场利率逐渐走低,4月份债券现券交易的日加权到期收益率从月初的2.961%一路下行至月末的2.455%,新近发行的第五期30年期国债招标率仅为2.9%,大大低于市场的预期。所有这些都显示出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压力正在逐渐加大。

四、当前和今后几年,我国需要有一个稳定、规范、繁荣和持续发展的股市

(一)这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的需要。

如前所述,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压力逐渐加大,那么今后几年通货紧缩的压力能否缓解呢?从种种迹象看,今后3~5年这种压力不大可能缓解。

首先,当前的通货紧缩实际上是1996年以来的延续,这种延续的惯性在没有大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生成之前,很难得到遏制。事实上,通货紧缩出现后,中央便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期改变这种状况,尽管这些政策对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一方面,使得整个国家负债依存度日高,经过连续数年增发国债,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98年1.9%上升到2000年2.9%,2001年,财政赤字是开始实施积极财政的1997年的4.2倍;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10%上升到2002年18.3%,平均每年增加两个百分点左右,即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这两个指标快速上升。事实上,赤字率指标已经逼近国际警戒线3%。尽管从债务角度看,以欧盟规定的国债余额占GDP的45%~60%作为警戒线,相对于庞大的GDP还有一些空间,但如果我们把银行不良资产(保守估计2万亿元)、社保基金(估计19000亿元)的欠账,统统算作财政负债,那么财政债务负担率早已大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另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实施,容易造成计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复位。这就决定了未来几年积极财政政策必将逐步淡出,如果国债投资淡出,必然影响与国债投资配套的国内贷款减少,而如果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近30%的国债投资和银行贷款减少,又找不到一个替代办法的话,势必加剧全社会投资需求不足的局面,对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必然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居民消费增长受到质疑。种种迹象表明,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悬殊,有专家在日前出版的《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初次分配不平等已经扩大到相当的程度,而再分配机制却远远不足以应付现存的潜在威胁和挑战。这种恶化的财富分配结构使得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据有关资料,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3迅速增大,1994年突破警戒临界点0.4,目前已经超过了0.45。这使得大量财富不断囤积在少数已经少有消费意愿的人手里,这一群体该有的已经全部拥有;而包括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另一个庞大群体却越来越处于缺钱消费的境地。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仍有500多万人没有实现再就业,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还有681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市失业人口必将进一步上升。农村则有3000多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已脱贫者状态不稳定,很容易返贫。而加入WTO后的一段时间内,因农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农民必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事实上,我国已经连续几年出现了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的现象,而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更是出现了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近乎停滞的问题。一般来说,国外通过失业保障基金或者社会救济补贴等方式来平衡这种分配不均、贫富分化的现象,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严重滞后,财政又无力支付如此庞大的负担。因此,如果短期内找不到其它合适的方法和渠道,两极分化问题可能会更为严重,从而加剧通货紧缩。

第三,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尽管2002年一季度美国经济有所回升,据美国商务部4月26日公布的初步估计,一季度实际GDP增长5.8%,比上年第四季度高4.1个百分点。但欧元区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据人民银行一季度货币政策分析报告,估计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有可能接近零或轻度负增长。日本经济1、2月份,工业生产下降了11.1%和11.5%,估计一季度GDP仍将是负增长,1、2月份,日本消费物价指数仍下降1.4%和1.6%,表明通货紧缩局势仍然十分严重。而国际原油价格继续攀升、中东局势难以平息或出现反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等更使得全球经济能否赢得持续稳定增长变得飘忽不定。与此同时,东南亚诸国通过货币贬值,使得中国产品竞争力下降,而加入WTO后国外产品日益抢夺中国市场,进口增长可能会快于出口增长速度,从而使净出口的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这种局面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观。

第四,全社会资金供求结构的不适应,更有可能加大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难度。大量没有投资意愿的社会主体掌握控制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而大量有强烈投资意愿的主体却难以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有大量的资金贷不出去,而大量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却因为不符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放标准得不到贷款,也没有别的筹资渠道,结果便是社会资源被大量闲置,民间投资迟迟不能启动,产业升级趋势缓慢。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4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增长不到12%,明显低于1998年以前几年的年均水平;存贷差日高,2000年商业银行存贷差1万多亿元,2001年2万多亿元,今年估计在3万多亿元,存贷差占存款比例超过了20%,这就表明大量的金融资源被闲置。如果融资格局不能应局势之需发生快速、积极的变化,那么更多的货币有可能转化为准货币,使得体现现实需求的狭义货币增速放缓,从而成为加剧通货紧缩的因素。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格局就难以改变,未来3-5年内我国就会仍然面临通货紧缩的困扰。而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要想缓解因消费和净出口因素带来的压力,一方面需要假以不短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相反通过改变融资体制从而改变社会投资的主导力量,则相对现实一点,况且对于一国经济增长而言,投资是其中最积极的因素。在财政淡出、相应银行贷款减少的情况下,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改革融资体制,将一部分银行存款,通过积极稳妥的方式,引入资本市场,即增强社会直接融资的能力,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等社会投资主体提供资本性和长期债务性资金,从而将其推向社会投资的前沿,担纲全社会投资的主体。从国外的经验看,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不仅可以实现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投资需求,而且可以通过财富效应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倘若中国股票市场尚小,那么要想让其担纲如此重任,恐怕有老牛拉大车之嫌,但是当前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已近GDP的50%,而且其扩张速度远大于GDP的增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认为,未来十年内中国上市公司有可能达到2000~3000家,市值达到甚至超过GDP。因此,将中国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系于股票市场是可行的。一旦股票市场稳中有涨,就会向居民和企业传递一种经济向好的信号,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因此,为保持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要有一个稳定、规范、繁荣和持续发展的股票市场。

(二)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的首要难题是产权问题,但解决了产权问题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足够的资本势力,以应对加入WTO后,全面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国际化竞争,因为在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唯有足够的资本金实力,才能据以负债,进而架构整体的资本实力。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国有企业大约有7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29%是内部融资,只有1%是资本市场融资;相比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内源融资比例为65.1%,银行融资为14.9%,证券融资为20%。那么如何才能同时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和资本充足问题呢?只有一条路径,那就是发展资本市场。因为一方面通过股票市场为主的资金渠道,利用市场增量资金,充实企业的资本金;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兼并等资产重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实现资本扩张,调整国有资产存量,转变国有企业的股本结构,达到明晰产权的目的,即引起一场产权革命。也就是说,资本植入国有企业,不仅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增强企业的约束机制,促使企业按市场效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组织生产经营,提高经营效率,从而解决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问题。

(三)实施金融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过度依赖信贷、货币市场进行资金配置,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这种过分偏倚的融资方式日益暴露出弊端,集中体现在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过度负债经营、金融部门信贷风险越积越高,企业和金融部门的部分资金处于高风险运转状态。因此,整个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调度、组织已经不能再单纯地依赖信贷、货币市场,而必须把更多的资金融通功能交给资本市场。具体来说:

首先,完成社会资金供求结构有序对接的需要。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将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按照资金的固化程度、使用期限等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所有者权益,主要表现为股本;二是长期负债融资;三是短期负债融资。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有其最佳的资本结构,这必然要求我们要培育相应的市场。比如,股本投入不可能来自于银行贷款,而只能来自资本市场。长期负债融资,就需要通过债券市场或者长期信贷市场来筹措;短期负债融资,则需要货币市场(比如票据市场、短期信贷市场)来满足。需要特别指出的两点:一是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货币市场上资金供过于求,利率很低,而资本市场上资金供不应求,因此有必要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和发展相应的市场,改善这种情况。二是这里所说的资本市场不仅仅指沪、深交易所,而是一个涵盖全国的证券交易体系,以便对各种规模的企业给与长期性资金支持。

其次,是改造商业银行,从而改善货币传导机制的需要。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因为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不健全而不够畅通,因此,简单地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不仅可能无法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可能埋下通货膨胀的隐患,要想用好货币政策必须首先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彻底改造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主体——商业银行。而要想彻底改造商业银行,一方面必须促进其股份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重点充实其资本金。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推动商业银行上市筹资。然而没有一个足够规模的股票市场,像中国工商银行如此庞大的盘子显然不可能上市。

(四)适应加入WTO的需要。

加入WTO之后,我国将不得不置身于国际金融环境中,在这一环境里,金融日趋国际化、融资证券化。这表明当中国金融业彻底开放时,如果我们的市场太小,不仅无法与国际市场对接,而且会失去很多谈判和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不利于中国金融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同时,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必须直面国际竞争,没有足够雄厚的资本实力,要想赢得竞争力是不可能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股票市场,以便快速培育一大批具备雄厚实力的国际化大公司。因此必须在全面开放证券市场之前,充分地放大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加大量的金融品种以求与国际对接。

五、政策建议

(一)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今后几年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角不再是财政政策,而应当是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认为,在当前国有企业、大量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5%),而很多企业信誉度较低的情况下,债券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优先发展股票市场。事实上,企业资本金充足是其据以负债,而后架构资本实力的基础。既然要发展股票市场就需要我们对股市投注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要真正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占据金融制高点的战略高度来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在增加市场供给的时候,必须开辟市场资金的来源渠道,即同时增加需求,以实现股票市场供求的有序对接;我们在推进国际化、市场化的同时,必须积极稳妥、切实尊重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改造市场;要真正爱护市场参与者,政府要适当让利于民,以求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

(二)由严格的分业经营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修建一条从货币市场通向资本市场的资金渠道,以此形成为股市规模发展所需的资金供给;并将股票市场纳入货币政策的观测范围,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因素。

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本性,人为分割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阻断资金流动,必然带来效率损失,但任由资金流动又可能引发市场风险。辩证地看,效率损失本身就是市场风险,也就是说,人为阻断资金流动并不能从根本上奏效。合理的作法应当是,依据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动态地开辟流通管道,而不能一味地以过去之“规”来加以堵截,因为过去之“规”本身可能早已是不合理之规。更何况随着市场日益成熟,监管手段不断提高,证券市场风险已经大大下降,而效率的高低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市场的发展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引导更多信贷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具体来说,可以允许更多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参与同业市场拆借;为证券公司发放其他物品的抵押贷款;为资产质量好、市场信誉高的证券公司发放信用贷款;为证券公司开展并购或承销业务时适度发放过桥贷款;还可以参照国外的作法设立证券融资公司,专门为证券公司和投资者融资、融券。

另外,随着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当将股票市场纳入货币政策的观测范围,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即在未来的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切实将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考虑进来,股票市场的持续下跌,也构成通货紧缩的概念;而持续上涨,也将构成通货膨胀的概念。事实上,不管是美联储还是欧洲央行都已经将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纳入到货币政策的观测范围之内。在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日益壮大,在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能高达5000亿之巨的情况下,不将股票市场列入货币政策监控之列,很不适应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三)要彻底改造上市公司群体。

有人认为,当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是大量违规资金引发的,实际从根本上说,市场的真正风险来源于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试想如果上市公司足够优秀,成长性很好,那么市盈率高一点又有何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股市高市盈率导致的风险,不是因为股价太高了,而是因为每股收益太少了。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大力改造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四)加快有关股市的重大制度改革,降低市场风险,强化投资功能。

首先,尽早推出作空机制。中国股市的单边市特征,使得投资者只能在股价上涨中获利,因而构成风险累积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就要尽早推出股指期货。其次,允许外资进入A股市场。为了确保外资流动的可控性,可以考虑借鉴台湾的QFII的机制来设计相关制度。第三,要建立多层级的股票交易体系。不管是从为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等中小企业服务,还是为改造国有企业服务,都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呈立体架构的股票交易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在开办二板市场条件成熟时再开办三板市场,尽管类似市场曾经一度引发混乱,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况且事过境迁,监管手段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推出风险已经大为降低。

标签:;  ;  ;  ;  ;  ;  ;  ;  ;  ;  

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稳定繁荣的股票市场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