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论文_周长青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论文_周长青

周长青

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55022

摘要:随着人口激增,人们对住房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建筑业重新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装配结构的概念是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为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由于在中国的应用组件的发展历史较短,仍有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不利于各方面优势的充分发挥。笔者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点,探究了装配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装配式建筑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应用;发展前景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物的另一种形式,在制造商完成了预匹配部件后,由运输和装配组成。装配式建筑规模小,建筑功能简单,促进了新理念、新技术的更好应用。

1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点

与传统的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自身所特有的诸多优点,使其可较好地弥补传统建筑类型的不足之处,可为现代建筑的快速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能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越的居住环境。现在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优点总结如下:

1.1具有噪声小与污染少的优点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建都是在工厂中预制而成的,然后依据施工需求将这些构建运输到施工现场合理拼装在一起,这和以往的现场浇筑施工模式相比,无需在施工现场振捣、搅拌混凝土,也无需数量与种类众多的施工机械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扬尘量与施工噪音,因此具有噪声小与污染少的优点。

1.2具有模板工业与标准化高的优点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步骤有,现场搭设脚手架、安装模板、处理钢筋、科学浇筑、预应力施工。在这一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在整个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各个施工项目中需要的构件各不相同,因此模板无法重复使用,所以只能采购一次性的木质模板,这就会导致大量的木材被浪费掉。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因为施工活动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很多项目都属于标准化作业,所以使用的构件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可采购那些可重复使用的模板,对其进行多次使用,从而大幅节约施工成本,最终显著提高各种施工设备的使用效率。

1.3具有工期短与施工快的优点

因为装配式建筑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等工作,只需要将已经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通过合理拼装的形势完成施工活动,这就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并且具有很高的机械化程度,节约了很多物力与人力,最终能大幅缩短工期。

1.4具有施工质量与安全性高的优点

传统的建筑施工活动,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各种准备工作及后勤服务,比如建设项目指挥部、工人宿舍、拌合站、三通一平等,再加上需要现场搅拌混凝土、储存各种建筑材料与施工设备机械,因此需要非常宽阔的场地,这就使得复杂的施工现场中蕴含有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利于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的提升。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活动中仅仅需要运输方便就可以了,程度很高的机械化作业形势无需大小的人工参与其中,这就大大降低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明显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施工规范性。

1.5具有造型美观与新颖的优点

在生活质量日渐提高的背景下,公众对美的追求更加热烈,当前传统的建筑类型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文化与精神需求。而装配式建筑能结合建筑四周的环境开展有新意的设计活动,以促使建筑更和谐、更自然、更别致地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并且还可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如今,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BIM技术,两者的结合已经是世界各地进行应用的主要趋势。装配式建筑包含很多类型,其中,主要有砌块建筑、大板建筑、框架板材建筑、盒子建筑等建筑。根据装配式建筑的使用性质对其进行划分,主要存在工业、农业、民用等装配式建筑;如果按照建筑材料比重对其进行划分,主要存在轻型与重型的装配式建筑;如果按照建筑材料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划分,则主要有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木结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

3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与发展前景

3.1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

1)装配式建筑能够在市场的公共适用房进行应用,同时在补贴性住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应用。装配式建筑除了能够将快速的建造服务适用于适合人口的住宅,还可以节约国家成本。

2)在解决施工现场农民工居住问题时,应用装配式建筑,可以快速为农民工搭建简易的员工宿舍,还可以解决施工现场居住的恶劣条件。同时,将装配式建筑方案应用于相关的城镇化方面中,能够将“居住着有其房”落实到位。而装配式住宅的环保性和低成本等优势能够对房价存在一定的影响,能够增加调控的宏观性。

3)将装配式建筑应用于严寒地区,可以实现保温隔热的效果,还可以进行工厂的预制。能够很好应用在严寒地区,使工程工期大大缩短。

3.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装配式建筑应与BIM技术相结合。在进行设计的时期,BIM技术能够将各设计进行统一模型的三维协同显示。BIM技术通过自身的虚拟能够,能够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施工的及进度和建筑设计的质量和预计的成本进行全面的显示。在运营阶段,BIM技术能够将建筑的使用状况进行同步,从而有助于建筑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是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在进行建设过程中,遵循节约资源和环保减排,降低对环境污染等新型的建筑新理念,该类建筑能够和大自然进行充分的融合。装配式建筑自身的施工灵活性和对新型施工材料的应用都能够很好落实了绿色建筑的施工原则,同时还节约了建筑投入成本。未来的装配式建筑应考虑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充分对自然资源进行的利用,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的消耗量。

装配式建筑很有必要进行材料方面的优化和技术方面的创新。装配建筑中,建筑材料主要以钢材和木材为主,但仍需要对材料和技术进行探索。比如:SIP结构保温板,主要是两片承重板材在硬质泡沫板通过结构粘合剂形成的板材,该类板材的承重能力强,同时还能实现保温效,因此,SIP结构保温板也是进行房屋结构建设保温材料之一。这种材料在西方国家应用较广,但在中国的应用和了解不多。热门的旅游建筑中的“台湾纸教堂”建筑中,就应用着这种新型材料,台湾纸教堂外部矩形的四边都是通过轻质材质进行围合修建的,该材质的通透性比较好,因此,从整体上对教堂进行观赏能够发现教堂外观十分轻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由于自身的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市民对建筑功能和数量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又是一种现代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模式。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应用时间较短,再具体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突破技术瓶颈,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年限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齐宝库,朱娅,刘帅,马博.基于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建筑经济,2015,08:102-105.

[2]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43-48.

[3]常春光,张瑜.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成本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470-475.

[4]何国俊,杨小荣.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7,48(16):106.

论文作者:周长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论文_周长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