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术后完成的第3天,就应该要求患者在床上进行各种恢复锻炼,5-7天左右应该进行肌肉收缩练习,在第14天左右可以让患者自行的离床进行活动,在术后的一个月左右观察患者髋关节活动状况和行走情况,确保患者的患肢能够完全负重,这样的治疗方式不仅手术时间短,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非常少,住院时间也只为17-18天左右,骨折愈合时间为5.2个月。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并不会出现肺部栓塞,内置物断裂骨不连,以及伤口感染等情况。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非常的关键,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2 PFNA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手术的注意事项在采用治疗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宽螺钉向外突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由于老年人的患者自身血液非常的黏稠,处于高血凝的状态而且,在受到创伤、疼痛等应激反应后,血液的粘稠度会进一步增加。在术后,经过麻醉刺激以及术中失血等影响,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以术后12h后,要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防止DVT的发生。术后第1、3天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发现贫血、低蛋白等情况要及时调整,以使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保持最佳状态。转子间骨折的有效复位及正确的进钉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尽量闭合下达到解剖复位,必须纠正短缩移位,必要时可切开复位[2]。对于EvansV骨折不必强求完全解剖复位以恢复力线,纠正短缩为目的,准确的复位能使手术安全顺利施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骨折复位时不必追求小转子的完全复位,但是内侧皮质尽量保持完整接触,对减少髋内翻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螺旋刀片在股骨头、颈中应居中略偏下,这样更接近股骨颈传导载荷的生物力线,增强股骨头后内侧的支撑力,预防术后的股骨头切割,颈干角丢失导致髋内翻;正确的进钉点为大转子顶点前1/3和2/3交界处,主要以髓腔轴线的延长线与股骨转子的交点为定位进钉点。PFN-A的主钉有6°的外倾角,方便从大转子顶部插入。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不必过大,不需要暴露股骨粗隆尖端,可触及就可,正确的插入点及角度,对于手术效果非常关键。髓腔近端开口扩大后,往往需要扩髓插钉并吸引出髓腔内淤血、脂肪液体,又可降低脂肪栓塞的发生。 复位成功后,患肢应保持在轻度内收内旋位,螺旋刀片的处理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髋螺钉应穿过股骨头、颈的中心或中下1/3交界处,深度以距股骨头软骨面0.5-1cm为宜,这样可增加螺旋刀片的有效把持,以防止螺旋刀片的切割作用造成内固定失败。至于小粗隆骨折则不需要专门固定,但应3个月不负重,在骨折愈合后再负重,以防止发生骨折移位及髋内翻。PFNA在固定螺旋刀片时,要用扩孔钻扩开股骨外侧骨皮质,这是与PFN手术时不同的一点。PFNA的远端锁钉,可根据情况使用动力固定或静力固定。动力为斜向,并且为一枚,锁钉与主钉尾端有一定距离,有利于分散股骨应力。参考文献[1]张振兴. 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7.[2]梁发树,董昌海,李茂瑞.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6,8(04):232-236.
论文作者:王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转子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刀片论文; 股骨头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