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郝尚民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郝尚民

河北省永年县讲武总校 郝尚民

摘要:新课课理念下,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 实践能力

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新课程以后,人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思维是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启动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的动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成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热点,也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搭建了研究的平台。

但是,在教师对“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和功效性达成共识的今天,情境创设的实质却发生了偏差,教学中出现了热热闹闹,情感过剩,华而不实,成效甚微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来自负面的影响,对教学的落实,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干扰。因此,以追求真实有效的教学为目的,返璞归真,对教师们孜孜不倦予以追求的“情境创设”的实质进行探讨,是目前对教学的真实有效研究的焦点。同时,应该看到实施新课程以后,情境设计已经引起普遍重视是一个很好的兆头,特别是新知识的引入尤为突出。

但要强调情境创设一是要紧扣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离开了这一点的情境创设无疑是在哗众取宠,自作多情;二是要联系形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反映学生现实熟悉或者学生能够理解的事物,准确地讲,对小学生而言,“现实”的情境意味着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的事和物;三是设计要新颖,富有儿童的情趣,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四是设计要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好胜的心理,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跃跃欲试;五是设计要自然流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任何牵强附会的情境创设,无 异于画蛇添足。

爱因斯坦 曾说: “提出一个 问题比 解决一个问 题更难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情境的作用下提出数学问题,这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站在“教”的角度对教学进行预设,然后让学生沿着预设所确定的思维方向,走完从旧知到新知的全程完全不同。首先,要增强意识,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意识从某个角度讲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自动化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在 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程序、创设教学情境等一系列教学行为中自觉地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提供时间和空间。其次,要引导观察,让学生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要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强调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就在学生身边,强调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从生活走向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数学回到生活。第三,要明确要求,让学生提出好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很多时候虽然教学情境有激励作用,但仍然需要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去 提出数学问题。例如在一年级“认识物体”的教学中我拿出一个长方体,问 学生:“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一个形状像这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在经过观察与操作之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归纳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得出像这样“长长方方的物体叫长方体”。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每个教师都希望课堂气氛活跃,但有很多时候是不尽如人意的。老师充满了激情,但课上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有的学生是因为胆子小,怕说错;有的同学虽然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楚,所以不敢说;有的学生心里知道就是不想表达;有的是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不愿动脑筋想。多数同学都属于前两种。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只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参与。这时他就会想说,甚至争着说、抢着说。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平时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要教会他们怎样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复习和倍问题的应用题时,有一道题:松树和柏树共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多少棵?由于前面学习此类应用题时已经打好了基础,就连我们班的后进生王海绪同学都能流利地说出要根据松树是柏树的4倍找出单位“1”。设柏树的棵数为x,松树的棵数就是4x,然后根据松树和柏树共120棵这个条件列出方程。对于胆子小,怕说错的同学,应鼓励他说。哪怕只能说一句,哪怕说的是错的,也给予表扬,投去赞许的目光。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比如,学生回答出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说:“你真的很聪明,这种想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的回答,可以说:“老师真为你高兴,今天你怎么说得这么好。”对于课上爱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说:“你的回答总是令老师满意。”三、让学生做数学游戏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口诀、找朋友、当小医生等。在学完乘法口诀后,我组织学生对口诀。一个学生说出口诀的前半部分,另一个学生很快对出后一部分。一定时间内谁对出的多,谁就是优胜者。有时是让学生拿一些写有部分口诀或计算题的题板,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自己题板上的题相对应的“朋友”。我还搜集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集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医生”,看谁诊断得准,医治得好。许多学生爱面子,唯恐自己落后,就虚心向别人请教。很快,题中的错误都找出来了。有趣的游戏使得数学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起了学好数学的热情。

论文作者:郝尚民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4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郝尚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