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种冬至,

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种冬至,

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医疗美容中心,北京 100016

【摘要】目的:探讨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8年8月到2018年12月黄褐斑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755nm皮秒激光治疗。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色斑消失的时间、皮损消失时间、色斑面积、色斑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色斑面积、色斑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755nm皮秒激光;黄褐斑;临床效果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皮肤病,通常在脸上对称分布,其主要特征是面部出现黄褐色或深褐色斑块。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已知的易感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紫外线辐射,激素等,临床上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过去曾使用过各种激光治疗,但效果有限,有的甚至导致皮损增加[1]。本研究分析了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90例2018年8月到2018年12月黄褐斑患者。按照治疗分组,观察组46例,男女是6、40例。年龄24~46岁,平均为(39.22±2.21)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6.41±2.17)年。蝶形型12例,面中部型24例,泛发型10例。Fitzpatrick分型,Ⅱ型6例,Ⅲ型25例,Ⅳ型15例。

对照组44例,男女是5、39例。年龄23~46岁,平均为(39.11±2.21)岁,病程7.3个月~13年,平均(6.46±2.16)年。蝶形型11例,面中部型24例,泛发型9例。Fitzpatrick分型,Ⅱ型5例,Ⅲ型25例,Ⅳ型14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淡化色斑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755nm皮秒激光治疗。治疗前患者先清洁面部皮肤,治疗过程中以皮肤微红微热为治疗终点,完成治疗后冷喷45分钟,注意防晒和保湿,皮秒激光治疗四次,每隔30天治疗一次,治疗共4次,4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色斑消失的时间、皮损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色斑面积、色斑积分(0-3分);不良反应。

显效:色斑和皮损症状消失且指标正常;改善:色斑和皮损改善50%以上;无效:色斑和皮损改善不足50%。临床疗效=显效、改善百分率之和[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采取x2和t检验处理,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对

观察组临床疗效40(86.96)高于对照组32(72.73),P<0.05。

2.2治疗前后色斑面积、色斑积分比对

治疗前两组色斑面积、色斑积分并无明显差异,对照组100%、2.25±0.12分,观察组100%、2.21±0.1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色斑面积、色斑积分12.56±1.21%、0.19±0.11分优于对照组53.56±4.22%、1.23±0.12分,P<0.05。

2.3两组色斑消失的时间、皮损消失时间比对

观察组色斑消失的时间、皮损消失时间4.11±0.41个月4.13±0.24个月优于对照组6.42±2.25个月、6.23±1.51个月,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比对

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1例出现红斑,观察组有4例出现红斑。

3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难治性的色素增强性皮肤病,发生在面部,主要是由于色素细胞的功能活动。采用Nd:YAG进行大斑点,低能量,重复频率的多次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黄褐斑需要多次治疗,患者不能坚持整个治疗过程,并且当激光治疗次数过高时会出现继发性色素减退[3]。755nm皮秒激光器的特点是脉冲宽度非常短,仅为传统Q开关纳秒激光器的百分之一。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激光在这种超短脉冲宽度下被吸收,光能很少转化为热能。因此,周围组织很少被损坏,并且目标黑色素吸收光能,可实现目标组织间隙治疗而不损坏周围区域。且皮秒激光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因此疗效更好,对正常组织的热损伤小,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4]。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755nm皮秒激光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色斑消失的时间、皮损消失时间、色斑面积、色斑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药物联合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色斑面积、色斑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詹少云,李海涛,杨蓉娅.黄褐斑的激光治疗新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03):158-161.

[2]孙慧,吴志波,倪小丽,黄斐然,王大光.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09):65-67.

[3]孙慧. 755nm皮秒激光、1064调Q激光联合微针导入氨甲环酸等多种技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南京医科大学,2017.

[4]夏栩琼,郑蕊,沈征宇,陈军.755 nm皮秒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7,13(04):201-204.

论文作者:种冬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种冬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