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_发展心理学论文

终身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_发展心理学论文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心理学论文,毕生论文,生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心理毕生发展研究是当代发展心理学领域乃至整个心理学界最热门和最有影响的课题之一,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增进人类对自身心理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同时,对老年问题、成年人智力评估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概要介绍毕生发展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之后,着重从认知的角度对毕生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研究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 毕生发展 心理学 认知

一、从儿童心理学到毕生发展心理学

1.早期仅重视儿童心理的研究

虽然人类对自身的兴趣和思考甚至可以追寻到很久远的过去,但早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却只注重儿童和青少年等某少年等某些年龄阶段,并不重视整个人生的全程发展。

众所周知,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作为标志的,普莱尔着重研究了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婴儿期儿童的心理特点。而美国儿童心理学的早期开拓者霍尔在研究较小年龄的基础上,又对青少年进行了研究,于1904年出版《青少年心理学》一书,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青少年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当然,霍尔也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但由于他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毕生全程的发展,没有有意去用一种生命阶段的理论或观点来对生命进程进行解释,所以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并没把成人心理学之父这项桂冠送给他,相反地,作为当代最著名成人发展理论家之一的列文森却在1978年把这项殊荣赠与了似乎与毕生发展研究不大相干的分析心理学家卡尔·荣格。

2.荣格最早对个体毕生发展进行了研究

荣格对个体毕生发展,特别是对成人期心理发展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形成一定理论是30年代,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提出人生的四阶段分期,而每两阶级间又有一个转折期,人生便是由这些较稳固的阶段和不稳固的转折构成;二是强调前半生和后半生人格发展的不同,前半生人格的发展是指向于外的,旨在积极地适应外部世界,后半生则指向于内,是对自身进行整合和综合的过程,此时,精神性的、文化的价值日益重要;三是重视中年转折时的危机,认为在大约40岁左右,个体开始感到过去习得的那些永远不变的标准和雄心壮志都失去了意义,从而产生一种压抑、呆滞和紧迫感,正是这些感觉的产生促使了个体人格从外向内的转化;四是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

3.毕生发展研究的兴起

但是荣格的观点在当时并没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而且事实上,当世界上第一部以《发展心理学概论》命名、系统地研究了整个一生心理发展和成长,甚至衰退的发展心理的著作于1930年出版时也没产生多大的影响。

二战之后,尤其是五、六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寿命不断增长,世界各国人口中老人比率不断提高,对老年人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相应增加,因此亟需对有关的老年生理、社会和心理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心理学界早期有关儿童发展的几个大规模纵向研究所追踪的对象,此时都已发展成成人或老年人,这也激起了人们对研究人生后半期的浓厚兴趣。

在这些力量的推动和具体研究的启示下,许多人抛弃了原来那些认为“只有儿童青少年期心理才在发展”“发展也即成长(增长)”的心理发展观,开始了生命全程的研究。1948年哈维格斯特出版了《发展的任务与教育》,提出了整个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1950年埃里克森出版了《儿童期与社会》,提出了毕生发展的八阶段理论,1945年,在第63届美国心理学会议上,初次设立了成熟和老年分会;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议题,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从此,毕生发展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儿童心理学则成了这个分支中的一个亚分支学科[1.2]。

4.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进一步繁荣

70年代以后,心理毕生发展的研究达到空前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分别对人生各个阶段尤其是成年期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与探索,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开始广泛渗透到人们的理论和研究中去,出版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专著、论文选和杂志,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和热门的领域之一。

80年代以来,毕生发展心理学著作主要有两种命名的方式:一种叫生命全程或毕生发展心理学(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另一种叫人类发展或人类毕生发展(Life —span HumanDevelopment),而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也各有不同, 当前较为集中的四个方向是:关于毕生发展方法论的研究、关于认知毕生发展的研究、关于成熟和老化的研究、关于干预问题的毕生发展研究[3]。

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8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人把毕生心理发展的观点引入国内,其后,中科院心理所的吴振云等人开始了对老年人记忆发展和干预的研究,近期又主要有中科院的李德明,北师大儿心所的申继亮等人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我校心理系则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1993年起在国内较早开设了与此有关的“成人心理学”课程,供高年级本科生选修。

二、毕生发展的理论和研究:认知的角度

1.智力测验的观点

人生后半期智力如何发展和变化一直是发展心理学者们较多争论而至今仍未完全取得共识的问题。早在30年代,韦克斯勒在研究和编制成人智力量表时,就认为个体20岁时智力最好,之后便会随年龄的增长有规律地下降。

在50年代初一项纵向研究的惊人结果公诸于众之前,韦克斯勒关于年龄与智力关系的观点一直被人们普遍地接受。然而在1950年,欧文斯对曾在1919年平均19岁时作为大学注册被测验过的一批被试再次进行智力测查之后发现,从19岁到50岁,这些人的平均测验分数却有相当大的增加—这与韦克斯勒横向研究的结果完全相反;此后他又进行追踪研究,1961年对这些被试在平均年龄为61岁时再施测验, 结果发现从50 岁到61岁,平均测验分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对于韦克斯勒和欧文斯两项研究的迥然差异,人们一致认为是由于研究设计本身之局限所致,尤其是对于智力的发展,一般地,横向研究都会夸大智力发展曲线的下降趋势。

因此,为了更好更准确地反映智力发展与年龄的真实关系,人们提出了比单纯横向设计和单纯纵向设计更好的纵向—横向交叉设计。利用这种设计对成人智力发展进行了仔细研究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夏埃(Schaie)等人,他们在1956年曾对25—67岁之间包括了七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横向研究,1963,1977,1984,1991年又尽可能多的找到原来那些人进行重复测验(同时每次补进一些新的被试),这样,实际上他们做了五个横向的研究,同时也能够观察到这些人在35年间的纵向变化,这项研究对个体智力的发展规律有许多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体在60岁之前,一直都还较好地保持自己原有的智力水平,60岁以后个体智力水平才有明显下降[4]。

2.卡特尔的液态—晶态智力观

很多学者认为单纯的一般智力测验分数并不能很好的描绘智力,尤其是更加复杂的成人智力的发展情景,他们提出应更加详细地从构成一般智力的多重结构分别着手研究,这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便是卡特尔等人的晶态—液态智力理论。

卡特尔根据自己对智力的认识,把个体智能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液态智力,一种是晶态智力,前者是更多依赖先天素质和生理结构的智力,如短时记忆能力、反应敏捷性、对图形符号知觉的整合能力等,后者则主要依赖后天在文化整合环境中经验的累积和习得,如知识广度、词的丰富性、判断力等。其后他和霍恩于1967年对这两种智力的年龄发展趋势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态智力在成年早期(18—22岁)发展到顶峰后,由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器官生理结构与功能的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较早出现衰退,而且减退的速度也较快,而晶态智力到成年后,不但不减退,反而有所提高,直到70岁才出现减退,同时,卡特尔等人在解释一般的智力测验分数成年期很少变化的原因时认为,这是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两种不同发展趋势复合的结果。

后来,巴尔特斯等人进一步扩大了卡特尔—霍恩的智力模型,把它同认知心理学的新发现相联系,提出了认知机能的两个成份领域:智力的液态技巧(Mechanics)和晶态实用(Pragmatics)。 在人的一生中这两类认知机能的发展方向不同,如果个体具有继续练习的机会,具备使有关知识系统有选择最优化的条件,那么属于实用智力范畴的专长、才智都可以在后半生保持、转变、增长以至重新获得,超过成年早期[5]。

3.智力发展的阶段论

不少的发展心理学者受阶段论思想影响,不满足于智力测验量的说明,仍然希望能寻得成人智力发展质的变化。然而作为影响智力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的经验,在成年期变得比儿童期更加错综复杂和多样,就使得对成人智力或认知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变得极为困难。

跟皮亚杰的观点不同,夏埃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成人智力发展的阶段论模式,他认为,个体在儿童与青少年期主要是获得信息和技能,成年早期则主要是利用获得的信息和技巧在工作、生活中去取得成就,成年中期开始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少数人还要参加社会执行活动,即不仅要对家庭承担责任,同时还要对社会负责,到了成年晚期,随着生理的衰弱,开始更加有选择地使用自己的智能于那些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通过不断的内向化来整合一生的经验。这是种根据不同时期智力发展任务不同来对智力进行分阶段的观点。

由于认为成年期的智力发展任务与儿童期有着质的差别,因此,夏埃还强调指出,用传统的测验儿童智力的方法来评判成年个体智力发展的状况是欠妥当的和不适合的。

丹尼和帕尔莫(Denny&Palmer)也用实验进一步说明了成人智力与儿童的不同,要求84位20—79岁的成年人来解决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一种是类似传统智测的被称为“二十问”的传统游戏,另一种则是要求被试解决一些诸如“厕所堵塞怎么办”“冰箱不制冷了怎么办?”“自己8岁的儿子晚上一个半钟还还未从学校回来怎么办? ”等等会在生活情景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发现,年龄越大,“二十问”的成绩越差,而现实问题最好的解决者却是处于四十到五十岁之间的中年人[6]。

为了解释这种成年期所特有的智力行为,人们认为,皮亚杰的形式运算思维并非智力发展的最后和最高阶段,在其后还应有种超形式运算阶段的存在。

里格尔用辩证运算来扩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认为最高阶段的思维不应该是一种形式化了的无矛盾思想,成年个体的新质思维应是辩证的运算思维。

而拉布维—维也夫则进一步指出,确实成年人在作出许多重要决定的时候,往往并不单纯根据逻辑的理由,成熟的思维应该包含更多复杂的因素和成份,人们在利用智力能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矛盾、缺憾和折中,有时又包含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直觉,赋予思维以个人的特色,并非全合逻辑。她把这种在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个人和社会的难题后获得的、来自于对现实生活丰富经验的整合的成人思维形式称为才智(或称为智慧、明智,wisdom)。

4.信息加工的观点

在毕生发展研究兴起的同时,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不少发展心理学家开始倾向于用信息加工观点来对人类认知的发展加以研究和解释,目前这方面的探索有以下两个特点:

a.主要是描述性的,试图描述不同年龄信息加工模式有何异同(比如儿童、成人、老年人是否以相同的形式表征信息?儿童与成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认知差异是由于能力的差异,还是由于记忆策略、知识储备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等),而很少考虑这些过程是如何发展的;

b.对认知发展的描述呈多元论的观点,心理被看作是形形色色的个别过程(注意、感知觉、记忆、认知策略等)的集合,这些过程并不一定遵循相同的规则,也不仅仅受一组发展原理的支配,注意可以离开记忆而独立发展,记忆也可以不总是与知识相联系。

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才导致虽然用信息观点对儿童、成人、老年人认知加工的研究不少,但却一直缺乏整合力高和解释力强的理论。

目前人们较多推崇斯坦件格的智力的三成份理论,他把信息加工的具体过程分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学习或获得成分三种主要的成份。斯坦伯格认为,认知的发展就是各种成分自身不断增强以及各成分协调性提高的过程。从儿童到成人,由于认知策略的不断提高,许多局部加工过程的熟练程度、自动程度不断提高,使得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而在老年期,由于个体对信息搜寻整合能力的降低,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种策略,更由于整个操作速度的下降,导致了老年人许多问题解决水平的下降(尤其是那些有速度要求的任务)。

信息加工研究中所利用的问题多是些类似皮亚杰、属于逻辑——形式运算类型的智力任务(如解答逻辑问题、进行几何证明、下棋)、抑或一些需要速度的动作操作任务,实际上揭示的多是卡特尔所说的液态智力,因此,得出的对后半生认知发展的看法多是消极的。最近,包括斯坦伯格在内的的一些信息加工论者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正是试图发展一种能够包含个体经验、社会环境、个体内部智力在内的更复杂的智力理论。

5.关于老年期认知发展的可塑性

虽然丹尼关于“未练习和理想练习认知能力发展”的理论认为,未练习能力曲线在儿童期和老年期靠得很近,在青年和中年期分开得远,青年和中年成人比儿童和老年人在认知发展上具有更大的训练或可塑性空间。但大量的研究仍然表明,老年期的认知能力同样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且,这种可塑性不但表现在晶态智力方面,还同样表现在液态智力方面。比如,巴尔特斯等人就曾让老年人练习解决用以测量液态智力的智力课题。在一个相当短的认知训练程序之后,许多老年人(60~80岁)显示出的成绩水平可与“未经处理”的年轻成人相比,这样的研究经多次重复,结果都相当一致[5]。

我国学者通过老年智力和记忆训练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或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都说明,老年人的许多认知能力表现都往往低于他的最高可能水平,人的整个一生都存在着智力变化的极大潜能和可塑性。

三、观点的整合

1.智力具有多结构性和发展的多维性

虽然智商的概念早已广泛深入人心,虽然人们一直希望用一个数字简单明了地评价智力,但智力的多结构性一直就没有被人放弃。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人曾提出过智力的分化理论,认为智力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分化,由某种单一、笼统的能力逐渐变化为一组或多组结构松散、彼此独立起作用的能力因素。一般认为,斯腾的单一智力、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可能更真实反映较小儿童的智力,而塞斯顿、吉尔福特的较多因素理论则可能反映了较大儿童的智力。

毕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早期的这种观点,发现成年期、老年期智力跟个体早期不但有着量的差别,同时也有着质的不同,更加明确描述了不同性质智力在后期发展轨迹的差异性和多维性。

2.智力发展是生长与衰退之间的一种动力学

我们把众多能力结构和系统分开来思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更好地考察各次级结构之间的动力交互作用。

越来越多毕生发展的研究改变了过去“进步是发展的唯一特征”的观点,揭示出发展是种得与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机制,在生命过程所有各个时刻的发展都是生长(获得)与衰退(丧失)特征联合表现的结果,任何一个发展性进步都既显示新适应能力的出现,同时也包含有过去存在能力的丧失。当然,整个生命进程中,得与失的强度并不完全相同,会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变化,早期得多于失,后期则往往失多于得。

卡特尔关于液态和晶态智力划分和复合的理论可用来解释这种得失。巴尔特斯则用“有补偿的衰退”模型更进一步说明了发展过程中得失之间的动力关系。虽然随年龄增长个体发展中的限制和可塑性限度越来越大,但他们能发展出替代性的技能以补偿下降的能力,他们能更好有选择地利用过去的经验、现有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和社会的资源去应付发展中的问题。比如,萨特豪斯(Salthouse)就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年龄较大的打字员打单个单词时在反应时效率上不如年轻打字员,可是他们发展了一种对字母和词的系列看得更广的特点,从而同样能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效率[7]。

3.人类智力潜能没有极限

人类的智力潜能有没有极限一直是人们颇有的争议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给了人们较为乐观的看法。有研究表明,一般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只反映了其大脑神经活动组织能力的一个小部分,人类的大脑有将近一半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研究还表明,神经结构的丰富运用会促进其自身的生长和扩展,不但结构决定着功能,同时,功能的运用也在创造着神经结构,事实上,从小到老,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比年龄更能预测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晚年坚持学习,可以减缓大脑细胞的减少。因此,一个人如果认为智力能量是先天固有的,那么其智力将永远不变,但是,如果他相信智能总是能够增进的,那么他就能够期望通过掌握技术,根据自己的梦想去塑造自己一生的命运。将来的智能观将会有着与过去、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看法。

标签:;  ;  ;  ;  ;  

终身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_发展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