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分析与调控策略论文

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分析与调控策略论文

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分析与调控策略

张帅杰,尚 猛*,段淇泷,温 想

(安阳工学院 飞行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 利用大学生考研前焦虑量表对11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采用T检验、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等分析调查当前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参照相关心理学文献,分析影响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的因素,并提出适合大学生考研前焦虑调节的策略。

[关键词] 焦虑程度;因子分析;调控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正处在从青年中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大学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而近几年考研人数连年增高,考研竞争激烈程度持续增加。高校内特殊的竞争环境和考研压力,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在考研前产生了焦虑情绪。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的分析在调控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以往诸多研究者针对焦虑因素的分析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以调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考试前焦虑程度作为研究的变量,探讨了考研前焦虑的调控策略。

1 研究方法

在豫北部分高校随机发放了问卷193份,收回了有效的问卷110份。男生54人(49.09%),女生56人(50.91%);报考学校为重点的有64人(58.18%),报考学校为普通的有46(41.82%);跨专业考试的有30人(27.27%),非跨专业考试的有80人(72.73%)。借助考研前焦虑量表进行分析,量表中的因子进行分析显示,本量表中的16个因子的区分度全部都很好,本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2,Spearman-Brown系数为0.842,各个因子的因子负荷全都大于0.4,这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很好。借助分半信度以及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本量表的信度结果分别为情绪反应,0.852,0.866,生理反应,0.864,0.842,心态,0.977,0.979,注意分散与思维阻抑,0.949,0.960,总纬度,0.842,0.872,结果显示本量表的信度比较理想。

2 结果与分析

2.1 考研前焦虑程度分析

为便于研究,本文对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的等级划分,是分数高低的排序把16个因子的各个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标准分是总分乘上1.56以后取整,标准分50分至59分是轻度焦虑,60分至69分是中度焦虑,70分往上则是重度焦虑。根据分析显示当前考研前有焦虑的大学生中的占了80.91%,无考研焦虑的只有19.09%,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考研焦虑,轻度焦虑有21人,占19.09%;中度焦虑有32人,占29.09%;重度焦虑有36人,占32.73%。

2.2 各种类的在考生在考研前焦虑水平上进行差异分析

借助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分别对性别、报考的不同院校(重点和普通)和是否跨专业的考研大学生的考研前焦虑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而结果分别是:t=0.659,p>0.05,t=-0.633,p>0.05,t=-0.5.31,p>0.05,性别、报考不同院校(重点和普通)和是否跨专业的考研大学生在考研前焦虑程度上没有差异。

1.3 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 由Partington和Leiter[9]在1938年开发的Halstead-Reitan成套神经心理测验中的一个分测验,该测试由A、B两部分组成,A部分受试者按照颜色的变化从小到大排列多组数字;B部分受试者由小到大排列不同色彩的多组阿拉伯数字,通过完成测试所需的时间评分。该测验反映快速视觉搜索、视觉空间排序和认知定势转移[10]。

2.3 对本量表使用因子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对考研前焦虑量表上的公因子进行提取,发现影响考研前焦虑水平主要因素分别为4、5、8、11、14和15,可以归结成为自身心态因素和注意分散与思维阻抑因素。

2.构建“和谐家庭”。首先,通过开办心理讲堂、填写心连心质询卡等多种沟通渠道,为员工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帮助体系以帮助其解决家庭方面的困扰。其次,通过组建关爱互助小组,开展老年人关爱活动等形式,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及心理健康,努力为在职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再次,通过政策调整、筹划调剂等措施,加大员工子女教育及就业问题的解决力度,不断改良家庭的社会生态环境,使家庭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家庭系统的良性运转。

3 调控策略

第一,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分清楚考研是自己事情,很多人经常因为外界的事物干扰了自己的情绪,所以并不需要因别人做了什么而导致自己的心态受到影响调整自己的心态;第二,确定清晰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考研目标也可以改变心态,当你有了一个明确清晰的考研目标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有了动力还会觉得考研这件事变得有趣起来,这样的目标会慢慢地成为你的信念,使你整个人都精神奕奕,将一些不良的心态都抵挡在外;第三,暗示激励自己,人都是需要鼓励的,朋友家人的鼓励是一个方面,但是主要的还是需要自己的鼓励;第四,适当的放松,一定程度的运动可以放松自己紧张的神经,减缓自身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倦感,增强自身的记忆力。

4 结语

参加考研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考研焦虑,轻度焦虑占19.09%;中度焦虑占29.09%;重度焦虑占32.73%。不同性别、报考不同院校和是否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在考研前焦虑程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心态、情绪反应、注意分散与思维阻抑和生理反应的四个纬度中,借助因子分析对因子进行提取,发现注意分散与思维阻抑和心态方面对考研前焦虑程度的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朱云莉,谢柳青.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焦虑(考中、考后)现状的调查[J].才智,2015(21):103-104.

[2]申鲁军.自编大学生考研焦虑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6):696-697.

[3]王蕊.大学生考研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136-137.

[4]尚猛,李辉,申容昊.空港经济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测评指标的探索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03):87-89.

[中图分类号] D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4-0158-01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安阳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 张帅杰(1998-),男,河南安阳人,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在读,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通讯作者: 尚猛(1986-),男,河南安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标签:;  ;  ;  ;  

大学生考研前焦虑程度分析与调控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