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

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

赵维彦[1]2008年在《应用荧光剂Neuro-DiI(DiO)示踪周围神经再生及端侧吻合神经来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经再生的客观指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神经轴突连续性的恢复,二是神经电生理的恢复,三是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上需要通过一种检测方法能在活体微创、直观、客观、尽早地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及再生的情况,为指导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神经轴突连续性的恢复是神经电生理及功能恢复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神经形态学的检测与神经电生理及行为学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常规的神经形态学检测需要特异的免疫组化反应通过组织学切片来观察。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能在周围神经中运输的示踪剂标记神经并反应神经轴浆流的情况,且能通过相应的仪器在活体动物的体外直接检测到神经形态变化。现今发现的能在体外检测到的示踪剂只有两大类,一种是放射性核素,一种是荧光剂。放射性核素与氨基酸结合后可以随着轴浆流转运,直观地观测神经形态的改变,但不能标记神经。荧光剂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荧光显微镜发出激发波后接受荧光剂的反射而产生图像,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在电脑上直接成像。羰化青类荧光剂有高度的亲脂性,本实验利用Neuro-DiI或DiO注射到周围神经干内,观察荧光剂对神经纤维的标记及在周围神经中运输的情况,从而评价神经损伤及再生的程度;在高倍及低倍荧光镜下观察示踪剂在正常神经、损伤神经及再生神经的标记及运输情况,研究Neuro-DiI及Neuro-DiO在周围神经中运输的机制、特性及代谢情况;并利用不同颜色的羰化青类示踪剂直观观察不同损伤类型、不同修复方式神经再生情况、再生神经纤维的来源;同时直观地评价神经再生促进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神经行为学、电生理、组织学的检测加以对比,为临床上能够早期准确地判断神经损伤及再生的程度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张云峰[2]2005年在《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新方法的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课题的目的是力求设计端侧吻合新方法的动物实验模型(把胫神经切断,在腓总神经上开窗,将胫神经的近断端吻合在腓总神经上),初步提出这个模型的观察指标,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并且与以往的其他方法进行比较,论证这一模型的轴突再生机理,探讨观察指标的可靠性,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察指标用来检验这种模型的可行性或为自己所提出的新的轴突再生机理寻找依据,进而为这一新的端侧吻合方式应用于临床提供基础理论指导,为肋间神经转位重建截瘫病人下肢部分功能及大小便功能的手术方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实验用 Wistar大白鼠,共28只。按拟行神经吻合的方式,将大鼠的左下肢定为实验侧,右下肢定为对照侧。实验侧 把大鼠的左侧胫神经切断,切除远段2.0cm(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干扰),在腓总神经相应的位置上开一个直径约0.2cm~0.3cm的窗口,将胫神经的近断端与腓总神经端侧吻合;对照侧 把大鼠的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切除近段2.0cm(避免实验结果受到干扰),在胫神经相应的位置上开一个直径约0.2cm~0.3cm的窗口,将腓总神经的远断端与胫神经端侧吻合。这样实验侧与对照侧的轴突再生途径都是:胫神经一端侧吻合口一腓总神经,使两侧具有可比性。3个月后,实验侧在吻合口近侧1.0cm处切除腓总神经的近段1.5cm(即可以减少对电生理检查的干扰,又不影响后期取标本),对照侧在吻合口远侧1.0cm处切除胫神经的远段1.5cm(减少对电生理检查的干扰),进行电生理检查,比较两侧固定刺激量的波幅、潜伏期、最大波幅。比较实验侧吻合口远、近端的腓总神经纤维计数。[结果]共有4只大鼠死亡,肉眼观察:双侧神经缝合口的神经外膜均已经融合,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端侧缝合处以远神经外膜血运良好,神经光滑,弹性好。实验侧与对照侧相比,波幅、潜伏期、最大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观察:实验侧吻合口以远的标本切片均匀有序的神经纤维

王敏[3]2003年在《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仍然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难题,寻找有效的修复方法是研究的方向之一。有些作者证实甲状腺激素是促进周围神经修复的有效和重要的因子,能刺激、调控更多的神经修复因子参与修复过程。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降解材料应用在神经组织工程上。本课题结合两者思路,利用PDLLA和甲状腺激素(T3),设计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用以桥接大鼠周围神经缺损,以期获得好的修复效果。实验分两部分:一、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的构建。二、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第一部分实验主要是构建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分析其物理特性,同时观察它对雪旺细胞的影响,共四个实验。实验一,用热致相分离法合成了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并用50μg/ml的纤维粘连蛋白涂附材料内壁。扫描电镜证实该支架材料具有定向管状排列的立体结构,并对其物理特性(孔径、孔积率、分之量、密度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二对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T3溶出度分析,证实T3能较平稳的释放,在大鼠体内不会引起全身血T3的改变,T3的测定用放免法(一步法)。实验三,观察材料对培养雪旺细胞的影响,在雪旺细胞培养皿内加入小块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材料,发现该材料能使雪旺细胞数增加,刺激雪旺细胞分泌更多的NGF,提高雪旺细胞的活性(MTT实验),提示该材料对雪旺细胞有正性促进作用。实验四,将培养好的密度为2×106 /ml的雪旺细胞种植在经过紫外线消毒、真空排气等预处理后的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上,细胞生长良好,在材料的内部也可见雪旺细胞生长。第二部分主要是动物实验,观察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1cm缺损的效果,共三个实验,首先制备动物模型,同时设立自体神经移植组和不含甲状腺激素的PDLLA组作为对照组,各组设立2周、1个月、2个月三个时相点。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证实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再生的神经纤维和脊髓中枢建立了联系,轴突逆行运输恢复。实验二,对再生的神经纤维进行了组织学评价,通过电镜、HE染色、Bielschowsky神经银染、S-100免疫组化观察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有髓神经的数量和髓鞘厚度,经过图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证实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修复效果优于PDLLA组,但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仍有一些差距,效果不及自体神经移植组。实验三,对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行评价,实验通过电生理(神经传<WP=7>导速度、潜伏期)、胫前肌肌湿重恢复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三方面评价神经恢复情况,结果证实,2个月后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肌湿重恢复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指标好于PDLLA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仍有差异,但部分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 构建了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该神经呈立体定向管状排列结构,孔径60~100μm,孔积率达91%,每mg PDLLA含有35ngT3。具有稳定、长期释放T3的性能,文献中尚未见有类似报道。2.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体内、体外降解时间均为2个月。并且在大鼠体内降解时不会引起全身T3的变化。3.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刺激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强、产生的NGF增加。雪旺细胞可以作为种子细胞种植在该支架上,生长良好。4. 新生的神经纤维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支架,起到桥接、引导神经再生的作用。5. 首次从组织学上观察了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修复的效果。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可以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的数量,有髓神经数量和髓鞘的厚度各项指标均好于不含甲状腺激素的支架材料组;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胫前肌肌湿重恢复率,以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也均优于不含甲状腺激素的支架材料组。6.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尚不及自体神经移植组,但有些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庞涛[4]2012年在《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共32只,分为四组,每组8只。A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于相邻胫神经干上行外膜“开窗”,将腓总神经远侧断端以端侧吻合的方式吻合于胫神经干上。B组:将一神经移植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胫神经干和切断腓总神经远端行外膜“开窗”端侧吻合。C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两断端均结扎并翻转吻合于临近肌肉上。D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右侧腓总神经不做任何处理。术后12周行神经肌肉形态学检查,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肌湿重及神经电生理检测,评价端侧吻合方法对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结果:①神经肌肉形态学检查:A,B,D三组均可见再生的轴突和髓鞘,并且见正常肌肉形态结构,C组神经远断端纤维化并且肌纤维萎缩变细。②胫前肌肌纤维横截面积: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与A,B,D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胫前肌肌湿重:A,B两组较D组稍轻,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C组与A,B,D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④神经传导速度比较:C组测不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A,B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慢于D组,A,B两组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侧吻合法为防治肌肉失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但其再生神经对肌肉支配功能不足以代替原支配神经。

马南[5]2006年在《大鼠周围神经可塑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选用成年SD大白鼠35只,以大鼠左侧的肌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吻合口的不同位置和是否加用促神经生长物质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单纯的失神经支配组共5组,所有大鼠均于术后24周进行实验指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从远期疗效来看,通过将感觉神经束近端与运动神经束远端吻合的神经再生模式,确实能够从机体的混合神经束中诱导出运动神经侧芽并以此来恢复运动神经束支配的靶器官的功能,为运动神经束损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在神经吻合口处加用促神经生长的物质鹿茸多肽能够起到促进神经侧支发芽和加快神经生长速度,提高神经恢复质量的作用。本论文对用感觉神经束近端与运动神经束远端吻合来恢复运动神经束靶器官功能的神经再生模式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感觉神经寄养延缓肌肉萎缩的机制提出了质疑,提出的运动神经纤维是感觉神经寄养能够延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的观点目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得到的结果对这种神经再生模式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于洪波[6]2005年在《大鼠腓总神经与坐骨神经嵌入缝合法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对大鼠腓总神经离断后应用显微外科采用嵌入及端侧缝合方法进行修复,观察神经再生,进行对比研究,当神经缺损时选用效果较好的修复方法。 方法:选用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雌雄不拘,显露腓总神经,根据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其中A组端侧缝合作对照组。每组均经液氮速冻5秒后用自制神经切割器对腓总神经自坐骨神经分出处进行切割,A组神经断端切成45°斜面;B组切成30°、C切成45°、D组切成60°的楔形,与坐骨神经作端侧或嵌入缝合,A组行端侧缝合,B、C、D组行嵌入缝合。术后第2、4、8周分别对所有大鼠进行大体形态学、肌湿重检测、肌电图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嵌入缝合组的大体形态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潜伏期,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及组织学观察均优于端侧缝合组(P<0.01)。嵌入缝合法对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明显优于端侧缝合法。 结论:神经断端采用嵌入缝合后,神经再生良好;嵌入缝合法较端侧缝合法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嵌入的楔形斜面以45°角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最多,为最佳角度。当临床遇动力神经缺乏时,可采用神经嵌入缝合法,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杨晓亮[7]2003年在《移植神经双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动物不完全损伤模型后,取移植神经和不完全损伤神经远近端做双端侧吻合,研究不完全损伤神经远端神经纤维的再生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⑴实验材料: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兔,体重2±0.2公斤,共20只。⑵手术处理:动物随机分为A B两组(n=10)。用1%戊巴比妥钠作腹腔注射,3ml /kg 。待麻醉成功,A组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无菌条件下做右上肢前内侧纵切口长约1.5厘米,寻找并分离正中神经,高位锐性切取正中神经1厘米。结扎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后依次缝合伤口。无菌敷料包扎。然后动物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重新消毒铺单,无菌条件下做右后肢后外侧纵切口长约2.5厘米,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臀大肌,臀中肌,暴露坐骨神经,在坐骨神经干分叉处上2厘米锐性切断最内侧的一个束支,然后在切口两侧各0.5厘米处坐骨神经干外膜上开直径约1毫米的小窗,将正中神经两端用10/0显微外科缝线行双端侧吻合于坐骨神经开窗处,吻合角度为45度。每个吻合口以3定点吻合法吻合3针,使神经紧密对合,生理盐水冲洗后分层缝合切口。B组动物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无菌条件下作右后肢后外侧纵切口长约2.5厘米,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臀大肌,臀中肌。暴露坐<WP=4>骨神经,在坐骨神经干分叉处上2厘米锐性切断最内侧的一个束支,不予缝合修复。结扎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后分层缝合伤口,无菌敷料包扎。全部动物常规分笼饲养3个月。⑶取材与检测:术后3个月,动物用1%戊巴比妥做腹腔麻醉,3毫升每公斤,待麻醉成功后,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无菌条件下做右后肢上段后外侧纵切口长约2.5厘米,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臀大肌臀中肌,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做两侧后肢下段纵切口长约1厘米,切开皮肤后暴露腓肠肌,刺激电极刺入吻合口近端坐骨神经,记录电极置于腓肠肌,刺激电压为5.0mV。记录神经两侧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动物做肌电图后,耳缘静脉注入5ml空气处死,立即取A组神经远端吻合口0.5厘米以远坐骨神经段,长约1厘米。B组神经干切口1厘米以远坐骨神经段,长约1厘米。取材后立即放入以10%磷酸缓冲的福尔马林溶液温度4度固定24小时后,经酒精分级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后,从标本近端开始连续切片,切片片厚5微米,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切片中神经轴突和髓鞘的组织学变化。动物处死后立即取实验组远端吻合口以远0.5厘米,对照组神经干陈旧切口以远1厘米各一段(约1、1、1立方毫米),立即置入4%戊二醛中低温(4度)固定48小时,PBS漂洗,1%固定2小时,再次漂洗数次,30%,50%,70%,90%,100%丙酮梯度脱水各5分钟,EPON812包埋,修块,切厚块定位,超薄切片,醋酸铀和柠檬酸钠双染色,洗净吸干,JEM--2000型透视电镜下观察神经超微结构的变化。<WP=5>结果:1大体情况:术后早期所有大鼠足不能跖屈,实验组有7只动物,对照组有8只动物出现足部溃疡,趾甲暗淡甚至脱落等皮肤营养障碍,所有动物腓肠肌出现缓慢的萎缩,不同程度的行走困难和跛行,对疼痛刺激不敏感;一个月后,实验组溃疡均愈合,对照组5只溃疡愈合。3个月后,实验组动物趾甲色泽正常,大部分足趾跖屈恢复,但关节活动略显僵硬,两侧后肢姿态对称,腓肠肌饱满,行走时稍有跛行,对疼痛反射敏感。对照组动物有两只溃疡仍未愈合,面积变大,考虑为长期失神经支配后皮肤营养障碍所致。余动物营养障碍大部分消失,腓肠肌萎缩明显,行走时均有跛行,对疼痛的刺激没有实验组敏感。2肌电图:术后3个月取材检测,实验侧及对照侧刺激坐骨神经时,均可以在腓肠肌记录到动作电位,两侧相比,神经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织学检查:手术显微镜下发现神经端侧吻合部稍增粗,有完整连续的神经外膜包绕,远近端吻合口处的坐骨神经主干和正中神经愈合为一体,未见神经瘤及瘢痕生成;缝线周围可见少量纤维粘连,余各处神经外膜良好,神经光滑,弹性良好。光镜下可见切片可见有大量的无髓纤维再生,并有新生有髓神经纤维再生,髓鞘较薄,轴突细,不均匀。电镜下可见轴索及髓鞘均较成熟,髓鞘明显增厚,呈同心圆状,板层排列致密整齐,雪旺氏细胞增生明显,轴浆清晰,内富含微丝和微管,部分轴索内可见线粒体。结论:移植神经双端侧吻合术后神经有一定的再生能力,能加强不完全损伤神经残存的功能,使靶器官失去的某些功能得到恢复。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研究刚<WP=6>刚开始,许多机理尚不明了,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宜慎重,只能作为一种无法用常规方法修复的损伤神经的补救性治疗疗法,绝不可用其代替常规术式。

罗韬[8]2016年在《端侧吻合修复动物及人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端侧吻合修复动物及人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基于文献检索的PICOS(Participants,Intervention,Comparisons,Outcomes,Study)原则,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资源(wanfang Data syste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所得文献通过两名独立研究员进行筛选、质量评估后,再进行数据提取。结局指标包括:步态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胫前肌湿重、肌肉湿重恢复率、神经功能评分标准(MS),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循证医学与Meta分析研究,对于连续变量资料使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统计,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比较,上述两者均使用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bal,CI)。所有数据均采用I定量分析异质性:当I<50%时,提示异质性较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据;当i≥50%时,提示异质性较高,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数据。对于异质性较高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来源分析;对结局指标无法定量合成的,通过描述进行定性评价。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不同部位神经行端侧吻合的优良率进行多组秩和检验,比较优良率。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meta分析,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端侧吻合组步态不协调改变发生率高于神经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术组肌湿重率恢复率发生率低于端端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术组与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无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术组神经纤维数目恢复率发生率低于神经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组步态不协调改变发生率高于端端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术组胫前肌恢复湿重发生率低于端端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术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发生率低于端端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术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发生率低于端端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术组步态不协调发生率低于神经不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胫前肌湿重恢复率的发生率高于神经不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meta分析,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端侧吻合修复人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功能优良评分发生率低于神经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端侧吻合治疗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进行统计学分析,p=0.039<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修复桡神经优良率最高。结论:1、周围神经损伤时,端侧吻合可作为选择的修复方式;2、端侧吻合能一定程度促进运动、感觉功能恢复,但疗效不及端端吻合与神经移植方式,优于不吻合处理;3、端侧吻合再生神经有助于提高恢复肌肉湿重,一定程度减少肌肉萎缩;4、端侧吻合修复不同部位损伤神经的疗效不同。

王瑜[9]2006年在《防治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术后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已经证实: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理论和技术能够安全有效的解决脊髓损伤(SCI)患者以及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Spina Bifida,SB)患者大小便失禁这一医学和社会学难题。然而对于脊膜膨出患者,该手术需要牺牲一根功能正常的下肢运动神经来再生支配膀胱、直肠,理论上可能会对下肢正常的运动功能有一定影响。这在以往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也得到了证实。尽管衡量手术利弊,相对于能够获得膀胱控制和排尿功能,手术产生的下肢并发症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们仍应努力通过完善手术方法尽量减少手术对下肢运动功能的损伤。为了能够在不影响获得膀胱控制这一主要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手术副作用,我们通过动物实验来探讨切断大鼠脊神经后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有无影响以及影响大小;并试图寻找到能够尽量减少脊神经切断导致的所支配肌肉功能损伤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实验一大鼠脊神经损伤后所支配骨骼肌及其运动终板的退变观察目的研究大鼠脊神经运动根损伤后所支配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变化,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单纯切断左侧的L4脊神经前根,另一组同时切断左侧的L4和L5脊神经前根,以各大鼠的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自身对照侧。分别于手术后6周和16周时每组各取8只测定双侧趾长伸肌的肌湿重和肌细胞截面积,并观察骨骼肌运动终板的形态。结果术后6周:单纯L4神经根切断组和L4,5神经根切断组的实验侧肢体功能较正常对照侧均有明显损伤(P<0.01),运动终板崩解变性。术后16周:单纯L4神经根切断组的实验侧肢体功能接近正常(P>0.05),再生运动终板结构接近正常;L4,5神经根切断组的实验侧肢体功能与对照侧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再生的运动终板。结论单纯L4神经根切断近期可造成肢体功能损伤,随时间推移,损害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但若合并L5神经根损伤将可能造成肢体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实验二利用端侧神经吻合方法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利用端侧神经吻合方法建立人工反射弧来重建膀胱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2组:(1)正常手术组:在椎管内分别离断左侧L4(LL4)前根和L6(LL6)前根,将LL4前根中枢段断端与LL6前根外周段断端行端端吻合,共10只;(2)端侧吻合组:在椎管内离断左侧L6前根,将LL6前根外周段断端与LL4前根行端侧吻合,共10只;手术6个月后电刺激吻合口近端测定各组大鼠的最大膀胱收缩压力,并对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进行比较。结果端侧吻合组大鼠的膀胱最大收缩压力与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均明显低于正常手术组(P<0.01)。结论实验证实,利用端侧神经吻合方法建立人工反射弧来重建膀胱功能效果不佳,不能替代原手术方法。实验三在原反射弧手术基础上,比较各吻合方法对防治术后失神经肌萎缩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的基础上,比较各种吻合方法对防治术中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作用,试图为临床减少手术副作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取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端侧吻合组):建立反射弧后,将残余的左侧L4前根外周段断端与左侧L3前根行端侧吻合;B组(易位吻合组):建立反射弧后,将残余的LL4前根外周段断端与LL6前根中枢段断端行端端吻合;C组(失神经组):建立反射弧后,将残余的LL4前根外周段断端与LL6前根中枢段断端翻转固定;D组(对照组):不作其他特殊处理;每组10只。各组均切断LL5,并将LL5两断端翻转固定。于手术6月后取实验侧趾长伸肌测量肌湿重和肌细胞截面积,并比较A组和B组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结果A、B组与失神经组相比,肌湿重和肌细胞截面积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A组的失神经肌肉恢复和神经再生情况明显好于B组,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实验证实,易位吻合和端侧吻合能够恢复所损的L4VR支配的下肢运动的部分功能,且端侧神经吻合其神经再生效果要优于易位神经吻合

宋春辉[10]2006年在《神经旁路移植治疗连续性神经瘤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兔连续性神经瘤模型的建立 目的 鉴于尚缺少连续性神经瘤损伤的哺乳类动物模型,本实验通过造成兔腓神经部分损伤,形成连续性神经瘤,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方法 16只新西兰兔,取左后肢外侧切口,沿股二头肌纤维方向分离,暴露出从坐骨神经分出的胫神经、腓神经和腓肠神经。观测到腓神经与其深面的胫后动脉形成交叉,以此交叉为标志点向远端分离腓神经,可见腓神经分成内、外侧两束。剪开神经外膜,沿标志点以远切除腓神经外侧束一部分,造成15mm的缺损。术后3、4、5、6周各取2只兔子,暴露损伤侧腓神经,观察损伤段腓神经的大体改变,取损伤段神经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形成神经瘤的时间。确定形成神经瘤后,切片进一步行luxol fast blue以及Van-Gieson染色。以建立损伤模型的8只兔子健侧作为对照行电生理检查,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 结果 1.组织学结果:从3周起损伤的腓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4周时形成神经瘤样外观。经HE染色显示,4-5周时损伤断端的神经小束分散在粘液基质中,随着轴索的再生、扭曲,神经鞘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由薄的纤维分割成的小团块组织,其内的细胞排列成编织状、漩涡状或流水状。6周时纤维组织透明变性,粘液及水肿样基质减少,形成与疤痕组织相似的外观。Van-Gieson染色后,神经瘤内胶原纤维呈红色,神经组织呈黄色。luxol fast blue染色后,神经瘤内胶原纤维呈红色,神经组织呈蓝色。2.电生理检测结果:健侧腓神经MNCV为59.77±9.35m/s,神经瘤侧MNCV为32.74±7.54m/s(p<0.001),健侧CMAP波型正常、波幅为19.40±6.89mv,神经瘤侧波型离散、波幅降低为6.95±2.48mv(p<0.01);并在损伤侧胫前肌记录到运动单位电位失神经改变的正尖波和纤颤电位。 结论 腓神经部分损伤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建立连续性神经瘤型神经损伤的模型,该模型稳定、实用,可以为治疗连续性神经瘤的实验研究提供模型基础。第二部分 兔连续性神经瘤型损伤的CNTF、CGRP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 通过造成兔腓神经部分损伤,形成连续性神经瘤损伤模型,并测定与神经再生功能状态相关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以及与神经病性疼痛相关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量的变化。 方法 6只兔一侧腓神经的部分束被切除,6周后建立连续性神经瘤型损伤模型。取健侧和神经瘤侧腓神经损伤远端到腓神经入胫前肌点前神经组织及L_7、S_1背根神经节各2mg,提取细胞RNA,去除基因组DNA,逆转录成CDNA,以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法扩增目的基因,以GAPDH为看家基因。CNTF、CGRP和GAPDH扩增片断长度为80,101,和103bp。用iCycler软件分析荧光信号强度,以GAPDH为内参通过计算机得出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取健侧和神经瘤侧腓神经损伤远端到腓神经入胫前肌点前神经组织及L_7、S_1背根神经节各20mg,裂解细胞提取蛋白,SDS-PAGE电泳,转膜,封闭抗原,一抗过夜,二抗孵育,化学发光法显影,以β-actin为内参进行比较得出目的基因表达量的比率。 结果 1.Real-time QPCR:健侧CNTF mRNA的相对含量为1.28E+06±2.08E+05,神经瘤侧的含量为7.04E+05±8.56E+04(p<0.05)。健侧CGRP的mRNA相对含量为8.76E+03±7.22E+02,神经瘤侧的含量为2.73E+04±7.30E+03(p<0.05)。2.Western-blot:健侧CNTF的蛋白表达量与β—actin内参的比率为0.94±0.06,神经瘤侧的表达量与β—actin内参的比率为0.66±0.05(p<0.01)。健侧CGRP的蛋白表达量与β—actin内参的比率为1.06±0.09,神经瘤侧的表达量与β—actin内参的比率为1.86±0.16(p<0.01)。 结论 腓神经部分损伤形成连续性神经瘤后可引起CNTF、CGRP的表达量变化。 第三部分 神经旁路移植治疗连续性神经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旁路移植是否能促进连续性神经瘤型神经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将建立模型的兔36只,随机分成3组:4周行神经旁路移植组(A组),6周行神经束间移植组(B组),对照组(C组)。20周后再将A、B、C组分成A_1、A_2,B_1、B_2,C_1、C_2组;每组6只。A_1、B_1、C_1组行肌电图检查后,取神经标本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肌肉组织HE染色,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腓神经的有髓神经纤维数、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胫前肌肌纤维截面积。电镜观测再生神经纤维及其靶器官结构改变。A_2、B_2、C_2组腓神经及背根神经节取材,行CNTF、CGRP的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 结果 1.电生理检测:与C_1组相比,A_1、B_1组MNCV、CMAP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_1、B_1组相比MNCV、CMAP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_1、B_1组胫前肌记录到多相、低幅的新生电位。2.腓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与C_1组相比,A_1、B_1组腓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_1、B_1组相比腓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3.腓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与C_1组相比,A_1、B_1组腓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_1、B_1组相比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4.胫前肌的肌纤维截面积:与C_1组相比,A_1、B_1组胫前肌的肌纤维截面积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_1、B_1组相比胫前肌的肌纤维截面积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电镜结果:C_1组运动终板消失,胫前肌肌细胞萎缩明显,神经瘤远端部分轴索破坏,髓鞘变性、溶解。A_1、B_1组可见少量新生的运动终板。A_1组可见神经瘤远端新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旁路移植神经内新生的神经纤维与变性的神经纤维共存。B_1组可见新生的有髓神经纤维,少部分纤维髓鞘板层达到正常厚度。6.Real-time QPCR:与C_2组相比,A_2、B_2组CNTFmRNA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_2、B_2组相比CNTFmRNA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_2组相比,A_2、B_2组CGRPmRNA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_2、B_2组相比CGRPmRNA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7.western-blot:与C_2组相比,A_2、B_2组CNTF的蛋白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_2、B_2组相比CNTF蛋白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_2组相比,A_2、B_2组CGRP的蛋白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_2、B_2组相比CGRP蛋白相对表达含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神经旁路移植可以促进连续性神经瘤型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的功能恢复,减少与神经病性疼痛相关物质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应用荧光剂Neuro-DiI(DiO)示踪周围神经再生及端侧吻合神经来源的实验研究[D]. 赵维彦. 吉林大学. 2008

[2].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新方法的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分析[D]. 张云峰. 山东大学. 2005

[3].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 王敏. 第三军医大学. 2003

[4]. 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D]. 庞涛. 泰山医学院. 2012

[5]. 大鼠周围神经可塑性的实验研究[D]. 马南. 吉林大学. 2006

[6]. 大鼠腓总神经与坐骨神经嵌入缝合法的实验研究[D]. 于洪波. 青岛大学. 2005

[7]. 移植神经双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D]. 杨晓亮. 河北医科大学. 2003

[8]. 端侧吻合修复动物及人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D]. 罗韬. 南华大学. 2016

[9]. 防治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术后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D]. 王瑜.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0]. 神经旁路移植治疗连续性神经瘤的实验研究[D]. 宋春辉. 复旦大学. 2006

标签:;  ;  ;  ;  ;  ;  

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