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浅述论文_张鹏飞,何鹏文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浅述论文_张鹏飞,何鹏文

张鹏飞 何鹏文

河南泰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477150

摘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交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市政道路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路基施工质量是市政道路整个路线的关键,其安全和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要加强对于技术的掌握和研发,进行精心的施工策划,确保道路能够在长期荷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保持稳定牢固。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质量管理要求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一些有关的标准,才能够确保道路路基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1.1 稳定性

路基建设完成之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日后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自然因素和路面过大的负载力而导致路基失去稳定性,进而导致路基变形和破坏,因而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市政道路的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1.2水温稳定性

地面水和地下水都会对于路基的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直接导致其整体强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和变形。在一些冰冻地区的季节性区域当中,路基经常会在水的作用力之下产生一些地区性的冻裂和冻胀等问题,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其强度等性质,进而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会大幅度下降。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其在低水温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充分注意到其季节性水稳定性的要求。

1.3强度

根据有关规定,一般如果有着比较大的外力作用,路基也不可出现超过设计的变形情况,同时变形出现反转也不能超过规定要求。所以路基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到其强度,

不能够低于设计的要求。

2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挖填方保障工程

挖方和填方是路基工程进行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而且挖填方技术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路基工程质量优劣,所以必须要强化挖方、填方工程技术应用和监督。首先是挖方技术的应用,此阶段施工工程要十分注重土层排水工程,需要提前做好排、截水沟的挖掘备用,以便于挖方工程进一步展开。然后挖方可考虑采用强度较大的挖掘机进行开挖,根据地形状况合理分配人工修挖,并按照“由上而下、自简而难”的挖掘原则逐步进行,同时十分按照勘测出的可挖范围施行挖掘、开发,避免发生挖掘事故或边坡损坏。其次是填方工程,填方路段需要反复考察,勘测是否选用相应的填方技术,以确保填方工程顺利完成。在填方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填方路段是否存有腐土层,如若有需要进行清除,借助震动碾压技术进行图层加固,如果不需要进行加固可采用“台阶式分层填充”,以30cm为层次高度,但是具体高度可因地形地质需求而定,分层碾压过程中注意防水、排水工作,避免填充土层受到影响。

2.2质量保障工程

路基施工工程对整体施工质量需求十分严格,无论是在施工前的勘察、测绘技术还是施工期间、后期工程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十分注重质量保障。这主要体现在路基结构上需要保持稳定、承受度上需要有一定强度支撑、路基水温变化具备稳定性,这是保证施工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首先需要整体考察,勘探地质地形、水位水流变化以及该路段承受强度范围等进行综合勘察并进行工程施工评估;其次,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保证技术运用在合理范围内,确保路段不出现变形、坍塌、翻浆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工作一般是在市政道路施工开始之前就进行的一项工作,首先对于线路进行测量,然后对于路基进行模拟放样,最后按照计划来进行精度的测量。在进行复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反复确认各个桩点的位置,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在对于中线和导线的复测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各种水准点的复测,这些过程必要的时候可以反复进行。路基放样的过程中重点在于结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放样,标记出现场的边界、边沟和排水沟等。

2.4路基防护工程

路基防护的过程能够有效的避免路基病害的问题,强化路基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生态的平衡。一般对于路基防护工程的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边坡坡面防护,工程防护过程一般都是结合植物防护过程进行的,如果工程面没有植物生存而且又是坡面,则可以采用工程防护的措施进行维护,可以进行浆砌片石、喷浆抹面等。植物防护则是通过铺草种草等方式,结合当地气候的条件来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进行方便而高效的养护。同时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防护来进行防护冲刷的划分,一般砌石防护和挡土防护等防护措施都属于直接防护,导流之类的防护措施则属于间接防护。挡土墙能够有效的促进填土和挖方的位置得到安全保障,现在已经充分应用到了路基防护的过程当中。

2.5桩基础处理技术

桩基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中十分常见的工程手段,在路基工程中该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粉煤灰碎石桩和水泥旋喷桩。所谓的粉煤灰碎石桩就是通过将将粉煤灰或矿渣同碎石进行混合,然后再再其中并掺入适量水泥,然后将其注入桩洞内,当其内部的水泥凝结后,就会形成一个强度优良的胶结体,从而使得桩体与桩周围的土体形成稳定的基础。而水泥旋喷桩与前者有所不同,其主要是通过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通过一系列专用方法注入到土层中去,然后一边旋转一边的注入浆液,这种浆液会和土质搅拌的的过程渐渐固化从而形成稳定的基础。这种方法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路基土质的成分。

2.6路面排水工程

道路工程建筑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工程还体现在排水工程施工上,因为道路是直接与地形、地质、不同地段相连接的,如果排水系统工程没有处理好,在长期水流冲击之下道路极易发生坍塌、变形、冷涨等状况。所以地面、地下排水工程也是路基建筑工程极需注重的模块。首先是路面排水工程,路面排水工程以“水流不冲刷路面”为目的,大于或等于2%的坡度基是较为合适的坡度,而排水系统可据实际情况分为两种,一个是道路两旁专门区域设定区块集体排水法,设定区域范围可在20—50m范围内,排水槽形的设计也可以根据路段高距分别设置为三角形或者圆形开口式。低地下排水系统设置相较于地表而言,更具有难度,复杂性更为突出,所以需要增设暗沟、渗井等多种排水准备系统,并确保在不同路段、不同时期能能够及时应用到所设置的排水设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渗水管的应用,渗水管的技术研发与更新具有重要作用,要做到时刻更新,为地下排水提供技术保障,而当前较为常见的是添加了钢圈带、滤网滤布以及强化型合成纤维,直径范围革新为8—30era式的新型高强度渗水管。

结束语

现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发展,基础设施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飞跃式的建设。在基础设施当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市政道路工程,道路施工尤其是路基的施工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出行的安全和效率。同时因为现在城市当中车辆数量的剧增,市政道路路基的质量就必须要有充分的水平才能满足科技日益发展下人们对于道路的要求。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朱亮.浅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居舍,2018(05):69.

[2]汤大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98.

[3]张念宏.关于市政工程中强化道路路基施工作业的探究[J].居舍,2017(35):175-176.

[4]陈朝华.市政工程中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11):29.

[5]薛晓光.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及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2):224-225.

论文作者:张鹏飞,何鹏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浅述论文_张鹏飞,何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