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影响机制探讨-以某高职院校问卷调查为例论文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影响机制探讨-以某高职院校问卷调查为例论文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影响机制探讨
——以某高职院校问卷调查为例

桂捷,邵洵

(鄂州职业大学,湖北鄂州436099)

摘 要: 随着4G、5G时代的到来,高职学生使用手机比例基本上实现百分之百,网络资讯铺天盖地,使得部分学生对手机、手游产生了严重依赖的行为习惯,甚至部分成瘾学生因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出现言语粗俗、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文章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暗示方法,探索积极心理学“四维一体”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抑郁症状影响。

关键词: 高职;积极心理学;手机依赖症;四维一体影响

随着5G通信时代的到来,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规模达到12.9亿人;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基本上实现了手机的全覆盖,手机的快捷、方便,使得大学生在了解信息资讯的同时,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依赖,甚至在上课期间和休息时间毫不避讳地玩手机,出现言语粗俗、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呈现出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严重影响学业,也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旨在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暗示方法,探索以“学校—环境—家庭教育—自我认知”四维一体的发展模式,在高职教育中,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寻求新的高教培养教育理念,可极大程度发挥大学生主观效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内驱力,培养良好的习得,扩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渠道,树立良好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现状及产生的抑郁倾向,心理健康社会服务课题组对湖北省鄂州市所在的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主要是鄂州地区某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学生;(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问卷由心理健康服务课题组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手机使用频率、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个人学习状态和手机使用心理7个方面。问卷发放后,有606名学生作了有效答卷。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2.结果与分析

(1)问卷一般情况:在606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2岁期间,其中男生为115人,约占18.98%,女生为491人,占81.02%。大一学生163人,占26.9%,大二学生占60.89%。据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生活学习的需要,手机在高职学生中已经全部普及,在开始使用手机的年龄上,5.78%的学生在小学或更早就有了手机,40.92%的学生于初中时有了手机,46.2%的学生在高中使用手机,只有7.1%的学生到大学才有手机。这说明:开始使用手机的时间与学生生活需要、心理发展、控制力的提高相一致的,是正常状态。

(2)手机使用基本情况

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6小时以上的达41.42%,4—6小时有36.63%,2—4小时占19.97%,一小时以内的只有1.98%。说明学生使用手机时间是较长的,手机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机依赖的倾向比较大。调查数据显示,高达64.35%的学生总是和经常在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或看时间、通知,或看新闻、浏览资讯。此数据也反映出传统的早起读书活动越来越式微。

在是否有克制(摆脱)“手机依赖”的想法上,21.78%的学生表示很想,手机依赖太影响正事;65.35%的学生认为:不确定,没有绝对的好坏。对于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手机依赖”问题的回答,结果如下:31.19%的学生认为“并没有,没必要”,说明这些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加强教育。42.24%的学生采取了措施,一段时间后又放弃。要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26.57%的学生表示一直预防这种事情发生。

在手机依赖方面,调查问卷把“手机依赖”的程度,按1--10程度逐渐加深,结果如下:1--1.98%、2--1.98%、3--6.11%、4--10.56%、5—28.71% 、6—18.15% 、7—18.48% 、8—9.24% 、9—2.48%、10—2.31%。从数据可以看出:“手机依赖”中等强度以上占79.37%,表明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比较普遍,依赖性较高。手机依赖的原因有以下多方面:手机智能化、娱乐功能越来越多占85.31%、移动支付的发展占82.34%、缓解人际交往的尴尬占72.44%、填补无聊的生活占77.06%,其他占7.59。对于“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回答,55.78%的学生认为占用太多时间,影响(学习等)其他事的进度。65.35%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的信息传播真假难辨,影响自己的判断力。52.64%的学生表示限制了面对面的交流。

在二语水平测试中,组1平均分为30.50/50,标准差为 3.50,属于中低水平;组 2平均分为35.55/50,标准差为2.81,属于中高水平。学生成绩分布均衡,测试效度与信度良好。

关于手机的作用。86.12%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大的作用是“方便联系朋友,与他人沟通”;87.79%的学生认为手机是外界信息主要来源;63.66%的是用于打发时间;手机其他作用的有27.56%。数据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手机的作用还主要是获取讯息。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主要的五项作用分别是:学习(网课、查资料等)(83%)、聊天 (88.28%)、移动支付(86.8%)、拍照(自拍)(65.02%),玩游戏(55.12%)、阅读(电子书、网文)(52.81%)、其他(7.76%)。调查表明,手机用于日常生活的聊天、支付、游戏、拍照等活动,依然是主要的,无形强化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学生用手机进行学习,主要是因为课程教学大量运用信息化手段,促使学生更多地在手机上学习。学生自主运用手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职院校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课程,但仍存在普遍撒网,缺乏个体针对性教育的引导。高职院校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应更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重视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应用,开设更多的特色项目课程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此外,高职心理课程任课老师应转变教育观念,用开阔、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乐思乐学,针对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应该给予多方面重视和培养,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学生培养体系,把学生积极乐观的一面调动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根据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发改委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转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这意味着碳市场的主管单位由发改系统转至生态环境系统。目前,国家层面的调整基本到位,省市级的调整尚未结束。短期看,部门及人员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碳市场的推进。这是2017履约年度部分区域碳市场推迟履约的原因之一。由于建立全国碳市场已多次列入我国的宏观政策,并且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因此,主管单位的变更不会影响全国碳市场的推进,但推行力度及市场功能的发挥还有待观察。

使用手机的情形:75.91%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用手机;67.66%的学生于等人或排队时使用;44.88%的受访者随时、无固定时间的使用手机;43.4%的学生在上课无聊时使用手机;其他情形占28.38%。数据说明: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手机,更多的时间用在手机上。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成为减少学生上课无故使用的当务之急。课间使用频率最高,表明学生不愿意出教室活动,积极休息。长此以往,将降低学生的活力,急需教师予以引导。

基于以上调查可见,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手机依赖症倾向。据研究显示,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相关性,即:手机依赖程度越深,就会逐渐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带来心理、生理的不适,比如焦虑、抑郁、孤独、幻听甚至出现似于逃学、攻击性、自杀等行为问题,给家庭、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加强政治训练,确保系统内干部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正面价值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运用个体自身存在的爱、乐观、宽容、坚持、进取、愉快等等积极的心理要素和潜能,树立战胜消极心理,激发个体幸福感、成就感、自我认同感与和谐发展。精神分析、行为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和创新性思维作为积极心理学体系内容对当代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具有明显的指导性意义,探索以“学校—环境—家庭教育—自我认知”思维一体的发展模式,减少高职学生对手机依赖意义深远。

(一)学校层面:树立“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心理潜能开发

在手机依赖及产生的熬夜失眠、抑郁等倾向的问题,调查问卷涉及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等相关情况。问卷统计表明,受调查学生中,平均每天使用手机4小时以上的占78.05%。63.28%的学生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或静音;在上课时收到短消息,53.28%的学生会忍不住掏出来看看;27.15%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55.12%的学生表示经常性玩网络游戏,27.75%的表示偶尔会追追网络热剧和观看抖音视频等;42.08%学生反映存在长期使用手机后会偶尔出现幻听,1.32%的学生一直存在幻听现象。62.21%的学生因为看手机而熬夜,因手机熬夜失眠成为学生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次日的学习状态。46.04%的学生因为看手机而忘记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影响学习工作效率。30.36%的学生会由于手机不在身边或电量不足产生焦虑情绪,不确定者达34.16%。

图1和图2表明民乐铜矿区的火山岩类型主要为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文玉矿区则主要集中在粗面安山岩区间。总体上民乐地区北部火山岩与文玉矿区相似形成于三叠世中期和晚期;矿区南部的火山岩则富Na贫K。

解说:像这样的式子,数学家们发现它们非常常见,所以需要专门拿出来进行研究。数学家们把它命名为“方程”,解答式子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则称为“解方程”。

(二)校园环境:打造良好、积极、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因素对情绪的发展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文化情境在影响人们情绪功能模式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最为重要的方式,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社团等),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信息或物质上的帮助,增强高职学生的喜悦感、归属感,降低在校期间的孤独感,从而增加正向情感,抑制负面情绪,减少高职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感,并内化为积极人格特质。学校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进一步改进高职心理健康课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等等活动提升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能力训练,增强高职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和丰富他们的处世经验。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学生精神活动正常运作的场所,打造良好、积极、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和兴趣爱好活动,减少学生对手机使用频率,是增强师生幸福感、培养积极乐观情绪的方法。

(三)家庭教育:用“爱”本位熏陶,引导孩子积极思维

积极心理学注重的是人性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可见学校教育的成败,与家庭教育的支持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一个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意味着个体做好了接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准备。家庭教育的缺失极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缺陷、性情偏颇,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判断辨别能力,对自己的情绪冲动自我控制差,于是做出害人害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家庭教育中,传统家长擅长于找孩子的缺点,弥补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优点视若罔闻,家长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设计孩子的一生所形成的硬性塑造,会对远离父母,到异乡求学的高职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无助感、落寞感,家庭教育应着重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感受生活中的善与美,如何面对挫折和孤独,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和想法,做情绪的主人。

(四)自我认知:转变关注的视角,每个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与体验。高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的自我认识偏差:学历比不上本科生,自信不够;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交织,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新环境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多样化的行为习惯、多元的思想文化、繁重的学业、同辈之间的比较等等,导致自我评价降低;课堂教学的形式、手段滞后,学习能力的不足,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大大降低,以致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从而逐渐产生了对手机的依赖。积极心理学能有效帮助高职学生转变关注的视角,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特色性,认识自我积极的一面,激发大学生的内驱力。高职学生应当把视野转向现实生活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正能量。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律、常省自身,勤劳苦干,多些谦卑和行动,少些抱怨和散漫。在生活中,学习自我接纳和自我认知,少点自卑。在人际关系相处中,互帮互助,彼此扶持和鼓励,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和回归生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共访谈学生80人,其中男性37人(46.25%)、女性43人(53.75%);平均年龄(19.78±1.03)岁;大一24人(30.00%)、大二29人(36.25%)、大三18人(22.5%)、大四及以上9人(11.25%);理科23人(28.75%)、工科21人(25.25%)、文科19人(23.75%)、医科17人(21.25%)。

“手机依赖症”是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人利用新的通讯工具而使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它会给个体的身心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性,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通过一些方式去引导学生远离手机依赖,倡导积极健康学习和生活。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004(2019)06-0072-03

doi: 10.16732/j.cnki.jeu.2019.06.024

收稿日期: 2019-09-16

作者简介:

桂捷:(1969-),男,湖北黄梅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邵洵:(1981-),女,湖北鄂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校:杨忠科)

标签:;  ;  ;  ;  ;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影响机制探讨-以某高职院校问卷调查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