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应用意义评定论文_高昆,吴新凤

(内蒙古通辽市中医院超声科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管超声检查,并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以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疾病的符合率。结果:经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颈总动脉PSV、RI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超声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057-0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诱发颈动脉狭窄并引起脑血管缺血、缺氧,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的情况[1],颅内局部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以及脑梗死都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范畴,尽早对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9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方法检查确诊。

排除标准:合并脑血管畸形、颅内占位病变、脑部动脉瘤、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患者中,男49例,女44例,患者的年龄在48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6.5)岁。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以及短暂性脑缺血病患者分别有39例、27例、27例。

另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性别分布为:男52例,女48例,其年龄分布在46岁到80岁之间,平均(66.3±4.3)岁。

两组受检者在性别、年龄上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受检者均采用Siemens Sequoia-C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其陪她的超声探头(探头频率在5-10MHz之间)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用软枕将其颈部垫高,使头部偏向其后方对侧,保持颈部充分暴露后,以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或前缘处为起点,按照双侧颈总动脉主干、分支,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顺序进行连续的多切面扫查,记录其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并在CDFI图像上测定、计算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

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各项血管超声检测指标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颈总动脉PSV、RI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

表 两组受检者的血管超声检测指标比较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可能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堵塞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但在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比较隐匿,研究发现在斑块隆起程度不断增加,颈动脉内径狭窄程度达到60%~70%以上[2],患者才会出现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如眩晕 复视等。如不加以重视,还可能随病情进展出现斑块破损、脱落的现象,其可随血液流动栓塞远端血管[3],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相对于有创性的脑血管造影检查,而血管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具有无创、简便、经济性好、患者接受程度高的优点[3],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血管超声检查后,其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这是通过对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内径及壁厚变化情况、斑块形成情况进行准确定位、测量获得的;同时,患者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更高,而阻力指数也更大,这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远端动脉压降低有关。陶珍等[4]的研究对血管超声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脑部血液的供应量越少,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更高,而对斑块厚度、性质进行评估也有利于斑块危险性及脑缺血程度的评价,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指导。

总之,血管超声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成建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6)∶3-7.

[2]李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重要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20-24.

[3]刘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7):325-326.

[4]陶珍,郭凯,王颖.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5例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6,25(8):47-49.

论文作者:高昆,吴新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应用意义评定论文_高昆,吴新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