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论文_王火伟,丁唯

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论文_王火伟,丁唯

浙江浙大万维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1

摘要:在本文之中,结合当前自然保护地规划成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的全新要求,对自然保护地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保护地规划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了我国目前多种工作的开展形式,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定位问题,希望能对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定位

一、自然保护地体系概要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始于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而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自然保护地规划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3年,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中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具体要求,并对多种保护地提出了高效整合的要求。而在2017年,我国国务院也对公园体制建设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明确,对公园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加清晰的要求。而这也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起到了有效的指引作用,相关部门更应该严格按照实际要求来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规划的完善与革新,从而为国家公园体系的优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

二、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主要内容

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来看,自然保护地规划是一项专项规划,要求能够由所在区域上级或者主管部门来组织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向同级政府报备,从而确定相应工作开展的基本框架。而在多种工作的开展之中,也应该完善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对不同形式的自然保护单元进行高效规划。而随着近几年我国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相应的部门也建立了国家公园规划的基本框架,并明确了工作开展的技术要求,很多省市也已经开展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的建立。也就是说,从当前情况来看,自然保护地规划有着更加明确的结构框架、工作开展制度和工作管理制度以及更加清晰的技术路线,这也为我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全面建立带来了重要的指引,使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以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多种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也关乎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落实。而在我国近几年的国土空间规划之中也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内容和要求,而在2005年颁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之中,不仅对国土资源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同时也对自然保护地规划、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这也就要求了相关部门能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自然保护地规划都属于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二者建立有效交流、沟通和协调的机制,从而使其能够高效的运作[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重新认识自然以及重新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而自然保护地规划则是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完善的、多样的、系统的自然保护地规划,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依托。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与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有着一脉相承,联系紧密,目标一致的特性,而从空间角度来看,自然保护地规划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明确的保护对象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意义,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需要能够在统一的空间之下进行国土资源的管理,对每一个国土空间资源进行制度改革,从而确保相应工作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定位

(一)功能定位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主体功能在于提升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措施来确定我国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从而明确土地资源的开发强度。然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较高的地区需要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其自然保护的需要也就更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之中,人们往往不明确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的关系,而主体功能之中也缺乏自然保护地功能的明确划分。这也就要求了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从自然保护的角度出发,探究满足自然需求的有效方法,使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功能能够落实到自然需求而非人们的实际需求之上,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在国土空间规划之中,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功能定位应该为以自然需求为主的专项规划,要能够使其符合自然保护的确切需求,从而使国土空间规划能够更加协调与自然。想要确保自然保护规划地的功能定位得到全面的实现,就需要从技术角度探究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方式,解决当前规划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整合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自然保护地,做好生态修复区的建设工作,从而使国土空间规划之中能够对自然保护地以及相应的功能用地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明晰,另外,也要能够加大荒野研究的力度,将一些尚未被人类开发的地区划分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范围之中,从而使其能够满足自然保护的切实需求,最后要能够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多种动植物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进而划分出需要重点保护的国土空间[3]。

(二)层次定位

在国家层次之上,自然保护地应该有两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之中,首先是家公园的空间布局,其代表了国家对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具体意见,能够体现出国家角度下大面积生态体系的国土空间。国家公园的空间布局往往经过了系统且严谨的论证,能够满足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具体要求,能够对国土空间规划起到有效的指引作用;其次则是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强调了以自然保护为主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能够对重要的生态体系、生物栖息地、生态廊道进行保护,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完善性,并通过不断的论证与布局,将相应的内容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之中。

而从省域层次的角度来看,应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编制相应的自然保护地规划,结合各个省域存在的差异性,确定各个自然保护地的规模和量级,明确各个保护地单元的边界,确保各个保护地的空间边界得到有效的界定,从而获取更加明确的用地指标。应该从省级国土空间来考虑自然保护地空间的规划,结合省域之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落实自然保护地的规划内容,确保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更加有力的建设[4]。

而从市县层次上来看,自然保护地规划应该落实到省域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之中,从而使其边界空间得到明确划分,提升用地指标的精确性与合理性,促进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效力的不断提升。

(三)时序定位

从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情况来看,要能够在公园空间布局以及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之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要求,并在相关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之中,使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得到科学的调整和优化,严格根据相应的制度要求来进行技术层面的调整,防止出现自然保护地规划被政治或者经济效益所左右的情况。

自然保护地规划的时序应该能够前置于国家和省域层面之前,确保生态保护第一的价值理念得到全面落实。在国土空间规划之中,要能够以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对重要的国土、廊道和缓冲区进行保护,从而使自然保护地的布局更加合理和严谨,提升其形式的丰富性,然后徐再考虑到国家和省域层面的生活空间协调与生产空间协调,从而确保硬性的生态保护要求能够在国土空间规划之中得到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赵智聪,杨锐.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J].中国园林,2019,35(8):5-11.

[2]毕云龙,徐小黎,李勇.基于成效分析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8):43-47.

[3]张同升,孙艳芝.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10):8-19.

[4]杨保军,陈鹏,董珂,孙娟.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J]. 城市规划学刊,2019,(4):16-23.

论文作者:王火伟,丁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论文_王火伟,丁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