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施工沉降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_王清

软基处理施工沉降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_王清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吹沙填海软基处理施工过程中沉降监测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软基;沉降监测;工后沉降

工程实践表明,准确的监测软土地基沉降和根据沉降监测数据推测软土地基工后沉降,仍是工程实践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软土地基工程施工中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影响非常大

软土在我国沿海地区分布比较广,其具有含水量大强度低透水性差,估计变形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影响软土地基沉降的因素相当复杂。沉降监测实测资料是检验计算结果的标准。利用实测沉降数据探讨软基沉降发展规律,选择合理的预测模型对填海造地软地基处理后的工后沉降推测,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软基处理施工沉降监测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沉降观测水准控制点的选择

沉降观测前需设置沉降观测用的水准控制点,并以此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对其他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求出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值来判断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网基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在布设水准点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水准几点应尽量与沉降观测点接近以保证观测的精度。(2)水准基点应布设在受震动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防止受震动的影响。(3)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五米。(4)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即松软土地带。防止水准点受到共振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应至少要。冰冻线以下0.15米

2 观测元器件的布设

沉降观测的元器件为沉降标放设在真空膜上。为防止破坏密封膜和沉降标的稳定性,采用以下几个措施:(1)可先用密封膜商铺一层土工布或编织布,或用土工布包裹住沉降标的底盘。(2)沉降盘下的砂垫层应尽量密实平整,安放好后在沉降标底盘座上放置沙包袋作为压重增加其温定性。本工程要求每个真空预压区安放九个沉降观测标,均匀布置在区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观测精度与仪器的选择

水准控制点采用苏一光EL302A电子水准仪,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测,观测误差应符合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属精密水准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和因瓦精密水准尺,水准仪应采用S1以上精度的仪器,测站观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1米,累积差不得超过3米,高差闭合差不得超过正负4倍根下(L是水准线路长度,单位为km)L,基辅差不得超过0.4mm,基辅高差之差不得超过0.6mm,

沉降标采用索佳光学水准仪B40。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每次观测前都应对圆水准器、十字丝位置正确性。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器灵敏、I角等项目进行检查。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3米,累积差不得超过10米,高差闭合差不得超过正负20根号下L(L是水准线路长度,单位为km)L.

4 观测路线与周期

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观测时间:真空预压刚开始的是10昼夜,每二十四小时观测一次其后,每四十八小时观测一次

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观测方法: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5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整理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计算沉降量?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2)计算累积沉降量: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天气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6 绘制沉降曲线

绘制沉降曲线,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两个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然后以每次累计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会支出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根据实测的沉降数据。采用双曲线法、三点法、星野法等。对工后沉降进行科学的预测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董川 填海造地工程中的软击沉降预测研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06

[2] 曹长水 浅析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法 ,2017-10-19

论文作者:王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  ;  ;  ;  ;  ;  ;  ;  

软基处理施工沉降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_王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