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生课堂关系探究论文_黄绿玉

新时代师生课堂关系探究论文_黄绿玉

贵州省望谟县桑郎镇中心小学 528300

摘 要: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严格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 教师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特别强调师生双方彼此尊重、配合及共同参与管理,要求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管、卡、压”的专制管理方式,改革过去那种把学生看作被控制对象、教师具有无上权威的状态,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各种活动的真正主人。师生关系要突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民主管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特征。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的内容和任务。而今,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间显然不仅仅是教育与被教育、规范者与被规范者的关系,随着教育的民主化与学生人权的确立,应逐步改变以往由于人们对师生关系的不同认识与处理导致教育者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的差异,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与学生应在教学课程中树立一种平等对待、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与老师合作,在共同的努力下取得师生的进步。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模式不断更新,老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身心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

本文试从师生课堂关系出发,探讨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先来看看两个例子吧。

事例1:一天,夜很深了,见女儿还在写作业,便问:今天作业这么多?女儿的眼泪滚落了下来,原来她的作业出现了错字和错题,老师要罚她,错一个字抄100遍,错一道题做20遍。我问:你觉得老师这样罚你对吗?女儿说:对。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子,不禁又记起了发生在东北的事情。一个学生考了92分却被老师殴打,打的是头部,昏迷了四个月,险些成了植物人,后来被送到北京的大医院抢救才苏醒过来。后来有关部门到这所学校采访,记者问那个班的学生:老师打了那个同学吗?全班齐声回答:“打了。”记者问:“你们认为该打吗?”学生们又齐声回答:“该打。”甚至有不少家长也这样回答。

事例2:在本校的一堂生物课上,上课铃响后,老师抱着一只兔子走进教室。老师问:“这是什么?”学生喊:“小白兔。”老师又问:“小白兔都有什么组成?”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长耳朵、红嘴唇……”这是在幼儿园已经知道的嘛。“不,不仅仅是这些。”老师说:“你们还应该知道它的生理构造。”老师开始讲,简单讲过,把兔子抬起来。“我讲的这些,前天我还不知道,我通过观察,有从书本上查到的。其实老师能懂的这些,你们也能懂,甚至懂得比老师还多。下面我留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留的作业是:每个同学放学后,都可以到动物园观察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记下它的动作、外貌、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然后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动物的资料——属于什么科、生理构造如何等等。能记多少就记多少,愿意画画的也可以画下来,下堂课,就是每个同学都讲述自己“伟大的发现”。

事例1虽然不是师生关系在课堂上的直接体现,却也反应了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顺从。这是靠学校的规章制度而维系的师生关系。在这一水平上,教师借助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安排,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学生因为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而走进教室,听从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形同于老子与儿子的关系,是这一水平上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极端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是不能挑战的,教师的灌输与学生被动的接受是其自然的产物。显然,这种水平的教学是最低水平的教学,这种师生关系也是最不能令人满意的关系。这种关系中也许带给学生对老师的认同(即教师凭借自己的学识和人格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以强化教师的权威为特征的。一位美国校长就曾这样评价中国的学生:“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特别勤奋,但是,中国学生只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这些答案几乎就是教师课堂上所讲的,或者,就是课本上所写的,这样的学生是很少有创造力的。最有创造力的是那些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学生。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它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事例2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平等的相互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教材挑战、向教师挑战,社会的发展总是下一代人超越前一代人的过程,成功的教育是教师帮助学生超越自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自主意识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增长。可以想象,在下一堂生物课,会出现妙趣横生的情景,就在这种“情景教学”中,每个同学都将掌握不止一种动物的知识,而且是一边玩着一边自己发现知识,他们在玩中学会了学习。

很显然,事例2是师生课堂关系中的理想式——同化。这种师生关系变老师为学生的学习负责、学生被迫学习的师生关系为:一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基础,师生彼此平等,坦率而真诚地参加与教与学的活动。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当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机械地传递知识,也不仅是资料的提供者,而是学生求知与发展过程的向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三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应有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合作。在这种关系下,师生之间相互友爱、愉快合作,在课堂上,教师热情耐心的鼓励、循循善诱、恰到好处的点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甚至是那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为了解答疑难问题、为了探索人生真理而激烈争辩的场面,都无不渗透着师生之间真挚的友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是,学生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有着很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很强的自学能力,他们富有组织才能和交际能力,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论文作者:黄绿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新时代师生课堂关系探究论文_黄绿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