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北南斜坡沙三上亚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论文_王德斌,滕宝刚,邓涛,叶清

孤北南斜坡沙三上亚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论文_王德斌,滕宝刚,邓涛,叶清

[摘要]:孤北南斜坡目前已发现沙三上构造岩性、断鼻等多种类型油气藏,不同类型油气藏受构造、沉积等因素影响,在纵向及平面上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重点剖析了沙三上亚段成藏规律,分析了断层及储层厚度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孤北南斜坡;成藏规律;主控因素

孤北南斜坡位于孤北大断层下降盘,孤岛凸起向北延伸的缓坡带。构造相对简单,主要发育了孤北断层和几条伴生的盆倾断层。在中生界沉积期,由于强烈的断裂活动,几乎形成了全部的基底断裂,近北东向孤北断层在这一时期形成,并且长期继承性发育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孤北南斜坡是孤北洼陷一重要的油气聚集区,目前已发现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上倾尖灭、构造岩性、断鼻等多种类型油气藏,受沉积、构造影响,其分布具有规律性。

1 油气分布规律分析

(1)孤北南斜坡沙三上亚段从上至下可细分为5个砂组,目前已发现油气主要聚集在底部的3-5砂组,分析原因认为斜坡带断层坡度较大,底部储层可直接对接泥岩,侧向封堵性强,易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并且与底部沙三下烃源岩直接接触,更利于油气运移成藏。后期构造活动难以影响低位储集层的含油气性,因此本区沙三上3-5砂组为主力出油层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首要方向

 本区以长期同生活动基底断层及其控制发育起来的高、低潜山披覆构造带为主要构造背景,基底断层继承性发育,一方面,这些基底断层可以成为油气有利的输导通道,另一方面断层与构造相匹配,形成了较多的鼻状构造,继承性的鼻状构造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条件,同时鼻状构造的大小控制油气成藏的规模。工区范围内有桩39块、桩394块等鼻状构造油藏、均为高产油藏。

(3)同生断层沟通油源的同时,可控制砂体展布及起到封堵成藏作用

同生断层不仅沟通了储层与油源的关系,同时断层下降盘易于各类砂体沉积卸载,是砂体的有利发育区, 同时下降盘砂体与上升盘泥岩对接,可起到封堵作用,如桩397块油藏属于这类。

(4) 隆起带-孤北低隆起两翼是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的有利发育区

孤北低隆起两翼是孤北洼陷另一主要油气聚集区。沙河街组沉积时期,沙三段地层由东西两翼向低隆起顶部超覆,容易形成上倾尖灭圈闭,如桩892形成上倾尖灭油藏。

(5)相控储层,沉积相带边缘储层与构造相耦合,形成构造-岩性圈闭

沙三上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沉积边缘储层较薄,可与构造相匹配,形成上倾尖灭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

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1)储层的横向变化控制油气的分布

孤北斜坡发育多期三角洲、扇三角洲、浊积扇,不同期次的扇体之间及扇体内部,存在着岩相变化。且不同微相储层厚度、物性均不同,通过对本区近30口井的统计,分析厚度、孔隙度与含油性的关系,整体表现为:厚度越大,孔隙度越高,含油性越好。

(2)断层对油气的分布与聚集具有的控制作用

断层的作用可以概况为以下三点:①同沉积断层的发育往往造成斜坡带地形的突变,在断层的下降盘坡度变缓处水流速度降低,河流携带的泥砂极易堆积形成各种各样的扇体,成为良好的储集体。②断层即可以做为油气运移的通道,也可以作为遮挡层,形成上倾方向靠断层遮挡的岩性油藏

[参考文献]

[1] 邱隆伟,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东潜山周缘地区沙河街组等时地层对比[J],石油地质与天然气,0253- 9985( 2010) 05- 0552- 09.

[作者简介] 王德斌(1984年-),男,汉族,山东潍坊,2010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目前在胜利油田桩西地质所,从事油气勘探与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王德斌,滕宝刚,邓涛,叶清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孤北南斜坡沙三上亚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论文_王德斌,滕宝刚,邓涛,叶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