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造成了互联网附带经济活动总之快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建筑行业也在城镇化进程中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改革开放造就了强有力的发展机会,建筑行业也在这一机遇中得到了自己的发展机会。由于对建筑工程项目以及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成本理应得到重视。故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完善经济成本管理内容,为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施工预算;作用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1.1成本估算
项目开始之前的投标报价成本估算是要依据市场环境还有工程概况等做出一个大概的适合建筑单位的成本价格。投标报价之前一定要合理分析工程项目,对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还有材料设备等等进行市场深入了解,对价格进行科学的分析估算及市场询价,并且要制定工程项目的利润和目标,避免盲目。
1.2成本预算
准备工程开工前,详细了解各个方面的成本管理水平还有单位自身的施工能力,这就要对成本进行详细的预算。成本预算是建筑施工目标的数据依据,建筑单位要对施工进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管理费等费用进行合理控制,将其保持在预算的范围之内。
1.3成本控制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因素加以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影响成本控制的问题,将成本的每一项支出和花费都控制在预算之内。管理人员不定时的对成本进行分析、核查,审核费用是否超过了预算的成本要求,如果出现这种问题,那么要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
1.4成本总结
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以及审核分析之后,要对其有一个综合评价。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材料设备还有相应的管理费进行分析,总结成本控制工作的经验教训,然后明确了解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在成本控制还有管理中不断进行完善,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做评估,为下一次的项目进行做好辅助作用。
2施工预算的作用
2.1正确处理管理关系
施工预算是正确处理管理与承包施工关系的需要。有很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在承包以后并不按相关规章制度施工,进行甩手式管理,即施工企业将施工管理任务交由项目部管理,而项目部就分工交由施工班组管理,日常考核松懈不严谨,整个管理体制不符合实际施工条件要求。而施工预算是基础工作的基础,有效推行施工预算,从施工技术、计划方案,人材机的消耗加强管理和控制,做到承包和管理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发挥整体效益。
2.2有效开展经济管理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可依据施工预算提供相关数据,以工料、工程量、劳动定额等工程量为基础,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需用计划,然后依据施工预算规定的用工、用料进行限额领料,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避免工人窝工、工人不足以及材料缺乏积压等现象,按照如此的流程来开展符合企业施工实际供需的经济管理,以实现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
2.3衡量企业盈亏的依据
施工预算是企业施工内部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也是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结算的依据之一,因此在最后的结算过程中,通过依据施工预算编制的人材机消耗量及额度与实际耗用量、耗用额可对比衡量施工的成本支出是否超出预算,作为衡量企业施工盈亏的依据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预算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作为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则更应该知道施工预算是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可以说是核心部分,其在按质按量完成工程任务的同时通过经济的手段使得工程成本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以致企业能实现低支出高收入获得更多的净收益。就是在施工前,综合考量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并进行有效对比之后完成的预控方案及措施。通过施工预算,企业可以将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进一步结合,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达到施工预算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审验预算目标,施工企业就可以分解、分析再汇总,进行施工执行方向调整,以此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交流。
3成本预算控制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确保工作质量和施工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结合预算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需求,精心构建预算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预算管理,确保预算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责任预算管理,可以在不同的部门和企业实施,通过个人发展提高,执行工作,在发生问题时,可根据工作进行安排,落实专门的预算管理,系统的解决永久存在的问题,然后修复系统,避免不符合规定或条例,提高工作质量,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确保预算人员决策的理性、科学,避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不正确,造成较大的风险,激励员工,加强对员工的奖励,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活动。
3.2管理范围的界定
对于预算管理来说要保证其管理的全面性,可以在不同的部门进行。为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方法,经过相关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关注和讨论,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条件,各个部门的员工都要进行参与,明确管理目标,促进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实施然后,充分合作,以实现整体的参与,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最大化,优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3.3预算管理结合企业预算非常重要
公司的利润与企业的预算费用分析有直接的关系,结合企业的现状分析问题,提高效率,降低预算和能源的规划问题,对产品的过程进行设计,提高跨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合作,支持企业价值链管理,明确管理决策,并考虑企业目标预算管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的预算管理。
3.4提升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意识
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的主要方法就是对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大力宣传,让成本管理意识在企业员工心中生根,这样员工才会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起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员工有了成本管理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推动管理制度的实施。此外,管理者的思想管理意识在企业的成本管理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当成本管理人员建立了具备科学化的管理意识时,企业才能把其他管理制度落实并实施,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5重视材料成本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
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中,其材料成本占了很大的投入比例。所以材料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具体到实际方面就是管理人员应该从材料的购入、储存以及应用等全过程着手,加大管理力度以及把管理责任分配到个人,这样才能在发现材料问题后依照问责制度,可以找到材料管理出现错误的主要部分,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了保证。此外,做预算管理的员工应该明确材料的预算,得到适合工程建造特征的预算值。同时需要关注采购人员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以防采购人员的徇私舞弊、偷工减料的问题发生。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应该做好设计和物料供应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工作,重点是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以及材料能够得到有效化利用。
结语
作为控制施工成本及管理计划的基础,施工预算的科学高效能帮助施工企业改善劳动组织。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建筑施工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施工企业管理在不断地趋向多样化,但是施工预算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仍然是处于核心位置的,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执行有效的施工预算,为施工企业的顺利完工做好基础和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石龙.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控新探[J].中国市场,2019(08):93-94.
[2] 张成平.桥梁工程项目资源成本优化分析研究[J/OL].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7[2019-03-22].
[3] 龙静玲.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5):115.
论文作者:杨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预算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