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_郑红斌

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_郑红斌

郑红斌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第二中学校 643200

【摘要】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教学的主要学科,通过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也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寻欲望,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优化现有教学中的不良因素,完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对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有较大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169-01

数学思维能力虽然是抽象的,但教师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的具体表现或特征来观察其数学思维能力,并对其进行培养,从而思维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是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是符合现实和教育要求的,对于高中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再者,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是当前新课标中有关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数学思维作为思维能力中的一种,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培养对象,因而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已经成为现代高中教育中的重要项目,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其放在与数学知识传授相对等的地位上.

二、数学思维培养的方法

1.破除定式思维,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然形成很多定式思维,让学生在解题时发生错误,也会影响学生的解题思路,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前,应该先对学生的定式思维进行消除,引导学生将原有的定式思维破除掉,消除定式思维带来的消极作用,而破除定式思维的方法,教师则可借助于例证或是推证的方法来消除思维定式.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题目设计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带有诊断性质的题目,又或者是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题目,对这些题目中存在的思维定式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解题思维上出现的问题,打破思维定式带来的影响.比如教师可以将同一类型的题目的题干进行改变,在其他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不同题干的问题,实际上其解题方法也是不同的,但学生往往因为思维定式的关系,在还没有完整看完题目题干内容就自行用定式解题方法进行解题,结果导致错误的发生,因而教师在问题设置上应该将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或容易忽视的地方集中起来,让学生能够从题目的比较当中发现解题方法或解题思路的不同,从而自己从思维上打破定式思维给数学解题带来的影响.

2.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最终是要让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贴近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以及所储备的数学知识,转变对数学教材中的概念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有目的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巩固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扩展学生视野,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同时,在数学问题的设置上,教师也应该注意多增加生活化问题,使数学问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熟悉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思维,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我探索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或解题规律,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数学思维的一部分.例如,教师在讲授“导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变化率”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掌握对于学生掌握导数知识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因而在讲授时教师可以设置高水跳台问题,将变化率这一抽象问题与高水跳台联系起来,从而将抽象知识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生活问题,学生出于对高水跳台的熟悉感,会自觉调动数学思维对其进行思考,并与变化率问题进行联系,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这一事例中也能看出,学生对于生活中熟悉的事件是乐于思考的,而且善于思考,因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运用这样的一些生活事例来调动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思考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对这些事例的思考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带动了其本身思维能力发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巧用逆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打破常规思路,从问题给出的结论出发,倒过来去思考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同学们的数学能力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转换的快慢。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过程中,当正向分析受阻时,逆向进行探求;当直接求解很繁时,间接思考解决问题方法。只要我们不断坚持训练,就能提高同学们思维深刻性和灵活性。

总之,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潜能,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能使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浦春华.高中数学教学中注重解题反思与优化思维品质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姚明江.高中阶段几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2013(6):176-179.

论文作者:郑红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_郑红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