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绿色实验,再现核心素养论文_向春红

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绿色实验,再现核心素养论文_向春红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443600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无疑有化学的一份功劳。但看到国家现在正在花大力气进行环境整治,关闭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厂矿、企业时,也激起了我的思考,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化学基础知识,更要传递绿色化意识。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绿色实验,尽力避免实验可能产生一些有害或有毒的物质,对师生、环境造成危害,为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一点儿微薄之力。

一、全面把握《课标》、促成与时俱进

“从化学走向生活,从化学走向社会”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因此,化学与社会的发展成为初中化学的“起点”和“终点”。基于此,我们的化学教学有责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课标》专门设立了“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是对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这一时代要求的顺应,它试图改变传统化学课程过于注重化学知识、弱化化学科学社会应用的倾向。

随着国家科技的日新月异,各个领域都有化学的身影,化学使人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生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化学又给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化学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等现象凸显。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要为学生树立绿色榜样,就应与时俱进地对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引导学生养成“绿色化学”的意识,积极探索使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的方法,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环保、绿色生活的生存意识。

二、创建绿色化学,形成绿色化理念

虽然目前国家对教育硬软件的投入较大,但无论是我们农村初中还是部分城市初中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更没有相应的设施处理。在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或有毒物质都是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也使废弃物产生的有毒气体等直接对师生的健康造成影响。鉴于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在自己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创建“绿色化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绿色化学”的意识,做绿色化学实验,避免让学校化学实验室或化学实验成为污染源。

三、搭建绿色实验平台、把握绿色实验环节

1.巧妙改进实验方案。

新教材的编写在药品用量、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的取材等方面渗透了绿色化学的思想。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促进实验过程的绿色化,以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

(1)教师应引导学生严格控制药品用量。有些实验药品虽无毒无害,但对环境会造成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药品用量。绿色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严格控制药品用量,教师将教材中不明确的药品用量明确化。如少量高锰酸钾制氧气,这里的少量究竟是多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审视。

(2)教师可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教材中有些“绿色”实验忽视了教学实际情况,这时需要教师积极改进实验装置,并向学生说明绿色化学思想。

2.严格管控实验过程。

学生初学化学,好奇心重,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不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或者虽按实验步骤进行,但有的实验也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散逸到空气中对师生产生危害。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以及气体的难以收集,因此老师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有害气体或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一张经过碳酸钠溶液浸泡过的纸片,代替集气瓶口的玻璃片,这样产生的二氧化硫就会与碳酸钠溶液产生反应,并被吸收。

3.妥善处理实验产物。

初中化学实验一般比较简单,产生的物质一般不会产生大气污染,但也不能对其进行直接排放,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比如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利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后,产生的残留物中仍会存在酸和碱,如果直接将其倒入下水道,那么就容易使下水管道腐蚀,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化学实验的产物能够回收的就应该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也要将其倒入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直至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时才能进行排放。在实验过程中容易破损的实验器材,若将其随意丢弃,不仅会造成废弃物污染,还会使实验器材产生浪费。因此,对于废旧实验器材也应该尽量合理回收利用或废物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4.用心观察污染现象。

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实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生活中的各类现象进行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污染现象,并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寻找解决的办法。教师要对这些现象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通过汇报展示来进行检查。

“渗透核心素养,实施绿色化实验”是今后化学发展的方向,也与国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总思想相吻合。作为化学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教学生做绿色的化学实验,为学生做好绿色化学实验的榜样,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的危害性,认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宣传绿色,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造福后代子孙。

论文作者:向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绿色实验,再现核心素养论文_向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