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探究论文_魏佳子

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探究论文_魏佳子

魏佳子

深圳市石岩公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展开了探究,详细介绍了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并系统论述和分析了两点合唱训练中的重点,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学音乐;合唱训练;探究

合唱是声音的共性艺术、群体的艺术、综合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的表现手段和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和谐的一种高品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学音乐的教学中,合唱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合唱的技巧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进行了探究,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

1.1 培养孩子的演唱欲望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

兴趣是开启学生进人合唱音乐殿堂的钥匙。学生初接触合唱时都普遍感到合唱是一门较复杂的艺术,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本合唱训练外,还要让学生聆听和欣赏一些同学们熟悉的合唱及一些高水平合唱团的演唱录音,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合唱声音的美妙、和声效果的神奇,诱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选择较简便的合唱曲和轮唱曲节奏力度强些的作为练习材料都使学生很容易的接受和完成排练。

1.2 合唱的音准节奏的训练

在排练排合唱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一首合唱曲无论有几个声部,如果训练不够,总会有跑声或串声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通过大量视唱曲目使学生对音高、时值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然后再进行两声部的演唱训练,从训练节奏、音准开始,从易到难。之后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把学生引入一个平稳的状态,多练习易掌握,学生对全曲的节奏就会有了一个较稳定的把握。

1.3 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引导学生进入合唱大门,还必须使学生懂得、理解并掌握合唱方法。虽然合唱队员的发声方法与独唱有所区别,但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但是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学生变声期的问题,尤其是男生的变声期较为明显,再此期间要注重保护和爱护学生,避免在歌唱中伤害到学生的嗓子,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轻声的歌唱,多引导学生练习哼鸣音,尽量保持弱唱状态,要求男生用“柔”声(即弱声)歌唱,同时在“柔”“弱”中唱出头声的“亮”同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和声的美好,避免训练力度教强的歌曲。同时,呼吸也是歌唱的基础。为此可引导学生感受闻花的感觉,将气息控制在腹腔的,横膈膜之间进行歌唱,也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其次,要求学生保持歌唱状态和姿势的正确性。努力使全队的歌唱姿势和歌唱时的口形保持一致。要求学生力度适宜,声音圆润,使合唱显示出美感和层次感。

1.4 和声的和谐统一与声部均衡是合唱之美

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像独唱一样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去唱,要发直声,不要颤音,做到音色与音量统一;不能只顾自己的声部,还要学会听另外声部构成的和声效果,注意各声部的旋律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歌曲旋律与歌唱的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使歌声富有感染力。同时,注意歌词思想感情的表达和歌唱的语言节奏,以使作品表现出美好的合唱效果。

2 作品分析是学生合唱训练的关键

作品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将直接影响到作品完成的质量与效果。合唱作品的分析,应从曲式结构、钢琴伴奏、确定高潮点、声音效果的确定、歌曲意境与内涵、背景、等方面全方位地分析,再来确定声音表现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情景、及在歌唱中所要表现出的艺术效果。

2.1 曲式结构分析是分析作品核心的步骤

不同的调式调性、结构,作品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处理起来当然也会不同。根据作品的结构来分析作品层次,布局力度、速度、音乐等。

2.2 合唱与钢琴伴奏的呼应层次关系

钢伴用什么音色表达怎样的意境、什么地方强,什么时候控制住以衬托出合唱,什么地方只需要给长音给意境,什么地方要柱式和弦烘托气氛,处理好这些,都是十分美妙,为合唱作品增添艺术效果。比如:合唱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前奏和歌曲前部分都比较轻柔,伴着柔美深情的歌唱表现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与热爱,但是,在进入每一段的中后部分的时候,有一段间奏,而这一段间奏一定要从弱到强的弹奏力度,从慢到快的速度进行弹奏,到间奏最后两、三小节减慢速度,却要用较强的力度表现,才可以为学生歌唱歌曲后部分的高潮起到很好的情绪引领和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伴奏中就已经可以体会到将要到来的激昂壮阔的情绪表现。随着伴奏自然的进入有效的高潮而更好歌唱的艺术效果。

2.3 确定作品表现高潮的段(点)的唱法

在分析作品时,要找出作品的高潮段,及全曲高潮点。然后,再寻找次高潮段,这可能不只一处,以及各处的小高潮。笔者个人认为,高潮点的处理设计直接反映出作品处理的精细程度在训练合唱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做好如何全面细致地分析作品,让学生理解作品,意会作品的内涵,就为演唱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注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运用不同的训练和表现手法达到情感的最好处理以及声部间的均衡等,在合唱作品中表现上才可能达到该作品的魅力。确定声音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内容、意境、情感表现、形象、等方面。合唱的基本的技能训练使合唱团有了基本骨架,那么,富有情感地歌唱,就赋予了这个合唱作品鲜活的生命及无限的艺术魅力。其次,歌曲的内容应该是具有生活情趣或者富有情景的,比如:《国歌》学生开始没有太大的兴趣可以投入,我给同学展示了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记录片和日本侵华战争的资料,学生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触动,情绪变的激昂,情感得以流露,全身心地投人到歌曲之中,歌唱过程表现得铿锵有力,学生是带着情绪去歌唱的,训练的效果非常好,这也使他们初步感受合唱声音与情绪的力量增强了他们合唱的兴趣。

合唱训练要格外注意作品的多种因素处理,其中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意境、力度、速度、吐字等,当然,如果只是单纯训练技能,那么我们的合唱训练就成了仅仅是合唱的基本功训练而已。而音乐的双基训练最终还是为歌唱服务的,就算是有了很好的音乐基础知识,对于合唱来说,只是掌握了双基,把歌曲唱对了,只是把骨架搭起来了,这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血有肉有灵魂。这就是歌曲的情感。让学生真正领会合唱的艺术,必须要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体验歌曲的情感,用真情去感受歌曲,合唱作品,才是真正体验合唱的美,音乐的美,艺术的美。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音乐的教学中,合唱训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合唱的水平,并通过合唱来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苁苁.对于合唱中童声训练的探究[J].音乐大观.2013(10).

[2]马丁元、章雅轩.合唱训练中的“合”与“和”探究[J].音乐大观.2014(09).

论文作者:魏佳子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探究论文_魏佳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