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作用,并紧密联系着建筑、地下管线以及道路系统等。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就要因地制宜,设计适当的园林景观,进而实现保护环境、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等。
关键词:园林绿化;特点;施工;养护;技术
引言
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施工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1园林绿化的特征
1.1园林绿化对象多样性
市政园林施工的植物多是色彩、季节、搭配等不同,最终实现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的目标。
1.2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统一
园林绿化重视观赏效果,通过自然与人文美的统一,呈现出具有艺术性的景观。实现这一效果就需要园林工程设计人员提前做好设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设计出艺术性与价值型兼备的园林绿化工程。
2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分析
2.1灌溉技术
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而土壤中的水分有限,因而需要适时地为植物提供水分。目前园林绿化养护灌溉方面可采用的技术较多,如:漫灌、滴灌、喷灌、微喷灌、管灌等,不同灌溉技术有着对应的应用范围。结合当前灌溉技术应用情况,大型草坪中可采用喷灌。园林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也存在差异,灌溉期间需要明确植物的实际水分需求,保证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充分兼顾植物水分需求与灌溉中水资源节约问题。比如:管灌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2.2施肥技术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水分等,土壤中实际存在的养分有限,随着植物的持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不断下降,造成植物实际生长期间所需养分不足,通过施肥技术可保证土壤中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施肥期间应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大,降低由此引起的“烧苗”问题。施肥期间,需根据植物特点控制好施肥深度以及施肥距离,园林植物可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方法,施肥深度应超过5cm,施肥区域应处于植物根系周边,肥料与植物根茎距离应超过10cm。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种类以及生长发育状况,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可增加钾肥;生长缓慢的植物可采取速效氮肥;园林中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在施肥中应增加磷肥。施肥期间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施肥效果的影响,如清除植物周边的杂草,有积水区域需及时排水,提高施肥的有效性。
2.3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也是植物养护技术中的一个关键,实际管理中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特点,做好早期病虫害防治。园林中常见的金叶女贞、紫荆、月季、大叶黄杨、紫薇、五叶地锦等植物容易出现煤污病,需要重视粉虱、蚜虫、介壳虫等虫害防治,并可在冬季喷洒3°Be石硫合剂,夏秋季可喷洒代森铵500~800倍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间,除了做好植物病害预防外,还需要注重虫害的预防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月季长管蚜在春秋两季较为常见,主要影响植物的新梢、嫩叶和花蕾,诱发煤污病,防治期间需要及时清除有虫枝条,及时清理园林区域中的杂草、落叶等,常用的药物有氧化乐果、灭蚜威等。不同区域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需要根据园林区域植物特性进行针对性防治。
3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
3.1科学规划
由于园林绿化的植株不同,功能不同,在设计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采取合理布局的方式进行科学规划。根据生态学原理,乡土树种占大多数,配合适量的乔灌草,常绿和落叶搭配,适应立地条件。施工前改良土壤,根据图纸要求施工。施工技术科学、合理,能够满足当地的植树要求。栽植后的植物能够健康、形态优美的生长,从而实现种一片活一片的状况。园林绿化植株旺盛生长,整体效果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3.2建立专业的园林养护队伍
每年应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专业园林养护与管理人员,逐步提高园林养护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实际工作中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推动并提升整个管理团队专业素质,依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3.3提高对园林养护管理重要性认识
依靠对园林管理团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对园林养护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逐渐强化管理人员的多种意识,纠正管理人员长期在园林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如养护管理功能被淡化、养护地位边缘化等问题。通过长时间对多种意识的强化,帮助园林养护管理人员逐步形成科学意识、资源意识、灾害意识、创新意识等。
3.4机械化管理
机械化管理有利于园林绿化养护水平得到提高,配备应用简捷,功能全面的机械,常见的园林机械有割草机、起苗机、自动喷灌机、挖坑机等,有利于园林绿化高效养护。在实际养护中重视园林机械应用,逐步实现机械化养护。
3.5增强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管理
为了加强园林绿化项目的质量管理以及质量掌控,增强后期的养护管理十分必要,所以,为了让后期的养护管理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操作标准、行为规范和技术要求。这就对园林主管部门有一定程度的要求,需要主管部门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养护管理行为规范、操作标准和技术要求,让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管理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施工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做到有效,全面的要求,根据指定出的管理制度,科学化、标准化以及合理化的掌管园林绿化项目的后期养护工作,只有园林主管部门与施工部门相结合,通力合作,才能最大地发挥园林绿化项目的景观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质量的要求。
4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和养护的结合
4.1养护工作涉及到施工的全过程
为了将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想法完全的表现出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施工部门首先必须要理解设计师的想法,以此为基础,利用组织管理以及技术方法,按照设计施工图纸把设计师的设计想法完全的表现出来,形成一个优秀的作品,表现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景象。以此同时,为了让园林绿化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必须在施工时多多注意绿化养护,例如树木移栽时,需要小心谨慎,尽量减少树木根部受到的损伤,还应该对树木的冠部进行一定的修剪,以此来降低树冠水分的减少速度,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树木在移植完毕后必须马上进行遮荫保护处理,还要及时浇水以及使用湿润的草绳环绕树干,确保树木移植后水分的充足。
4.2施工与养护展现设计想法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将园林设计师的设计变成现实的园林景观的过程。为了满足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标准以及预期效果,在施工时,必须要深刻了解到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想法和实际意图,还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设计与施工只有紧密结合后才能够呈现经典的作品,例如植物搭配,从苗木的挑选到实际的施工,园林设计师都应该一直在现场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帮助。园林养护管理必须要充分地表现出设计想法和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的基础,想要建造出一个经典的作品,就必须将设计想法融入到园林养护管理中。
结束语
园林养护管理期间需要注重不同养护技术的应用,依据园林植物特点,科学的进行各类养护技术应用,并从重视养护管理、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做好管理,提高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健.浅谈园林绿化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76.
[2]朱兴娟.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J].吉林农业,2014(22):64.
[3]孙沙.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4(16):204.
论文作者:施亚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分论文; 效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