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外敷湿性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孟雪,李慧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中医院 83000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制剂外敷湿性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为压疮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压疮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敷料湿性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制剂外敷湿性治疗,对两组患者湿性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治疗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压疮湿性治疗的患者联合中药制剂外敷,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压疮;中药制剂;湿性治疗;临床效果

压疮是临床诊疗,卧床患者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呈慢性发病,除却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外,还直接导致医疗质量的降低[1],在日常生活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或局部组织压迫者,易导致局部血运不畅,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影响正常组织功能,导致破溃渗液,严重时可导致坏死[2]。传统诊疗以保持创面干燥、充分氧气为主要治则,但一旦创面结痂,极易导致内部组织积脓恶化,湿性愈合也是在此条件下提出并发展的,发展至今已逾五十多年历史,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针对压疮患者实施中药制剂外敷湿性治疗的效果,现结合临床部分病例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压疮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Ⅱ期压疮患者;压疮无窦道、潜行;知晓本次临床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合并免疫或凝血机制异常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其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65~82岁,平均(72.42±4.20)岁,病变部位:髋关节29例,骶尾部59例,足部10例。压疮面积(2×2)~(8×10)cm2,压疮数1~4(1.84±0.94)处,98例患者共203处压疮。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创面常规干预,帮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协助患者定期翻身,同时为患者给予四肢按摩,舒经活血,创面给予局部清创消毒处理,未破者则给予常规消毒。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敷料湿性治疗,根据患者压疮破溃或未破给予透明贴的局部或全部贴敷,覆盖至创面边缘的2cm左右,存在坏死或腐肉组织者,给予相应部位清创胶的局部均于涂抹,后用泡沫贴覆盖,出现渗液者给予相应窦腔的辅料填充,合并创面感染者须在菌培养的前提下,给予针对性的抗菌敷料的开放性覆盖。根据创面情况,给予每2~4d左右一次换药处理,须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1.2.2、观察组:给予中药制剂外敷湿性治疗,以对照组治疗为前提,添加中药制剂贴敷,将对照组的透明贴或泡沫贴覆盖之前,用不粘性吸收垫吸取足量的中药制剂覆盖创面,再行外覆盖,每3~4d更换一次敷料,渗液较多者增加换药次数。

1.3、观察指标

压疮治疗效果[3]的评定采用压疮愈合计分表(PUSH)给予评定,从压疮面积、渗液情况、压疮组织分类三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对压疮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评定,其中压疮面积分值范围0~10分,渗液情况0~3分,压疮组织分类0~4分,评分越高表示压疮面积越大、24h渗液量越多、组织分类越严重,其中愈合为0分;有效为PUSH评分显著降低,且压疮周围组织正常,创面肉芽健康;无效为PUSH评分及组织情况未见改善;恶化为PUSH评分升高,累及周围组织,继发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压疮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压疮治疗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化情况,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压疮治疗情况比较(例 %)

3 讨论

湿性治疗的基本原理为利用密闭敷料覆盖,为创面提供一个合适pH值与温度的湿性愈合环境,隔绝病原菌或渗液侵袭创面造成激发感染,从而促进创面的有效愈合[4]。压疮是长期制动或卧床患者的常见合并症,除却与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迫相关外,还与患者自身免疫及营养状态相关。现今临床治疗以湿性治疗常见,与常规干性治疗相较,具有愈合效果更好、换药需求较少等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患的痛苦,减少医疗工作量。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常规湿性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制剂外敷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化患者,肯定了湿性治疗的价值,同时表明了联合中药制剂外敷的效用。

综上所述,对压疮患者实施中药制剂外敷湿性治疗的效果确切,且中药使用具有安全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关畅.湿性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1):58-61.

[2]李飞.湿性愈合理论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3,10(中旬刊):147-148.

[3]李荣.干性愈合与湿性愈合疗法治疗Ⅱ期、Ⅲ期压疮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4,28(5):1851-1852.

[4]李晓君,孙贝容.湿性愈合治疗压疮患者的效果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9):145-147.

论文作者:孟雪,李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中药制剂外敷湿性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孟雪,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