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法论文_王艳春

浅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法论文_王艳春

□ 王艳春

〔摘要〕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 许多的问题,例如: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参 与度低,教育方法单一死板,缺乏对学生的 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注重文化教育的 过程中忽视综合发展。诸多的问题影响着我 国当前教育发展,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 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对教育教 学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将从教育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关于教育教学改 革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创新

方法

当前的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已经十 分明显,在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应 试教育的巨大压力,而不能够获得充足的拓 展思维的空间。而到了大学阶段又存在着学 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因此要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运用新思路新方法,突 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推动我国教育教学 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1 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1.1 在课堂上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空间。在 传统的教育环境下,是以老师为课堂的中 心,这样的会形成一种“老师问、学生答”的 固定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老师带着“标准 答案”来进行提问,学生机械地按照固定思 路的思考,所作出的回答也只是围绕一个标 准来进行。去想出一个解决方法和去找到一 个标准答案对思维的锻炼效果显然是大不 相同的。而老师在这样模式下形成的居高临 下的姿态,只会疏远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没 办法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课堂 上,一部分接受知识较快的学生在找到标准 答案之后就停止了继续思考,没有了进一步 拓展思维的空间,另一部分没有能够快速接 受知识的学生则会失去学习兴趣。

1.2 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的是什 么,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很 多学生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往 往是到了社会上、工作中才有所体会。学习 目的是运用。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学习的知 识都运用到了考试之中,学生们完成了应试 之后就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从 而出现了一种学习与运用之间的严重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 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学 生在经过高考之后没有了学习的目标,没有 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 知识,也就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1.3 教育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封闭。在我国 长期使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 是一种使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老师在 课堂上,只通过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对书本 上的知识进行灌输式的讲解。这样的方式 下,学生对于原本的一些知识照搬,套用方 法,机械的进行练习。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 学生学习的内容枯燥,效率不高,更没有创 新没有主动的思考,而且会脱离现实,不关 注自然,不关注社会。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现在对学生的要求已 经不只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的掌握做书本 上的知识,还需要学生拥有动手能力,实践 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4 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培 养。一直以来在我国都强调以培养德才兼备 的人才为目标,将品德放在了才学的前面。 目前在产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教学过 分注重成绩,看重升学率,忽略了品德教育, 心理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在立身做人,人际 交往方面不够成熟,走出校门之后十分迷 茫,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而且在近期的新 闻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在学校内发生的恶性 事件的相关报道,这些事件的出现反映出教 育上的一些缺失。那些经历了考试的重重考 验的学生们,在心理上是否也能够克服种种 困难,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应该如何面对? 这些问题也都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得到重视。

2 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法

2.1 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 前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 才培养的要求了,就要求我们转变思维转变 观念,改变旧的学习教育方法。首先,在课堂 上使用新的教育模式,改变原本一问一答的 教学方式,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 流,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合作。老师在教学过 程中,让学生成为沟通与学习的主体,而老 师发挥辅助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 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要加强能力的培 养。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进行多 轨并行的方式,在了解整体学生的教学进度 的情况下,对于接受能力强的鼓励其进行发 散性的拓展练习,对于接受速度较慢的学生 加强基础教学内容的讲解。这样,教师引导 学生,学生学习适合自身情况的内容,通过 这种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2 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学习的作用。学生 不能够理解学习的意义,就很难发自内心地 对学习感兴趣,也就不能在学习中真正地有 所收获。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需要通过一 些课堂以外的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学生就可 以通过自身感受到学习的内容,将这些内容 联系到学习上时就会很容易地产生兴趣。当 学生参加了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就能够基于 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用学习的内容来处理 看到的问题,这种有了目标的学习方法能够 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远远胜过机械的灌输 式教育。例如,在经济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进行仿真的实验竞赛,让学生自己利用智慧 进行运营,当中遇到的困难就结合相关的理 论知识进行思考,老师则发挥引导作用,让 学生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认真地去进 行课堂学习。

2.3 进行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习内容开 放化。现在教学的方法已经有更多的选择 了,学习的内容也不仅来源于书本。在教学 中运用电子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让教学 内容更加生动直观,让学生耳目一新,通过 不同于书本的方式将知识内容展现,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比如在历史语文的教 育中,利用多媒体对文章或场景进行渲染, 让课堂有趣味和新鲜感,学生也会有对于知 识进行探究的愿望。同时,对于上课的内容 也不能千篇一律,仅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在 上课时要联系社会,联系自然,学习知识只 停留在书本上只是在建造空中楼阁。而且目 前的应试教育也已经有所改变,在高考考试 的内容上也开始贴近生活,靠近现实,关注 社会的焦点、热点,在教学内容上也要相应 改变,注重发现新内容、新方法。除了在课堂 上为学生开阔眼界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接 触社会,多和人交流,增长社会阅历,从而达 到以学习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学习。

2.4 加强素质教育,进行多方面素质的培 养。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这不仅要靠学习 知识,还需要培养正直的品格、良好的态度、健康的心理。在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是在上 个世纪90 年代,但是距离完成素质教育的 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对于目前的现状,学校 要做到:首先,保证老师拥有良好的品格和 心理状态。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老 师的优秀人格品质不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更是学生做人的榜样。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 期的考核、培训,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其 次,设置相关的教育课程,定期进行教育讲 座,内容可以围绕着一些弘扬社会正气的人 或事进行宣传,向学生传输正能量。也可以 涉及不同阶段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缓解 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于知识 文化的学习也能发挥很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是 十分复杂的,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探索,不 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坚持以人 为本,将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第一位。我们 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 区,不同学校,结合本身的条件与能力,综合 运用各种方法处理各种问题。总之,处理好 文化素质的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有 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中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 学效益[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2)

2 詹宏伟等.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与教育教 学改革[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3(6)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王艳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浅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法论文_王艳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