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疗效论文_于大山,赵荣荣

探讨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疗效论文_于大山,赵荣荣

(武警甘肃总队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探索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接收的100例单睑伴内眦赘皮的患者,均施行park法重睑成形术与V-Y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治疗,术毕后对所有患者均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毕后均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半年时有4例患者内眦切口瘢痕存在轻度增生情况,予瘢痕抑制剂涂抹后均缓慢淡化消失。一年时患者的切口均Ⅰ期愈合,其内眦切口相对比较隐蔽,没有显著瘢痕,外观较好,内眦赘肉获得显著的改善,满足美学标准,患者满意度均较高。结论: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可获良好的疗效,美观性较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 单睑伴内眦赘皮;park法重睑成形术;V-Y内眦赘皮矫正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097-01

引言

眦是指人上、下睑的交接部位,其中内眼的交接部位称为内眦。而内眦赘皮是我国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大多为先天性[1],资料显示,约有40%左右的东方人患有该疾病[2],明显影响了患者眼睛及面部的美观。因此,为了提高眼部的美观性,可通过整形矫正术进行治疗。本研究中收集本科室接收的100例单睑伴内眦赘皮的患者,均施行park法重睑成形术与V-Y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手术方案及疗效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接收的100例单睑伴内眦赘皮的患者,入组标准:(1)患者均要求接受V-Y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2)均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3)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本组10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97例;最低年龄者18岁,最高年龄者48岁,平均年龄(27.73±12.51)岁。

1.2 方法

1.2.1手术计划 使患者选坐位体位,双眼保持平视,先设计重睑线,按照其眼部情况,在和上睑缘相距7mm~8mm位置,若其上睑皮较为松弛时,按照其松弛情况对重睑线的切割线进行设计。然后作内眦赘皮切口线,体位选平卧位,双眼微闭,按照内外眦连线和水平线夹角确定新内眦点的位置。术者以手指朝鼻侧对内眦部皮肤进行牵拉,以其瞳孔及鼻背中心,将重睑切口线延伸到内眦部赘皮的上眦起始点(a点),起始取延伸切口线到内眦部赘皮上睑。使被皱皮遮盖的内眦点(c点)暴露出来后,告知患者睁开眼睛且保持平视,弧形延伸a点到c点,顺着下睑缘c点朝下延伸3mm~5mm(为b点)。把手指松开,以使内眦恢复原状,经c点朝鼻侧方向移动2mm~3mm(d点),对ac、bc及cd点进行描绘,以使患者内眦部产生一个横Y切口标记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手术措施 100例患者均给予2%利多卡因与肾上腺素行局麻处理,麻醉满意后,根据标记线将重睑线、ac、bc及cd等线切开,于内眦部构成Y形切口。顺着眼轮匝肌浅面精细分离,分离至缝合切口时没有张力为度,将眼轮匝肌和内眦皮肤间的纤维连接彻底打断,注意不可使泪小管受损,将皮下增厚的筋膜与切口上、下错位的眼轮匝肌,把部分内眦部分环形眼轮匝肌切断。以眼科剪进行分离,将错构、错位的内眦部眼轮匝肌剪断,以使内眦变薄,防止臃肿及产生猫耳畸形。将部分眼轮匝肌、皮肤、睑板前的结缔组织去除,在重睑切口位置顺着重睑弧度往内侧方向把1条眼轮匝肌剪除,且将其中的皮下环形眼轮匝肌切断,以使重睑皱襞沿ac线朝新内眦点自然的延伸,不使内眦与重睑切口相连,对ab、ac线切口外侧进行修剪,无张力缝合内眦切口,常规缝合重睑切口。术毕后常规给予抗生素眼膏,经无菌纱布行加压包扎处理,酌情合理加压2h~6h,行1d~2d的冰敷,按照患者病情采用抗生素口服行抗感染处理,连续服用3d,术毕后1周即可拆线,半年内给予瘢痕抑制剂涂抹。

2.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术毕后均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每月1次。术后半年时随访发现,有4例患者内眦切口瘢痕存在轻度增生情况,给予瘢痕抑制剂涂抹后均缓慢淡化消失。术后一年随访时发现,100例患者的切口均完全愈合,属于Ⅰ期愈合,其内眦切口相对比较隐蔽,没有显著瘢痕,外观相对较好,内眦赘肉获得显著的改善。患者睑皱襞弧度均较为自然,和内眦部自然延续,睑裂的高度、长度均明显增加,满足美学标准,患者满意度均较高。

3.讨论

内眦赘皮主要指内眦角前方从下往上呈反向性或从上往下呈顺向性蹼状皮肤皱褶,好发于蒙古族人群,约有50~60%左右的蒙古人患有该疾病,既往曾将其称之为蒙古襞[3]。该疾病会使患者两眼的距离过长,导致泪阜、正常内眦外形及部分视野被遮盖,使患者的面部给人一种呆板笨拙之感,可经开内眦矫正术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内眦赘皮的术式相对较多,应用较多的有Y-V成形术、Fox-Z成形术、L行皮肤切除术及Stallard-Z成形术等经典术式[4-5],它们均是经过皮瓣法对患者的内眦皮肤形态进行调整,提高构成眼睑水平皱襞,以消除内眦垂直张力过大。因为术式较多,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内眦赘皮,疗效已获广大临床的认可。但因手术的制定、操作难度均较大,操作时容易导致皮瓣坏死,且术后也常遗留较明显的瘢痕。本研究中选取Y-V成形术是按照患者的眼部特征与内眦部皮肤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而来,其改良了原术式的Y长臂位置及其和短臂的夹角、形态,切口相对比较隐蔽,故术后的美观性较好。而同时联合重睑成形术能够使手术更加满足美学标准,和内眦部皮肤自然延伸,使切口更加流畅[6]。本研究术毕后经过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患者的切口均Ⅰ期愈合,内眦切口相对比较隐蔽,没有显著瘢痕,外观较好,内眦赘肉获得显著的改善,且满足美学标准,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综上所述,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可获良好的疗效,美观性较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征.内眦赘皮的成因、分类及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07-210.

[2]李娜,李广帅,刘林嶓,等.改良Y-V成形内眦赘皮矫治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1-3.

[3]高惠英,高毓妍,周志毅,等.上睑下垂矫正术联合微创内眦赘皮矫正术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8):927-929.

[4]陈明,熊猛,王磊,等.Y-V成形术与不等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1):21-25.

[5]马旭,杨大平,李宁,等.重睑术联合Park-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6):1686-1689.

[6]李玉杰,张黎.重睑术联合Y-V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2):89-91.

论文作者:于大山,赵荣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探讨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V-Y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疗效论文_于大山,赵荣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