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修复中改良二次印模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马丽

全口义齿修复中改良二次印模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马丽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口腔科 黑龙江大庆 163714)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二次印模法获取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就诊于口腔修复科门诊的30例牙列缺失患者,分别采用改良二次印模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初次进行全口义齿修复20例,再次修复10例。有理局部压痛、固位不良等19例,戴用后未经任何修复11例。经随访,义齿固位良好,不易脱落,咀嚼功能恢复较好,讲话清晰,粘膜无压痛,牙槽骨及粘膜保持丰满。结论 为取得精确的印模全口义齿修复常采用二次印模法,材料一次性使用,操作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减少返修次数,可保证印模的准确性。

关键词:全口义齿修复;改良二次印模法;应用

无牙颌患者不仅咀嚼功能严重受损,发音不清,而且面部外形受到明显影响,并进而导致颞下颌关节、颌面部肌肉功能活动紊乱,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以恢复面部外形及咀嚼、发音功能,保护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健康。全口义齿是由基托和人工牙组成,借助吸附力和大气压力以及其他辅助因素,附着在上下颌骨上,以恢复患者丧失的生理功能和外形,属于黏膜支持式义齿[1]。目前临床上常用二次印模法来制取无牙颌印模。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就诊于口腔修复科门诊的30例牙列缺失患者采取改良二次印模法制义齿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全口义齿修复30例,其中17例,女13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56.5±2.5岁。

1.2 操作方法

1.2.1制作塑料个别托盘:①按常规制取初印模、模型;②在初模型上划出粘膜反折线和上下颌基托后缘线;③模型上铺一层软蜡片;④调拌自凝塑料,于丝状后期涂于蜡的表面;⑤用一金属丝弯成一端分叉的柄,趁自凝塑料未结固时固定于其上。柄端向远离模型的方向翘起,以免取模时对唇的妨碍;⑥自凝塑料结固后从模型上取下,去除红蜡,大致打磨其边缘,并在上颌托盘相当于硬区的部位钻一小孔(减压孔)。

1.2.2口内检查托盘边缘:将个别托盘引入口内,就位后拉开唇颊,逐段检查唇颊边缘的长短,让患者抬舌检查舌侧边缘的长短。要求托盘的边缘与粘膜反折线之间留有1~2mm的距离。过长的部分应磨去,过短之处应以软蜡片粘贴弥补[2]。

1.2.3修整托盘边缘:烤软棒状印模膏粘于托盘边缘,分段、分次烤软后放口内逐段做肌功能修整。

1.2.4衬印取模:调拌少量粉剂海藻酸钠印模料放在托盘内大致涂匀,引入口中加压,并迅速作肌功能修整。印模材料结固后从口内取出,终印模即告完成。

1.2.5取终印模的要点:①衬印材料宜少不宜多,上颌印模不超过5g,下颌不超过4g即可。材料用量合适,托盘容易就位,材料结固后易形成薄而均匀的一层,意味着各部位的压力一致,印模准确。印模材料过多,不易完全就位,材料结固后形成很厚的一层,各部位所受的压力不够,也不均匀,就失去了使用个别托盘的意义。而且由于印模材料过厚,边缘缺少托盘的支撑,灌注模型时很容易变形,将会影响全口义齿的边缘封闭。②先用示指取少量调拌好的印模材料填到上颌结节的颊间隙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盛印模材料的托盘进入口内时,拉起上(下)唇,将托盘的唇系带切迹对准唇系带,然后边晃动边加压,托盘会顺势进入正确的位置,估计托盘与牙槽嵴之间约有1~2 mm的距离时固定托盘。如果不是边晃动边加压,托盘会出现前后或左右方向的偏斜或倾斜,致使各部位的印模材料厚薄不均匀,常常出现某些部位印模材料过薄甚至暴露出托盘的组织面,影响印模的准确。加压时前部先加压,逐渐向后上加压,使印模材料受压由前向后、向周边和减压孔流动、溢出,避免形成气泡[3]。③一手固定托盘,另一手迅速作肌功能修整,然后两手交换操作。下颌可先做舌的肌功能修整,后作唇颊侧修整。④此法取模时印模与组织间非常密合,吸力大,不易取下。可在印模材料结固后,用棉球蘸水从唇颊侧注入印模与粘膜之间,拉开口颊,轻翘托盘柄使托盘后缘进入空气,印模即可顺利取下。若强行拉下会使印模变形。取托盘时不应以前部牙槽嵴顶为支点,翘动托盘。

1.2.6衬印取模材料的选择:①糊剂海藻酸钠印模材料较准确,但天热时结固时间短,来不及操作。少加石膏可延长操作时间,但影响结固后的质量。天冷时结固时间长,取上颌印模时材料易向咽部流,也会影响结固后的质量。②粉剂海藻酸钠印模材料有严格的粉水比例(5g粉,1ml水),调拌后稠稀度十分理想。可塑期长约1~2min,有较充足的操作时间。印模清晰,富于弹性。

2 结果

30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初次进行全口义齿修复20例,再次修复10例。全口义齿完成修复后,嘱患者定期复诊,有异物感,发音不清,理局部压痛、固位不良等19例,其中有2例初戴有恶心感,经调磨修改1~3次,均能习惯,适应全口义齿。戴用后未经任何修复11例。经随访,义齿固位良好,不易脱落,咀嚼功能恢复较好,讲话清晰,粘膜无压痛,牙槽骨及粘膜保持丰满。

3 讨论

牙列缺失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其病因除龋齿和牙周病外,还有老年人生理退行性改变,导致牙松动脱落,有时还可由全身疾患、外伤、不良修复体引起。它对患者的面容改变、咀嚼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是一种潜在的病理状态。

准确的印模和模型是口腔修复体的基础,没有准确的印模和模型就不会制作出合适的修复体。对全口义齿来说,印模和模型的准确就显得更为重要,印模、模型不准确,不仅影响全口义齿的固位,还会出现牙槽嵴多处压痛,甚至导致义齿修复的失败。印模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印模。准确的印模,要能反映口腔解剖形态和周围组织生理功能活动,以便使基托与口腔黏膜高度密合,有边缘封闭,从而取得全口义齿良好的固位。二次印模法临床上普遍应用,先用印模膏或海藻酸印模材料制取初印模,灌注石膏模型,在其上制作个别托盘,然后再用终印模材料取得精确度高的终印模。传统二次印模法的效果是肯定的,但是印模膏反复交叉使用,因而不卫生;印模组织面刮除一层很费力,且不易控制均匀;模型制成后,印模膏与成品托盘粘连不易去除干净。

改进了二次印模法,多年来一直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印模石膏取初印模,再用海藻酸钠印模材二次印模法取终印模的优点是:材料一次性使用,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以减少患者往返就诊次数;又能保证印模的准确性,且符合当前一次性的趋势,是临床上可以推广的一种取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荣欣. 改良二次印模法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3(31):145-145.

[2]魏义斌,郭卫岗. 全口义齿改良二次印模法制作义齿213副[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6):796-796.

[3]杨娅,陈丽萍,吴小勇,等. 活动义齿改良二次印模法疗效及成本核算的相关性分析[J]. 今日健康,2014(2):187-187.

论文作者:马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1

标签:;  ;  ;  ;  ;  ;  ;  ;  

全口义齿修复中改良二次印模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马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