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审计局实施导师负责制培训审计“新员工”_审计局论文

克拉玛依审计局实施导师负责制培训审计“新员工”_审计局论文

克拉玛依审计局实施导师责任制 培养审计“新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局论文,克拉玛依论文,新兵论文,责任制论文,导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审计局根据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机关“人、法、技”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把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与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审计干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和考核方法,并对新进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了导师责任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更新观念,把培养新人作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2年底,3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后被招录到市审计局工作,他们所学的专业有会计、财政和市场营销。如何让这3名学生尽快熟悉审计工作,进入工作状态,早日成长起来,成为摆在市审计局党组议事日程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进行操作,是把他们按常规分到各科室去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还是采取更有效的办法来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呢?渐渐的,一个新的思路、新的设想被提了出来。在企业有师傅带徒弟的做法,院校有导师带学生的制度,但在行政机关却没有这些好做法,那为何不借过来尝试一下。市审计局党组在汲取内地一些审计机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推出“导师责任制”,并辅之以相关的制度约束和奖惩机制,切实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领进门,扶上马,送一段的培训目标。

二、制定制度,明确责任,为推动“导师责任制”奠定基础

对新进机关人员实施“导师责任制”,就是要为新进审计机关的人员确定“导师”,保证责任到人,使新进审计机关人员的培养工作做到专人负责、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考核到位,使“导师”和“学生”都感到既有压力、也有动力,从而促使新进人员的尽快成长,为其创造较好的条件和环境。

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2002年12月,市审计局下发了《克拉玛依市审计局对于新进公务员实行“导师责任制”的暂行办法》(以下暂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新录用的科级以下公务员,在实习期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以“导师责任制”的形式进行岗位实习,期限为一年。《暂行办法》中对导师也做了明确要求,要求导师人选应选择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业务精通、工作责任心强、能为人师表的优秀审计骨干人员,并给予一定的导师补贴。同时明确要求加强对“导师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由综合科会同有关科室对新进公务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作风、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试考核。只有考试考核合格后,新进公务员方可正式上岗工作,不合格者,将延长其实习期3个月到半年,并规定在延长期内,取消导师的资格,扣回已发放的导师补贴。

三、执行制度,落实责任,脚踏实地地培养审计“新兵”

2003年3月,在克拉玛依市召开的审计工作会议上,新分配来的3位大学生分别与其所属科室的3位审计干部签订了《市审计局新进公务员实习期导师责任协议书》。协议书中明确规定:甲方(导师)和乙方(新进机关公务员)应共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学习各项财经政策、法规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甲方有责任从政治上帮助、业务上指导、生活上关心乙方,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了解和掌握他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对症下药,打消顾虑,积极引导和提高他们从事审计工作的主动性,使其在思想、业务方面健康发展。在操作细节上,协议中还规定:甲方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系统的向乙方传授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审计业务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乙方要虚心向甲方学习,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在甲方的帮教下,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协议期内,每季度甲方要对乙方思想作风和技能情况做出书面评价,协议期满进行全面考核。

“导师责任制”明确了甲乙双方的责任,也有效地推动了此项制度的执行。签订协议的3位“学生”,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刻苦,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努力钻研审计业务,遇事虚心向“导师”和其他同志请教,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纪律,审计能力提高很快。作为“导师”而言,为了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审计业务技能,在督促“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审计经验,督促“学生”掌握先进的审计工作方法与技巧,并注重发挥年轻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给他们压担子,做到有的放矢。如“导师”在接手每一个审计项目后,对该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实施步骤都进行认真讲解,让“学生”作为审计组成员参与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编制,在工作中熟悉、了解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重点从掌握审计取证方法辅导入手,帮助“学生”分析可能遇到和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增强职业敏锐性和判断力;审计结束后,让“学生”参与审计报告、审计结论文书的讨论修改,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沟通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审计组成员的作用。

新进的公务员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同志沙拉买提,被安排到行政事业审计科,因其是民考民的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又是市场营销专业,与审计业务工作所需的知识差异很大,同时在汉语言的表达交流与文字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参加工作后一直感到压力很大。在“导师责任制”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其汉语言表达能力,“导师”彭艳丽首先让她明确,作为一名审计人员,不仅仅与账本、凭证打交道,还要与不同的人、不同的被审计单位打交道,包括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的意见交换和对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谈话,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的语言交流和观点的沟通,让她从思想意识上有学好汉语、用好汉语的紧迫感;其次在科室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鼓励她用汉语言朗读一些审计刊物上刊载的案例与文章;三是审计进点见面会上,确定她作为审计组廉政监督员,在会上宣读《审计工作人员廉政纪律》,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后,对她所做的审计记录由她负责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最后,在工作或业余时间,通过读报、读专业书刊、开展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讨论等方式,有意识地促使她主动地用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一年来的实践锻炼,提高了她的汉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沙拉买提的审计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基本适应本岗位工作的需要。

在一年的“责任期”中,“导师”认真按照《导师责任协议书》中的各项要求开展工作,做到了尊师爱徒,包教包学,从政治上帮助、业务上指教、生活上关心,而“导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也感染和影响着他们的“学生”。

在“导师”的培养下,3位“学生”各方面提高很快,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截至2005年 6月,3人中有4人次获市直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工会优秀积极分子称号,其中1人在2004年终全局干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四、期满考核,确保“导师责任制”的效果

2004年6月1日,实行“导师责任制”一年时间届满,针对协议书中的内容,市审计局抽调专门人员成立考核组,对3名新进公务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内容包括时事政治、审计、法律、财政、金融等经济专业知识以及审计实务等;面试过程中,考核组成员从审计业务、审计实务、口头表达、平时表现和仪容仪表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打分。考核结束后,要求“导师”和“学生”对实行“导师责任制”一年来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写出书面的汇报材料。通过考核,几位新进公务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均顺利地通过了各项测试,达到了“导师责任制”所制定的各项目标。实践证明,“导师责任制”对新进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知识水平等方面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  ;  ;  ;  ;  ;  ;  ;  ;  

克拉玛依审计局实施导师负责制培训审计“新员工”_审计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