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探究论文_马旭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探究论文_马旭明

摘要:古典诗词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是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品析古典诗词,继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利用情景教学法将古典诗词中的意境进行展现教学的方法运用就显得及其重要了。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探究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意境深邃,形象生动,语言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诗词中的意境开展古诗词的教学活动的同时,对学生的精神起到滋润和净化,也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

一、创设视听情境,融情入境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中情感和形象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师要针对古诗词进行意境教学,首先要注重学生对于诗文情感的把握,依靠传统的让学生单独靠针对文字的视觉或阅读形式的听觉并不能引起学生多重感官的参与,要达到高效率的、融情入境的古诗词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利用身边可用的辅助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工具,可以促进学生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古诗文的感受、想象,体味诗文中意境的多义性,是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在全方位的感官参与中,强烈的思维活跃情况下,对古诗词的理解呈现出多元色彩。

例如,教师在教学《蜀道难》时,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情感的气质。诗文主要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和学生齐声朗读本诗的基础之上,教师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李白在诗文中描写的蜀道之难,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在备课期间为学生准备的视听教学资料:教师将央视《大蜀道》节目剪辑拼成的短视频,融情入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丰富学生对于《蜀道难》诗歌内容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基础上,教师开展了高效的针对全诗结构和文章的艺术风格以及作者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等教学内容的讲解,事实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前期运用多媒体工具创设视听,融情入境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致提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二、重视意境分析,丰富学生认知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从学生角度来看,则是由对古诗词意境的分析,进行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处于对认识对象积极作用的状态中,学生的思维中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加工,从而逐渐形成学生自己脑海中成型的写作架构和心目中较为完整的情感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任务是通过针对古诗词的内容及其意境进行特定的情境创设,将古诗词中的意境通过外在的教学手段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促进学生在诗词意境环境中进行语文古诗词知识的主动建构。

例如,教师在教学《琵琶行并序》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琵琶女的三次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并没有出场,她在船上的演奏时是人和客人在外面听到的;第二次是琵琶女应诗文邀请而出场演奏;第三段是虽然简略,但对琵琶女的演奏仍然是明写。教师鼓励学生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假如当时‘我’在船上进行演奏,演奏过程中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和现状是怎样的感受?”,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目虽然没有明写,但是“我”能判断是哪种基调?或许是当时的心情吧,根据自己的现状而生出的悲凉的心情。第二段琵琶女出面后面对“绕船明月江水寒”,独守空船的寂寞感油然而生,回想起以前的光华岁月,被倾听的现实将琵琶女的技艺展现欲望完全激发出来,遂将《迷裳羽衣曲》激昂地演奏出来,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三次演奏又回到现实,被悲凉感觉包围,“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文中主角的情感准确把握,丰富了学生对古诗词中人物情感的认知体系。

三、诗词美读入境,引导品味诗境

品味古典诗词,首先要有准确的诗歌节奏的把握,要读出音韵之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从网络上下载的各地优秀教师的优秀朗诵视频作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有整体的、准确的把握,从而提升学生品味诗词诗境的专业能力水平。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诵技巧等方面如:读诗时呼吸和语气要松弛有度,时缓时急能对节奏的把控更加完美,让学生的诗文朗诵水平也能通过自身高质量的朗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更引人入胜的意境体验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为达到高效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目的,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基础出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古诗词进行创设视听情境,融情入境教学,并重视意境分析,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对古诗词义和词中情感认知体系,结合诗词美读入境,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境。

参考文献:

[1]吴沛聪.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新探[J].文学教育(下),2018(10):72-73.

[2]邱宗林.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103-104+110.

论文作者:马旭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探究论文_马旭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