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回盲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路翠霞

路翠霞

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B超室 福建厦门 36102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回盲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超声诊断的回盲部肿瘤与术后的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术前经超声诊断为回盲部肿瘤的23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回盲部肿瘤19例,4例为阑尾周围炎性包裹。结论:超声为回盲部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超声检查;回盲部肿瘤;诊断价值

回盲部肿瘤是以回盲瓣为中心包括盲肠、阑尾、回肠末端和升结肠起始部各10cm的解剖部位。回盲部肿瘤起病多隐匿,病变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为提高回盲部肿瘤的临床诊断率,纤维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及CT等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发展,加之超声检查具有简单、方便、无创性、可重复等优点,超声检查被迅速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3例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诊断为回盲部肿瘤后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年龄50-76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

2、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giq7、GE logiqE9超声仪,探头频率3.5-12MHZ。患者取仰卧位,探头置于右下腹区域扫查,探头按压力适中。

二、结果

本组23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回盲部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20例为回盲部肿瘤(其中10例为低分化腺癌,5例为阑尾类癌,4例为粘液性囊腺癌),4例为阑尾炎性包裹,符合率为82%,误诊率为18%。

三、讨论

回盲部肿瘤患者年龄通常较大,男女比例约2:1,患者常有腹痛,柏油样便,或便血,肿块较坚硬,表面多不平整或结节状,有的肿块有一定活动度,有的比较固定。如果继发感染或慢性穿孔,局部也有明显压痛,有的患者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晚期可有肠梗阻,患者常呈现消瘦、贫血、低热等全身症状,有些患者可出现右下腹症状,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明显,临床容易误诊为阑尾炎,因此,需通过超声等辅助检查来鉴别诊断,回盲部肿瘤超声图像可显示为:1、肿块呈“假肾征”(图1),图像显示周边为实质性低回声,似肾脏皮质,中心残腔内气体强回声似肾脏集合系统,但彩色血流图无肾血管树特征,肿物横切面呈中心回声强周边回声低的“靶征”,探头轻压肿块局部或刺激肠蠕动时,中心回声区可见小气泡与液体流动。

2、肿块呈囊实性包块(图2),囊内或有多分隔,囊壁厚、毛糙,并可见实性乳头状突起附着于囊壁上,CDFI:囊壁及实性乳头状突起或有血流信号分布。若回盲部肿瘤侵犯肠壁时,可见肠壁出现异常回声,病变处肠壁异常增厚,层次不清,连续性中断,致肠管失去正常形态。病变早期肿块未向肠管周围侵犯时,肿块常显示为边界较光整。病变晚期或肿块较大者,由于肿块浸润压迫,可引起病变部位以上肠管扩张。回盲部肿瘤可伴有腹腔积液,晚期有转移者,于肿块周围、腹主动脉周围可探及转移性肿块及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的肿大淋巴结。有肝转移者,于肝区可见低回声或强回声转移性结节,彩色多普勒可显示有较丰富动静脉样血流信号。23例超声诊断为回盲部肿瘤患者中,有3例经病理证实为阑尾炎性包裹,经回顾性分析,将阑尾周围炎症与大网膜及肠袢粘连形成的炎性肿块误诊为回盲部肿瘤的原因为:1、患者年龄较大(55-65岁),2,临床无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3、超声表现为右下腹混合性回声团,阑尾形态无法辨认,周围为不均匀低回声,中央为强回声,酷似“假肾征”,肿块周围及右下腹出现少量积液,4、其中一名患者在腹主动脉周围可探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因此超声将此4例阑尾炎性包裹误诊为回盲部肿瘤。

四、结论

超声对回盲部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与阑尾周围炎性包裹有时不易鉴别,因此,需要超声医师在诊查过程中认真细致,在分析图像的同时,还应详细综合分析患者病史资料、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从而提高诊断率。

参考文献:

[1]周永昌,超声医学第6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1.1008-1014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J)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1-492

[3]刘巧玲,王兰英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1)62-63

[4]马德海,罗汝明等,老年人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24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02,R753.3

论文作者:路翠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超声在回盲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论文_路翠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