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看辛亥革命的旧形象_辛亥革命论文

穿越一百年——观辛亥革命时期的老影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辛亥革命论文,一百年论文,影像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辛亥百年了。今天的人们,在看到拍摄于1912年1月1日《上海各界人士欢送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幅照片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想到中国、中华民族乃至个人今天的生活与100年前那场革命有关吗?假如有关,又会有着怎样的关系?

让我们的目光穿越100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外第二十一协轴重队最先打响了首义的第一枪;驻守中和门(今名“起义门”)城内工兵八营(工程营)首先抢占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炮弹药[1],同时打开城门迎接城外革命军进城,军械库守军中的工程营左队的革命军适时呼应,并一举占领楚望台,之后南湖炮队等诸营响应,纷纷起义,会师楚望台。

《起义军位于蛇山顶上的炮兵阵地》:起义军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后,清湖广总督衙门就成了进攻的主要目标。炮队进城前,起义军已向总督衙门发起过进攻但均未成功。10月11日炮队第八标入城后,根据起义临时总指挥吴兆麟的命令,先后以楚望台、蛇山为炮兵阵地,向总督府(原址现为武昌造船厂,文昌门内)发动猛烈炮击。

《被摧毁的湖广总督府》:清湖广总督府仅剩下残垣断壁,驻守的清军早已仓皇逃窜。远景中依稀可见残存的牌坊上书写的文字为“文武为宪”。

这是一个枪炮声不绝的夜晚。起义军分兵出击,势如破竹,先后拿下总督府,攻入藩司衙门,最后占领了武昌全城,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起义军位于蛇山顶上的炮兵阵地 1911.10 武昌 佚名摄

被摧毁的湖广总督府 1911.10 武昌 佚名摄

起义军在武昌汉阳门实施戒严 1911.10 武昌 Francis E.Stafford摄

起义军在武昌街头巡逻 1911.10 武昌 Francis E.Stafford摄

湖北革命军士兵 1911.10 武汉 Edwin J.Dingle摄

《起义军在武昌汉阳门实施戒严》:起义军攻占武昌城之后,作为武昌起义的标志之一即建立了湖北军政府,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巩固革命的胜利成果。为此,新政府迅速派出重兵把守各个城门(汉阳门早已不存,原址在长江武昌岸边面对汉水的位置)和沿江一带,既可稳定社会秩序,又能有效地谨防清军的反扑。

《起义军在武昌街头巡逻》:首义次日,起义军即上街巡逻,一方面可以清剿残余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也可震慑那些企图趁社会动乱劫掠市民的乱贼。新政府的这一举措受到武昌城内广大市民和外侨的称赞(当年一些外国驻汉领事馆就设在武昌城内)。

11日晚至12晨,汉阳、汉口驻军先后起义,随即收复汉阳、汉口。三日之内,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皆为革命党人所控制。可以说,是武昌首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也敲响了封建帝制的丧钟。

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都与100年前爆发的那场起义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千百年间各地以推翻暴政统治为目的的大小起义无数,虽各有贡献,然朝代更迭,帝制依旧。唯武昌起义及其引发的辛亥革命乃五千年之大变。岂止是男人不再必须留长辫,女人不再必须裹小脚,它吹响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而奋起抗争的号角,全中国人民一朝觉醒,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且一举废除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从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纪元。它推翻帝制、打倒皇权的事实,给了中国人民最好最直接的教育,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同时,为中国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和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国内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直接催生并不断壮大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当然,辛亥革命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失败的教训。但无论从其“成功的一面还是失败的一面,都埋下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种子”[2]。辛亥革命无疑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创造了契机,从而为中华民族开启了艰难的民主化进程。毕竟这是中国历史上全新的一页。遥看彼岸,随着国民党政府1949年迁往台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五权分立”经过百年实践,如今仍在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活中经受不断地检验和完善。

回望辛亥后的百年,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变化,无不印证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的那段话:“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3]

“百年锐于千载”。别说辛亥革命后这一百年中国和世界变化之大大过革命前一千年,单是武昌这座城池也早已没了百年前的容貌。而最近十多二十年间的变化尤为急遽。一百年前那些砖石木瓦结构的空间形象——非但数公里的城墙全无踪影,连曾经的文昌门、武胜门、大东门(宾阳门)、小东门(忠孝门)、平湖门、汉阳门、望山门、保安门、中和门、通湘门等十座城门只有中和门(起义门)硕果仅存,而湖广总督府、藩司衙门(布政使衙门)……又安能幸免?

诚然,连原本地标性的建筑物都不能以其形象成为当下与过去的纽带,更何况,武昌首义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尽,所有参与起义的革命志士都已不在人世。幸而当年已有了摄影术,且已传入中国;而身处战场的拍摄者英勇无畏,不失时机为人类留下了许多武昌首义的影像,这些影像有些我们知道拍摄者,有些已经佚名,但正是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摄影者的努力,得以让世人有机会看到记录了这场起义战斗场面及其引发全国范围纷纷起事形成革命洪流的影像——百年前首义的众多场景被还原——革命军官兵的军事活动,革命军政府的施政措施,武昌城百姓的战时生活……无不跃然眼前。

《湖北革命军士兵》:这是一群满怀革命激情为自由而战的赤子,就是他们揭竿而起,用一腔热血和钢枪大炮敲响了清政府的丧钟。他们人人英姿飒爽,表情坚毅的脸上掩不住赢得胜利的喜悦;他们个个目光炯炯,透着为正义捐躯的勇敢与承担,那恰恰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所在。

清军在汉口华界大肆纵火——史称“汉口大火” 1911.10 汉口 佚名摄

从刘家庙车站撤退的起义军 1911.10 汉口 Francis E.Stafford摄

船工们运送起义军渡江作战 1911.10.11 武昌 佚名摄

清军侦察骑兵进入汉口收集情报 1911.10 汉口 佚名摄

百年前的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远不够发达,深入战场拍摄的困难和危险难以想象。且战地摄影需要的不仅是冷静、机智和勇气,还需要对战局发展的预判和身处战局的开放视野,不然,如何在交战各方拍得两军对垒?尽管这些影像或许是得益于拍摄者们身份的特殊?抑或不只是一位摄影师所摄取,但我更相信是得益于他们思想的敏感,观察视角和拍摄站位选择的机巧,当然还有他们深入战斗现场的勇敢无畏,才有了从武昌到汉口到汉阳,起义军和清军逐鹿江城三镇时双方阵地的攻防,两军营垒的部署,各自军队的进退,普通民众的参与,外地医疗队赶赴武汉参加战地救护,外国人对战事的关切等一大批时空纵横、涉猎广泛的影像呈现。

《从刘家庙车站撤退的起义军》:刘家庙位于汉口以北约10公里,濒临长江,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河汊沟渠水网纵横,不利于大部队展开攻防。刘家庙车站(民国后改为江岸车站,后一直沿用)是清末通车的京汉铁路进入汉口前的最后一站,既是起义军保卫汉口的前哨阵地,也是清军南下增援时必经的关口。起义军的汉口保卫战就是从争夺刘家庙开始的,双方在此激战数日。起初,起义军凭借优势兵力和高昂的士气,一举夺取了大智门火车站(在汉口大智路,为清末通车的京汉铁路南端的终点站)与刘家庙。但到了10月26日,大批奉清政府之命南下增援陆军赶到汉口外围,与在长江里集结的清海军兵舰以优势兵力和强大的炮火夹击了驻守在刘家庙的起义军,因力量悬殊,起义军从刘家庙车站及附近撤退,退守汉口市区。

《清军在汉口华界大肆纵火——史称“汉口大火”》:武昌起义后,清军与革命军数日激战对租界所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但赶来增援的清军曾在华界放火,大火连烧数日,对汉口市区的大片建筑和百姓生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引发了包括湖北省在内的全国各地老百姓对清军行径的强烈不满。

《船工们运送起义军渡江作战》:起义军拿下武昌后,迅速向汉阳和汉口推进,但当年武汉三镇间的交通只有水路,广大船工积极加入到运送起义军的行列中,帮助起义军快速渡江,扩大胜利成果。

《清军侦察骑兵进入汉口收集情报》:武昌起义后,清军从武汉败退。但清政府又迅速派出大批陆军和海军,准备从陆路和水路合围起义军占领的武汉。清军的侦察骑兵被先行派往汉口收集情报,他们四处侦察了解起义军布防情况,并通过电报和电话等现代化通讯设备与清军指挥部联系,为清军重新夺回汉口、汉阳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大规模记录了影像的革命起义。唯有这些照片让我们能将武昌早已不复存在的100年前的昨天与100年后的今天相互联系,也让我们有可能身临辛亥年间那场革命的场景,体会今天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变迁。

影像勾连历史。这些百年前的影像,既给百年后看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影像史料和现场证据,也为我们从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多角度、多层面考察那段历史,其中的各种细节,人们的活动……提供了众多可资辨析的视觉凭藉。我们必须感谢所有为我们留下这么多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命影像的摄影师。如果没有他们的拍摄,我们对这场革命和这段历史的记忆是否会缺失什么?感谢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使得往事从此并不如烟。

标签:;  ;  ;  ;  ;  ;  ;  ;  ;  ;  ;  

百年--看辛亥革命的旧形象_辛亥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