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及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论文_张雷1,夏俊峰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及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论文_张雷1,夏俊峰2

1身份证号码:37072419881215XXXX 山东潍坊 261000;2身份证号码:37148119820523XXXX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的建设日益增多使得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伴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增多,市场的竞争形势也就越来越激烈,促使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还依然存在一些弊端,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一些缺陷。因此,笔者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

1、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不仅材料、机械、项目决策、操作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对质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建筑工人等人为因素也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环境因素也影响了区域、地域的资源。这些因素的存在都直接性或间接性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认真严谨的考虑好这些问题,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市场不规范、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建立健全,有法不依以及一线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下都是影响项目的关键因素,若不加大审查力度,结果一定是一发不可收拾。

2、质量波动

项目无法基于一个固定质量的生产线,并一般在露天生产,没有稳固的生产环境,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非常严重,所以没有固定的流水线和健全完备的环境等一系列外在条件使项目工程产生质量波动。

3、质量变异

项目施工强调连续性、整体性以及协调性,哪一个环节出现任何问题,都会使整个系统产生影响,质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质量的变异不容小觑。关键是由于项目施工缺乏固定的自动性与流水线,也缺少完备的检测技术以及标准的生产工艺等造成的,施工单位在后期施工时应着重注意。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与创新。我国现有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传统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与执行而形成的,多多少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烙下的印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的一些情况,所以建立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管体制,很难运用到公平公正的质量监督管理中,也使有效制约机制的建立变得不利。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严,执行力不强,从而致使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扼杀,并时刻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长久效益。

2、有关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不强以及法律法规知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颁布,使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得到明确,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相关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规范与工艺规程。但现阶段,一些相关施工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缺乏法律法规以及法制意识,在施工活动中不遵循相关标准与操作规范,严重违反施工标准,不按图纸进行施工,不按工艺顺序进行施工,技术要领不适当,甚至是明显的偷工减料,由此致使劣质质量的工程的产生,质量事故源源不断。

3、市场准入把关不严。

市场准入制度的落实,在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对参与建设的各个单位从总体效益和质量上给予控制与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而部分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和到位,出现虚假的高资质、低能力的施工企业的不正常情况发生,或存在借证卖照、无证施工,躲避市场管理、以及私下进行交易等情况,进而对建设工程质量与效益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施工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

现如今,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有些黑心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材料生产各方面偷工减料,造成材料质量严重不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目前许多工程项目是实行分包制度,这样一来,很多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就在材料的成本上进行“精打细算”,这样分配到施工人员手里的资金早已不够使用标准规范的材料,但施工人员为了完成规定目标与竣工工期,施工人员不得不将材料的质量要求降到最低,去购买质量相对来说比较差价格比较低的建筑材料,所以采用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建造的工程肯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策略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健全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才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稳中求进。其主要是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工程要有具体的质量规范与技术措施,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科学的质量管理系统,首先要对投资方的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的规划设计,对施工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缜密的计划与草图分析,然后把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安排到相对应的工作中,并根据相关项目进行具体的检查和分析。

2、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如果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够很好的控制,那么对之后工程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能起预防和引导作用。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应当在施工准备的前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首先要对具体施工做一个实地考察,然后对施工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和材料材质等,进行一个全方位、多方面的分析与比对,并且选择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考核与审查,对机械设备按期检查和维护,避免以后出现机械设备的故障等现象。再者要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水平,相关技术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其现场的质量管理也要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执行,不能主观盲目与随意的进行施工与管理。

3、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建筑的施工工程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人员的具体数量要成正比例,但当今阶段两者的关系并不符合要求。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不一,在施工时不注重建筑材料的总量控制,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日益严重,并且一些浪费和损坏掉的材料还继续用在建筑建设里面,这就使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源源不断的产生。企业应当大力培养和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予以好的待遇留住人才,对那些技术水平差的技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上的培训与培养,从而对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总体提升。

4、加大对材料质量的考核,确保质量安全

(1)掌握准确的信息数据,选择优质的供货厂家。及时把握材料价格、质量等相关信息,择取优秀的供货厂家,就可得到质量好、价格低的资源,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并且能够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这是企业获得高效益与高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2)科学的组织材料供应,最大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有效合理的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运输与储存,制定严谨缜密的材料计划、落实良好的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速度,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最大程度满足建设的需求,是提高供应效益与高质量、确保正常运行的核心环节。

(3)科学的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浪费和耗损。按标准的定额计量方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管理工作,大力加大材料限额管理以及加强材料发放手续,建立健全与完善现场材料管理制度,杜绝材料的浪费和损失是保障材料质量、节约材料的关键措施。

(4)加强材料的验收和审查,严格把守材料质量大关。对用于工程的材料与设备,进场的时候务必持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出厂验收报告以及各类质量证明文件,如不具备或检验证明材料不充分时,应进行抽查检验工作。

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又标准又繁琐的工作,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与此同时,很多的建筑工程还与国民利益和经济有一些关联,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还有一些弊端存在,但是只要通过建筑企业自身的不断奋斗和努力以及国家社会的帮助,逐步建立健全和不断改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进而提升工程的质量,使我国建筑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惠平.建筑施工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意义研究[J].江西建材,2015,(14).

论文作者:张雷1,夏俊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及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论文_张雷1,夏俊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