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补液维持时间对改善肺叶切除接台患者术前焦虑情况的效果分析论文_钱慧敏,丁君蓉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术前补液维持时间对肺叶切除接台患者术前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4年1~4 月收治的90 例准备接台手术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各30 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30 min血糖、术前焦虑程度以及出院后满意率的变化。结果: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的术前30 min血糖分别为9.8 ± 3.5,9.3 ± 3.7,9.0 ± 3.4 mmol/L,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低-中 = 0.554,P低-高 = 0.391);焦虑评分分别为4.9 ±3.0,8.3 ± 4.2,8.3 ± 4.4,低速组与中速组之间及低速组与高速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低-中 = 0.001,P低-高 = 0.002);满意度分别为9.1 ±0.9,7.9 ± 1.2,7.9 ± 1.4,低速组与中速组之间及低速组与高速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低-中< 0.001,P低-高< 0.001)。结论:术前缓慢静脉滴注有助于缓解肺叶切除接台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出院后的满意率。

【关键词】术前补液维持时间手术接台患者焦虑血糖出院后满意率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maintenance time on alleviating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obcetomy in consecutive surgery

Huimin Qia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maintenance time on alleviating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nsecutive lobcetomy.Patients and Methods:To randomly divide 90 patients who were going to accept lobectomy on consecutive surgery from January to April,2014 in our department into three groups – low speed,median speed and high speed groups.There were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Blood glucose 30 min before surgery,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satisfaction on discharge were compared.Results:Blood glucose 30 min before surgery in the low speed,median speed and high speed groups was 9.8 ±3.5,9.3 ± 3.7,9.0 ± 3.4 mmol/L,(P低-中 = 0.554,P低-高 = 0.391),preoperative anxiety was 4.9 ±3.0,8.3 ± 4.2,8.3 ± 4.4(P低-中 = 0.001,P低-高 = 0.002)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discharge was 9.1 ±0.9,7.9 ± 1.2,7.9 ± 1.4(P低-中< 0.001,P低-高< 0.001),respectively.Conclusion:Preoperative intravenous infusion with a low speed helped alleviate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obectomy in consecutive surgery,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n discharge.

Key Words:maintenance time of preoperative intravenous infusion,consectutive surgery,anxiety,blood glucose,satisfaction on discharge

胸外科手术和麻醉等操作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1],使病人感到焦虑,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导致手术耐受性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且不利于手术后康复。

目前国内外对于接台手术病人的术前护理研究大多停留在通过术前访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措施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不适体验,采用的护理措施也是以加强心理护理、听音乐、放松疗法和术前带患者参观手术室等主观措施为主[2-3]。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心理护理需要有经验且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护士实施,术前放松疗法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实施,病人术前参观手术室也会对手术室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还要考虑手术室无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相比较而言,通过延长术前补液时间但不增加补液总量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简单、易行、经济、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本研究通过延长术前补液时间,以及监测并告知指末血糖结果两项措施,从维持术前正常血糖的水平以及心理暗示两方面,减少术前焦虑的产生,进而提高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以改善肺切除术接台手术患者身心状态,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连续选取2014年1月~4月在我院于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台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90例。纳入标准:(1)年龄在30至70岁之间,性别不限;(2)无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血压在正常范围内。(3)接台等待时间介于4-8小时之间。(4)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包括胸腔镜和开胸手术。(5)疾病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6)意识清醒、思维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的患者。排除标准:(1)手术时间超过5小时。(2)术中或术后24小时内输血。(3)术后24小时内出现重要并发症,如肺不张、呼吸衰竭、肺栓塞等。(4)肺楔形切除和全肺切除。

达到入组标准的患者,由医生开出医嘱,术前静脉点滴5%葡萄糖500ml,不添加胰岛素。根据点滴葡萄糖溶液的速度,分为低速组(n=30,每分钟点滴20-30滴);中速组(n=30,每分钟点滴50-60滴);快速组(n=30,每分钟点滴80-90滴)。分别采集术前30 min血糖、焦虑评分和满意度。

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分别为53.3%、26.7%和46.7%,P=0.096;平均年龄分别为(mean±SD)55.1 ±8.2岁、55.7 ± 9.0岁和54.7 ± 8.7岁(P低-中 = 0.662,P低-高 = 0.988)。各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测量工具

焦虑状况调查于术后采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由患者自愿填写,填写后即收回。调查量表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HAD共由14个条目组成,HAD在设计上可区分为2个因子。其中7个条目评定抑郁,7个条目评定焦虑,我们采用评定焦虑的7个条目。最后结果采用记分制进行统计,最低为0分,满分为21分,得分越高,表示术后焦虑症状越严重。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症状可疑;11-21分属确定存在症状。

每个患者出院前接受满意度调查,采用Likert 10点量表问卷,得分1-10分,1为非常不满意,10为非常满意。

1.2.2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K Independent Samples Kruskal Wallis Test),以 P < 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014年1月~4月我院行择期手术的全身麻醉行肺叶切除术病人90例,其中男3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5.2±8.5岁(31-70岁)。按补液滴速分为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三组间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表1)。

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的术前30 min血糖分别为9.8 ± 3.5,9.3 ± 3.7,9.0 ± 3.4 mmol/L,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低-中 = 0.554,P低-高 = 0.391);焦虑评分分别为4.9 ± 3.0,8.3 ± 4.2,8.3 ± 4.4,低速组与中速组之间及低速组与高速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低-中 = 0.001,P低-高 = 0.002);满意度分别为9.1 ± 0.9,7.9 ± 1.2,7.9 ± 1.4,低速组与中速组之间及低速组与高速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低-中< 0.001,P低-高< 0.001)。

3讨论

陌生的环境、对手术的恐惧、对自己病情的担忧及手术结果的无法预知,都会对病人情绪造成负性影响,此时病人的焦虑、抑郁最为明显。研究证实,适度的紧张焦虑可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的焦虑紧张却可与血压升高等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水平的升高[4],严重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其次在现阶段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接台手术无法避免,部分接台患者术前的禁食、禁水时间较长,在术前等待期间容易出现焦虑状态,所以本文把研究对象定为胸外科手术接台患者。

3.1不同术前补液速度对术前血糖的影响

通过三组不同滴速组的术前血糖比较,患者术前补液后血糖结果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正常人机体内胰岛素通过在葡萄糖转运过程中,增强磷酸化而达到的,并增加葡萄糖摄取后的糖原合成和氧化,也可以通过抑制糖原分解和降低糖异生而达到的。其结果是使血糖的浓度降低,经术前补液输入的葡萄糖溶液均在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术前30分钟血糖分别为9.8 ± 3.5 mmol/L、9.3 ± 3.7 mmol/L和9.0 ± 3.4 mmol/L(P > 0.05)。所有患者的血糖均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所以不同滴速组的统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3.2 延长术前补液时间对术前焦虑的影响

手术对于每个患者来说都是一段特殊的经历,机体应对手术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各种类型的不适体验。接台手术患者在长时间的禁食、禁饮等待之后所产生的饥饿感,以及因此而加重的焦虑情绪是患者术前不适体验的常见表现[5]。接台患者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最易出现饥饿感,研究表明饥饿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和血糖水平以及心理因素有关[6]。本次研究通过使用术前补液的方法将术前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预防接台患者术前低血糖的发生,消除饥饿感,再辅以心理护理,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患者焦虑评分分别为4.9 ± 3.0、8.3 ± 4.2和8.3 ± 4.4(P = 0.001),低速组病人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接台手术病人的术前护理研究大多停留在通过术前访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措施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不适体验,采用的护理措施也是以加强心理护理、听音乐、放松疗法和术前带患者参观手术室等主观措施为主[6-9]。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心理护理需要有经验且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护士实施,术前放松疗法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实施,病人术前参观手术室也会对手术室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还要考虑手术室无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相比较而言,术前的心理干预方法是将术前测的正常血糖值告知患者,是针对患者的担心手术的心理特点,运用医学心理学的原理,对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暗示,帮助病人认为虽然自己经过了长时间的禁食,但自己仍是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手术的,能增强其心理应对力,使其更好地在心理和行为上适应手术,以利术后康复。

3.3 延长术前补液时间对提高出院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安静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使人呼吸平稳、心率稳定,机体处于高度节能状态,可降低机体对应激的高反应性,接台等待期间患者对手术的期待感增强,长时间等待引发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心理应激强度增大。因此,稳定术前病人心理状态,促进适应性反应,对提高术后出院患者满意度,尤其对诸如胸外科手术等较大手术的病人显得尤为重要[7-8]。

本研究显示,低速组、中速组和高速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 ± 0.9、7.9 ± 1.2和7.9 ± 1.4(P < 0.001)。低速组病人出院病人满意率评分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了调节患者术前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可以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不良体验,提高患者整体的住院满意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延长术前补液时间但不增加补液总量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简单、易行、经济、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既可以维持一定的术前血糖水平,又能够使接台患者觉得处于被治疗的状态中,心理上不产生饥饿感。既可以稳定各项术前指标,如血压、血糖、心率等又能够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产生,所以最终达到了提高术后患者整体满意度的目的。并且,减慢补液滴速具有可测量的客观参数,比传统的心理护理等措施更直观、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且不受护理人员的能力高低的限制,也无患者的接受程度的区别。

有研究证明传统的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太长,会造成患者的不适感。但一方面由于没有具体最佳的时间指导,护理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禁食、禁水的时间长短。另一方面,还由于担心禁食、禁水的时间不够,影响患者手术或造成术后误吸等不良事件,故护理人员主观上也愿意患者多一些禁食、禁水的时间。所以,患者经常会造成不必要的饥饿感和焦虑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愈来愈重视心理支持治疗对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影响[9]。传统的术前宣教已满足不了患者的对手术的心理需求,众多的未知因素使患者心理上产生不确定感,以致引起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要满足患者的求知欲并设法解除其焦虑,需要护士花费大量时间为患者详细介绍,才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但现阶段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这些费时费力的措施已很难被护理人员有效进行。

本研究通过延长术前补液时间但不增加补液总量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简单、易行、经济、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但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既可以使接台患者觉得处于被治疗的状态中,并且,减慢补液滴速具有可测量的客观参数,相对于单纯的心理护理更具可操作性,也更易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风侠,张瑞丽,李慧娟等.癌症患者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9(8):10-12.

[2]滕秀君 孟秀艳.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心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3,27(9):3013-3014.

[3]杨彦芳,莫新少,陈似霞,等.原发性肝癌术后发生高血糖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J].全科护理.2013,11(5下旬):1345-1347.

[4]王红梅.预防性护理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337-1339.

[5]王凤霞.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5(8):180-181.

[6]张良美.护理干预对减轻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9-11.

[7]赵军.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对其应激状况和预后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08-610.

[8]孙敏芝,郭秀君,陈媛媛,等.直肠癌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125-127.

[9]李向荣,王正英,李英姿,等.术前心理护理对术中知晓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作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6-1458.

第一作者信息:

钱慧敏女 1981.6学历:硕士在读工作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通讯作者简介:

丁君蓉女 1979.11学历:硕士在读工作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论文作者:钱慧敏,丁君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术前补液维持时间对改善肺叶切除接台患者术前焦虑情况的效果分析论文_钱慧敏,丁君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