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论文_贺凯红

(临汾先平妇产医院检验科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门诊接受尿常规检验的15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接受干化学法、尿沉渣检验,对比不同检验方法的尿常规结果以及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干化学法、尿沉渣以及联合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4%以及24%,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21.3%和35.3%,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对比,联合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干化学法相比,尿沉渣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更低,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检验的错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相比,联合法检验的误诊率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显著,为相关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降低误差风险,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关键词】干化学法;尿沉渣;联合法;尿常规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252-02

尿pH值、尿潜血、尿糖以及蛋白指标的检验、白细胞检验被看成是尿常规检验的主要项目,属于最常规、最基本的临床检验项目,主要应用于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等临床疾病的诊断当中,反映出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1]。保证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工作提供可信赖的参考。目前,自动化仪器设备开始广泛应用于尿常规检验当中,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是常用的检验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提升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精确度,联合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门诊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8月-2016年3月期间,150例患者于我院门诊接受尿常规检验,其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13~77岁,平均(37.2±2.3)岁。

1.2 检验方法

使用干化学分析仪(AE-4020)进行尿常规检验,使用前需要进行空白对照试验,加强质控监测,确保仪器功能正常。采集患者的尿液,使用吸管取出20ml,并将其置于干化学法反应试纸上,停留5s左右,然后使用干化学分析仪对试纸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执行,统计检验数据结果[2]。

使用尿沉渣分析仪(URIT-1200)以及配套的尿沉渣板进行尿沉渣检验,设定好尿沉渣分析仪的相关参数值,取尿液10ml于离心管中,离心处理5min后,去除上清液,收集尿沉渣。取尿沉渣样本0.2ml,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吸入流动技术池中,应用双盲法并参考哦啊单位体积标准进行检验数据统计。

联合法是同时使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验,将采集的尿液经由干化学分析检验后,再经尿沉渣检验,然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对检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最终得到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三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其红细胞阳性与白细胞阳性的检出率[3]。

1.3 评价指标

①阳性:定量红细胞检出值>7.0μ/L,定量白细胞检出值>10.0μ/L②阴性:定量红细胞检出值≤7.0μ/L,定量白细胞检出值≤10.0μ/L。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χ2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的尿常规检验结果

注:与联合法比较,*P<0.05;与干化学法比较,#P<0.05

2.2 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错误率

对比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的错误率。其中干化学法检验出现误诊9例(6%),漏诊5例(3.3%),错误率为9.3%,尿沉渣法检验出现5例(3.3%),漏诊6例(4%),错误率为7.3%,联合法检验出现误诊1例(0.7%),错误率为0.7%,其中干化学法检验的错误率最高,尿沉渣法其次,联合法最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尿常规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取科学、先进的检验技术,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度,有效降低误差。通过尿液检测分析来了解血液生化成分的变化,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4]。

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是两种原理不同的检验方法,其准确性相对较高。干化学法是通过干化学法反应试纸上的化学模块,与尿液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其颜色变化来测定尿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和白细胞含量。但是由于肌红蛋白和大量细菌繁殖而出现假阳性结果,而受到抗坏血酸或者重力作用的影响而产生假阴性结果,都会干扰最终的检测结果。环境、尿液物质水平等是影响干化学法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尿沉渣法则是直观的检验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而对红细胞、白细胞进行识别和分析,其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性和熟练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受到肌红蛋白和易热酶的影响检测结果呈假阳性,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而离心过程中的细胞破碎同样会影响定量红细胞检测的准确性。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了有效提升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联合应用以上两种办法,先行干化学法分析,再行尿沉渣法分析,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法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24%)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35.3%)明显高于干化学法(12.7%,7.3%)和尿沉渣法(4%,21.3%),而检验结果的错误率(0.7%)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9.3%,7.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尿常规检验当中,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降低错误率,进而提升治疗有效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汤伟明.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5):153-154.

[2]杨永康.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11-12.

[3]彭晓阳.浅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6,(12):23-24.

[4]龙加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作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28-29.

[5]李孝伦.干化学法与尿沉渣工作站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131-132.

论文作者:贺凯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论文_贺凯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