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党关于党章修改问题的争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党论文,党章论文,英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7月21日当选为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党魁的托尼·布莱尔自1994年10月在工党年会上提出对党章第4条款、即有关公有制条款的修改动议以来,党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大范围的争论。有人说党章第4条的修改是创造一个现代化的工党的关键;有人说这是一场内讧,是在关键的时候,把枪口转向自己。1995年4月29日,英国工党特别会议以2∶1的多数赞成制定新的章程,使这一争论告一段落。现将这一问题争论的过程、影响及其他有关情况作如下评析。
一
由费边社著名领导人悉得尼·韦伯夫妇于1917年写就的工党党章第4条款一向被看作是工党的象征和灵魂。该条款规定:要确保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的工人享受他们劳动的全部成果,要在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以及在能够获得的民众管理和对行业或服务业进行控制的最佳体制的基础上对劳动成果进行最公平的分配。1918年6月的工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含有这一条款的党章。这个具有将近80年历史的党章第4条款已经写到每位工党党员的党证及一些工会会员的会员证上,它对许多党内人士来说,是工党存在的基石。但这一条款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认为是工党不受中产阶级和工商界欢迎的主要原因。1959年9月,当时的工党领袖盖茨克尔召开特别会议,总结1959年大选失败的教训,提出删去著名的党章第4条,明确代之以“混合经济”内容的动议。他认为,正是党章中的“生产资料、分配、交换手段国有化”的社会主义内容吓跑了中间选民。他要求提出新的政策,更多地关心白领阶层,减少工党与蓝领工会的亲密程度。这个动议遭到了党内左翼和工会的激烈反对。地方党组织和工会为此专门召开了特别会议,纷纷通过否决盖茨克尔提议的决议。1960年10月,工党年会又通过决议,无条件地肯定了党章第4条的初版写法①,并责成工党执委会起草供未来工党政府实施的进一步国有化纲领的决议。但是,为了安抚修正主义者,工党执委会草拟了一个名为《工党的目标》的声明,也在这次年会上通过了。其解决办法是让左翼保留党章第4条,而让修正主义者重构一个关于工党目标和价值的宣言。当时这个声明实际上确认了“混合经济”也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不一定要用不断扩大国有化来实现工党目标。从此以后,工党在大选中的政策变化,差不多就是在根据这种较含糊的解释所能允许的幅度范围内上下浮动。这种左右翼都认可的办法一直到金诺克时代仍在使用,这也的确把许多有关的争论放置在了一边。
金诺克担任了工党的领导人以后,虽然就工党的改革作了一些工作,但并未提出修改党章第4条的动议。约翰·史密斯接替金诺克担任工党的领袖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1993年6月,费边社中彼得·阿彻尔领导下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工党的新党章”,与此同时,一个叫杰克·斯特劳的人也就修改党章第4条发表了意见。从而拉开了修改党章第4条争论的序幕。1994年2月,下台后的金诺克在一次电视节目里,主张去掉党章第4条,而那时,约翰·史密斯认为删掉第4条会导致党的分裂。②虽然史密斯从心里赞成修改第4条,并暗示过修改的意向,但是,并没有实际动作。
1994年5月,约翰·史密斯心脏病猝发逝世。同年7月21日,年仅41岁的托尼·布莱尔当选为新领袖。上任伊始,布莱尔便宣布要继承史密斯遗志,加快工党的改革步伐。1994年10月,在布莱克浦举行的第93届年会上,布莱尔向全党提出了修改党章第4条的动议。但这一动议以49%对51%的票数被否决。尽管布莱尔的决议被否决,但他从反对派的微弱多数票中看到了希望。在他及一些同僚看来,党章第4条已不是能否修改的问题,而是如何修改的问题了。在1995年初的头6个星期内,布莱尔向3万多名党员进行了25场演讲游说。但在2月26日伦敦地区会议上又以41.3%对58.7%的票数遭到否决。布莱尔及其同僚并不气馁,继续演讲、游说和协商,终于在3月10日的苏格兰工党年会上出现转机,与会代表以58.3%对41.6%的票数支持对党章的修改。在3月13日晚的工党执行委员会会议上,29个成员中,21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通过了对党章第4条进行修改的动议。4月29日,工党召开特别代表会议,以65.23%对34.77%的票数赞成制定新的章程。
二
在是否修改党章第4条以及如何修改党的章程中,关于党的价值和目标的争论主要有两大阵营,一是左翼,其中有以托尼·本为首的极左派和以彼得·海恩为首的“新传统派”。二是主流派,主要是中右翼分子。除布莱尔等人外,还有以约翰·莱斯特为首的“旧风格工党派”、以罗宾·库克为代表的“左翼现代派”、以杰克·肖为首的“现代派”、以莫·莫勒姆为首的“极端现代派”和以罗伊·哈特·斯利为代表的老右派。
主张修改党章第4条的主流派认为:1.党章中关于实行大规模的国有化的承诺在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布莱尔在接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说:“工党党章中无选择地主张实行国有化是很愚蠢的。事实上,工党已不再相信它,况且10年来也未曾承诺要真正的扩大国有化。”③2.党章第4条与下届大选中的关键性问题,诸如环境、民主、社会正义等问题都无关。3.新的目标与价值的确定是工党上台执政的关键。布莱尔曾多次警告,如果工党要结束自1979年以来已连续4次在大选中失败的局面,就需要放弃其已近80年历史的决心,实行大规模国有化的章程。他声称:“没有原则的权力是贫瘠的,但是没有权力的原则是无益的。”④他认为,除非工党准备放弃其过时的意识形态,并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使人们了解它这一主张,否则选民们是不会把权力交给工党的,第4条容易被公众错误地理解或被托利党卑鄙地利用。4.党章原条款混淆了目的和手段。在布莱尔等人看来,公有制只是获得自由、平等目的的一个手段。
反对修改党章的人开始时为数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强硬左翼,坚定地捍卫党章原条款。最为典型的是托尼·本。他说:“我只想改变第4条中的一个字,即第4条中提到的‘从事体力劳动或从事脑力劳动’一句中的‘或’字,代之以‘和’字……。”⑤他指责布莱尔“意在创造一个目的是使其国会议员掌权的新党,根本忽视了工会和社会主义传统”。⑥“运动派”的书记阿兰·辛普森联合托尼·本、全国矿工联合会主席阿瑟·斯卡吉尔等人组成了“捍卫第4条运动”,并于1994年12月份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有关组织机构,向工党党员寄发了5万多份信件,声称要在1995年4月29日的特别会议上与布莱尔决战。二是“新传统派”,也可叫温和左翼。他们认为党章第4条应该按照他们的主张来修改,并草拟了自己的修改草案,准备提交工党执委会讨论。他们认为,在修改后的章程中,应包括这样的内容:工党应该动员政府和社会的权力和资源去获得收入、福利、权力和影响的最大可能的平等,并承认充分就业、公有制的作用和累进税。根据该条款,工党应继续保留工会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一些工会领袖在争论中也多次表态,声称新党章应包括对充分就业、最低基本工资等项内容的承认。三是相当多的工党成员对修改第4条持冷漠态度,有的工党党员说,他们讨厌这些无聊的行为,还有的人认为争论会分散党的注意力。在反对布莱尔修改党章的阵营中,有的人属顽固分子,视政治为宗教,把第4条看成是神圣的教条不可侵犯;有些人并不真正信奉第4条,他们只是不喜欢布莱尔这类人作他们的领导,担心自己会失去影响力,因此,想通过保卫第4条来给布莱尔制造麻烦。更多的人是一些朴素的基层党员,他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奋斗?没有第4条,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些人伸缩性较强。
经过几个月的争论,极左派遭到了失败,温和左翼和主流派均作出了一些妥协,最后通过了以布莱尔及其同僚的草案为主词,并吸收一些主要派别意见的新的价值和目标的党章。
新党章中党的价值与目标的表述与韦伯夫妇起草的旧文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新党章开宗明义,宣称工党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而原党章中的国内部分,则未提社会主义一词,其次,原党章中关于党的价值观没有多少表述,而新党章有关条文宣称,工党相信通过集体的努力,我们将比单个行动获得的更多;通过集体的努力,可以创造各种手段实现我们每个人真正的潜能,并为我们所有的人创造一个政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权力、财富、机会掌握在多数人手里而不是少数几个人手里;在这里,我们享有的权利反映了我们应尽的义务;在这里,我们自由、团结、宽容、互相尊重地生活在一起。第三,新党章规定了党的目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第一个目标,即实现充满活力的经济。这种充满活力的经济把繁荣的私营部门和高质量的公众服务结合在一起,服务于公共利益。在这里,市场的进取精神、竞争的严酷性与合作力量结合在一起,去生产国民需要的财富,去创造工作和成功的机会。这是在党的章程中第一次对混合经济、对市场、竞争及私营经济采取肯定的态度。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个新目标也包含有对公有制的某种保留。第二个目标是正义的社会,第三个目标是开放的民主,第四个目标是健康的环境。第四,在对外政策方面,修改后的党章强调维护英国人民的防务和安全,强调与欧盟、英联邦、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为保障和平、自由、民主、经济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合作,没有象原党章一样提到与国外社会党和国际社会主义组织的合作。最后,在国内党派合作问题上,与原党章不同的是:原党章只强调与工会及工联的合作,而新的条文规定的使用范围要大得多,它宣称,为实现这些目标,要与工会、合作组织及其他联盟组织、自发性的组织、消费者团体和其他利益团体合作。
从总体上看,修改后的党的目标和价值观要比原党章条文涵盖的内容多,基本上反映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表述更灵活一些,伸缩性强,对于工党制定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的政策较为有利。
三
为什么布莱尔上任后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工党多任领导人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大势所趋。第一,几次大选的失败,使得工党现代化已变成主要呼声。自1979年以来,工党已分别在1983、1987、1992年几次大选中受挫。保守党已连续执政16年。思变已是工党大势所趋。从何处变?尽管有多种选择,但是,工党党章第4条这个不受中产阶级欢迎,又限制政策制定的条款,而且多任领导一直想更改又未果的东西自然成了突破口。第二,左翼的危机。50年代末,盖茨克尔等人也想修改第4条,结果失败。其主要原因是那时左翼阵营比较强大,以比万为代表的左翼在党内有较强的势力,再加上那时整个世界国家干预的势头仍较强,对修改党章第4条相当不利。但80年代中期以来,以托尼·本为首的左翼后继乏人,他们的政策、竞选纲领导致了自30年代以来工党最惨重的失败。“论坛派”已成了原教旨主义者,“运动派”成了跛行者,只有30多个成员。撒切尔夫人执政时代和私有化所取得的效果、苏联东欧高度集权管理模式的失败、特别是过去十几年里,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开始转换国家的作用,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努力寻求公有与私营部门的混合与平衡,探寻公共事业运行的道路。这种大背景对布莱尔修改党章成功是非常有利的。
(二)布莱尔及其同僚的艰苦努力。首先,布莱尔有一股锐意改革,不怕挫折的劲头。其次,注意讲究策略。不论是在党内提出修改党章第4条的时机,还是讨论有关问题特别会议时间的确定,都显出了布莱尔的精明。他还抓住工党中多数人急于工党重新执政的心理,不断向党发出威胁,要么修改第4条,要么继续作反对党。布莱尔及其同僚还向基层党员散发了众多的调查表,大多是诸如:“你是否同意工党的目标应与其价值相一致,并用一种清楚的方式表述”的很难说“不”的问卷,结果收回的问卷多数表示赞成修改党章第4条,对反对修改第4条的工会领导人和一些左翼分子形成一定的压力。再次,善于妥协。党章中新的价值和目标的条文自1995年1月底以来曾六易其稿,它是各派协商,妥协的结果。例如,在初稿中,谈到党的目标时,曾有“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的表述,但在定稿中,去掉了“市场”二字,照顾了那些抱怨新党章条文对市场过于热衷的人的意见。条款中对所有制问题笼统的表述,也满足了各方的需要。条款中关于工作机会平等的表述也考虑到了一些工会领导人要求党章上写上充分就业问题的意见。正因为如此,各派最后基本同意布莱尔等人提出的修改稿。
工党4月29日的特别会议开过之后,英国许多报纸都认为,工党修改党章后上台机会会增加。由于首次在党章中承认“市场和私人的进取精神”,以“共同体”取代了“阶级”的概念,特别是所有制不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使得企业所有权问题成了实用主义的事,这就使工党可以在在野16年之后,放手制定重新取得政权所需要的政策了。通过这场争论,也使布莱尔和工党经受住了考验。强硬左翼分子在党内进一步孤立,布莱尔和他领导的工党的声望进一步提高。
布莱尔发起的这场党章第4条的争论只是工党改革的重要一步。工党仍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诸如: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如何处理好与工会的关系?怎样与自由民主党、保守党区分开来?如何保持现在良好的势头?选民们正试目以待。
布莱尔曾经说过,放弃一些传统的东西,意味着创造一些机会产生新的东西。现在,工党已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布莱尔在4月29日工党特别会议上说:“变革和现代化并不止于今天下午4点,它将继续下去,不管是在党的发展,还是在政策的演变上都是如此。”⑦这个任务对布莱尔、对工党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但作为一个1900年诞生的政党,在本世纪末能否在1997年大选中获胜,为其100周年纪念增光添彩又是十分关键的。
注释:
①《保守党和工党会议决议汇编(1945-1981年)》(英)克雷格编,格雷沙姆出版社1982年英文版,第379页。
②《独立报》1995年1月17日。
③《时代》周刊1995年3月27日。
④⑦路透社伦敦1995年4月29日英文电,《英国的布莱尔修改工党章程的目标得到实现》。
⑤《卫报》1994年10月6日第28版。
⑥《泰晤士报》1995年1月11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