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_图书馆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_图书馆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化建设论文,大学图书馆论文,华东师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图书馆,在1987年至1990年的全国文献资源调 查中,华东师大图书馆的文献收藏综合指标位居全国师范院校第一[1]。设在图书馆内的 “ 国家教委华东师范大学文科文献信息中心”是全国高校15个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进入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相对滞后。如何面对经费紧张等种种困难,在困境 中得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1998年底以来,我们以211工程——图书馆 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迅速提升了为学校教学与科研 服务的水平与层次。

1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华东师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由三个部分组成: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多媒 体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自1999年初正式启动,至2000年底按预期目标完成。

1.1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更新

华东师大图书馆曾于1989年成功引进日本富士通公司的ILIS系统。随着数据库规模的不断 扩大,读者检索要求和书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的不断提高,ILIS系统逐渐暴露出 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同时,由于设备老化引起故障率增高,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更新势在必 行。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引进了美国INNOVTIVE INTERFACE公司的INNOPAC系统。它功能 齐全、性能稳定,具有全面、灵活、可靠的系统管理能力,可以对图书馆馆藏资源、CERNET 和INTERNET上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中心的作用。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SUN Enterprise 3500服务器。本着目前够用、今后的发展可以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建立了以CISCO 8510为中心交换机的交换快速以太网。在布线中 根据图书馆业务处理的需要合理配置服务器资源,并留有升级的余地。采用根据接入信息点 数、接入设备的带宽、网络安全控制、广域网接入的需求设计网络平台;根据目前和未来网 络技术对传输媒体的要求和馆内信息点的分布设计布线系统。

经过半年的建设,INNOPAC系统于1999年8月20日率先开放公共检索模块,10月16日起,流 通、采访、编目、期刊管理模块相继投入运行,标志着图书馆成功地完成了新老计算机管理 系统的更替。

1.2 数据库系统建设

这个系统包括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三个部分。

1.2.1 光盘数据库建设

我馆购置了深圳奥威德信息技术公司“网络资源共享与海量存储系统”(虚拟光盘检索系统 ),共有28个光驱,磁盘阵列共300G(可扩充至5000G)。可以将我馆购买的光盘数据装入该系 统,提供校园网检索。这种新一代的光盘镜像技术综合了光盘塔、光盘库的优点,同时检索 反应速度又快于光盘塔和光盘库,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且价格又较光盘塔加光盘库系统 低 许多,是一种比较适合我馆要求的光盘检索系统。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我馆购置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化学文 献数据库》、《二十世纪著名学者学术研究资料库》等30多种光盘数据库及多媒体资源。 校园网上的用户只要在图书馆的光盘服务器上注册,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光盘资源。同时光 盘网络系统的视频点播功能还提供音乐欣赏、VCD节目播放等。

1.2.2 网络数据库建设

1999年9月,我馆作为“CNKI知识网络管理服务中心”的一级站,建立了《中国期刊网》华 东师大镜像站,为全校师生提供中文电子学术期刊的全文检索服务。2000年4月我馆开始订 购美国EBSCO公司的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EBSCO数据库使用方便,仅需通过关键词即可检索 所要的文献,检索得出的结果可立即通过E-MAIL发送到检索者的信箱。从1999年起,我们还 向美国DIALOG公司申请了国际联机检索全年定费优惠计划,可以向全校师生优惠提供450多 个国外数据库的检索服务。

1.2.3 自建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是我馆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开发、组织馆藏资源,为教学、科研 服务的重要手段。在自建数据库方面,我们已经实施的工作有:

(1)书目数据库。截止2001年6月10日,我馆按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建立的书目数据库含有 馆藏中外文图书/期刊书目数据共计34.2万条记录,馆藏记录近90万条。国顺路校区分馆及 校教育资料中心的书目数据和馆藏数据都已进入INNOPAC系统。

(2)基础教育数据库。教育科学是我校的特色学科。我馆具有多年从事基础教育情报服务的 基础,积累了基础教育情报数据数万条。2000年下半年,我馆自行开发软件,选择“教师教 育”、“创新教育”等11个专题作为基础教育专题资源数据库的首选子库,开始着手建设基 础教育情报数据库,前期制作的部分数据已挂在图书馆主页上,供用户使用。

(3)学位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是反映一个大学办学特色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我 校拥有博士点61个、硕士点101个,我们于2000年下半年参加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 统(CALIS)”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并已着手筹建本校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全国高校图书馆联合目录数据库。我馆作为全国高校首批26个成员馆之一,参加了CALI S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共提供数据30万条。该数据库已经建成,可供全国高校图书馆联 机编目,并实现网上馆际互借。

1.3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建设

我馆筹建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先期配备电脑50台,于2000年10月16日正式向读者开放。200 1年初学校和图书馆再投入电脑50台,共计100台,完成了二期建设。

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我们建设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系统,共投入经费464万元人民币。在总体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 下,我们找准切入点,重点建设能迅速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系统,取得了很好 的效果。其主要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INNOPAC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经过我馆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的应用开发和对操作人员多层次的培训,使系统得以高效运行 。目前,我馆的流通阅览、读者检索查询、文献采购、文献编目、期刊工作等均纳入计算机 管理范围,使华东师大图书馆的计算机集成管理水平进入国内同行前列。特别是该系统中沉 淀的国外图书馆先进管理经验正逐渐被我们吸收利用,这为我们迅速提高为读者服务的层次 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2.2 INNOPAC的使用,使图书采购和编目的质量大为提高,可以高质量、及时地为教学、 科研提供文献保障

现在外出采购或参加书展,都可以进行网上远程查询,及时检索本馆图书预订和馆藏情况 ,减少了异地选书的盲目性,可以用同等的经费更合理地为教学、科研选购更多的图书品种 。INNOPAC的网上新书推荐功能可以使图书馆及时购买读者推荐而图书馆缺藏的图书。文献 编目经过与CALIS联结或通过Z39.50功能访问国外大学图书馆和OhioLINK、OCLC等书目数据 ,实现了网上联机编目、数据套录与交换,不仅确保了编目质量,而且大大加快了编目速度 ,缩短了新书与读者见面的周期。

2.3 INNOPAC的使用和数据库系统的建成,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手 段和质量有了明显的充实和提高

图书馆的藏书在INNOPAC管理下,读者可以在网上申请预约、进行续借。新书通报功能可以 及时在网上公布最新上架的新书。教学参考书功能可以使读者从课程名称和任课教师姓名两 个途径检索到指定教学参考书。读者不论身处何地,都可以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在网上检 索 我馆的书目数据库和各种自建数据库。同时还可通过INNOPAC的Z39.50功能访问国内外著名 图书馆或图书馆组织的书目数据库,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我馆配置的30多种光盘数 据库及多媒体资源,订购的《中国期刊网》、EBSCO等网络数据库拥有的11600余种中外文学 术期刊的题录、文摘和全文,提供了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读者可以在校园网范围内无限制 地使用这些数据库。据统计,仅2001年3月份就有1911人次检索了我馆EBSCO的Academic Sea rch Elice数据库,浏览文摘3180篇,浏览全文1984篇,下载论文565篇[2]。自1999年8月 20日系统开通至2001年3月15日,读者通过网络访问INNOPAC已达150万余人次。

2.4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为不具备上机条件的学生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利用馆藏电子 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条件

由于该室硬件条件设备先进,软件环境优越,服务功能较多,不仅可以检索光盘和网络数 据库,阅览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进行软件学习,点播音乐和VCD节目,收发电子邮件,打 印等,还可以直接上INTERNET查询,浏览教学、科研或学习所需要的丰富信息,深受读者欢 迎。据统计,目前在我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注册的读者达4000多人,周开放时间84小时仍不 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

2.5 数据库系统和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我馆情报咨询服务和读者教育的 水平和层次

一年来,我馆接受校内检索和咨询课题600多个。通过DIALOG联机检索,为学校有关部门及 时提供了我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成为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 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所收录和被引用的数据。同时还为学校6位教授(14人次) 申报院士、为钱卓博士申报“长江学者”、为学校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及为我校教师 申请国家科研项目和科研开题都做了大量的情报检索和情报分析工作。与此同时,丰富的光 盘数据库、联机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也给我馆开设公共文献检索课及读者 短期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教学实习的场所。近两年,我馆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化学情 报检索》必修课、《科技情报检索》和《社科与经济情报检索》选修课,及为本科生开设的 《社科情报检索》选修课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

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建成,使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水平达到了 一个全新的高度,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文献信 息保障。

3 信息化建设中的几点体会

3.1 信息化内容的确定必须符合本馆实际

与若干得到国家资金重点资助的大学图书馆相比,学校下拨给我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经费 十分有限。在总体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从本馆实际出发,依据有所为、有所不 为的原则来确定建设内容。因此在立项时我们力求找准切入点,重点建设能迅速提高图书馆 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三项内容。而在更新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数据库系统和多媒体电子 阅览室三者中,我们又将更新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此带动其他两项建设内 容。在数据库建设上,我们则根据现有财力和基础,确保购置学校重点学科发展最迫切需要 的若干网络数据库和自建基础教育数据库。实践证明,我们当初确定的建设内容是符合本馆 实际的,所取得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

3.2 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硬件设备的选择应通过深入调研和周密论证

在信息化建设中,引进一个好的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是提高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在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的选型上,我们强调必须 具备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标准化、可升级诸要求。为此,曾组织技术骨干对国内外运 用较好的多种管理软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调研 报告,并由学校职能部门组织校内外专家周密论证,最终确定选择型号。硬件设备的选择, 也是经过深入调研和周密论证后才最后确定的。

3.3 建设过程中应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

作为一项“工程”,对项目实行严格管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项目启 动,我馆就建立了分层次管理制度。一是成立了由馆长任组长,有副馆长和自动化部主任参 加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二是成立了由两个副馆长分别担任组长的工作小 组,分头负责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和数据库系统建设。三是设计参数设置等工作的五个部室 也专门确定了具体负责人。由于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从机制上确保了严格管理的实施。同 时,在建设过程中我馆注重人员的严格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如在引进和使用INNOPA C系统的过程中,先后对工作小组的成员、各业务部门的骨干、全体员工进行了三个层次的 技术培训,使大家很快掌握了系统技术,为在短时间内将系统投入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INNOPAC系统投入运行后,我们要求各使用系统的部门在了解、熟悉掌握系统功能的基础 上写出INNOPAC工作细则,坚持以工作细则规范操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标签:;  ;  ;  ;  ;  ;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