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100 m跑技术的发展特点及流派分析_100米短跑论文

现代100 m跑技术的发展特点及流派分析_100米短跑论文

现代100米跑技术的发展特征及其流派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派论文,特征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100米赛跑是当今世界田坛竞赛最为激励,轰动最大,倍受观众关注的项目之一。各个国家田径界无不重视对100米赛跑项目的重视和研究,所以近年来其项目成绩得到迅猛提高,男女分别以9.86秒和10.49秒的成绩接近和超过了专家们预测的21世纪初的男女100米9.80秒和10.50秒的成绩。为使我国在此项目上及时了解世界发展动态,更好地把握训练工作,我们将近年来世界优秀100米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技术特征进行汇集分析寻找出规律,为在技术上指导我国的100米跑项目的训练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2 现代100米赛跑的发展特征及其规律

进入80年代以来,是世界短跑水平突飞猛进的年代,100米赛跑世界纪录得到刷新,此阶段的技术特征与以前的技术相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2.1 以更快的速度跑后70米

如果把70年代有代表性的1972年奥运会男子100米冠军鲍尔佐夫与1988年奥运会田子100米前三名的各分段成绩和总成绩加以比较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表1)

表1

姓名

30米 差值 后70米 差值 总成绩 差值

鲍尔佐夫

3″91 6″2310″14

刘易斯 3″9 +0.01 6″02 +0.21 9″92 0.22

克里斯蒂

3″92-0.01 6″05 +0.18 9″97 +0.17

史密斯 3″90+0.01 6″09 +0.14 9″99 +0.15

女子100米的材料也说明这个问题(表2)。6

表2

姓名 30米 差值 后70米 差值 总成绩 差值

唐德拉杰 4″16

6″90

11″06

耶姓

乔尹纳

4″09+0.07 6″45 +0.4510″54 +0.52

阿什福德 4″15+0.01 6″68 +0.2210″83 +0.23

德累克斯勒

4″14+0.02 6″71 +0.1910″85 +0.21

后70米中速度的提高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最高速有了提高,70年代后70米中最高速度的10米成绩男子为0.86秒(11.63米/秒),而80年代为0.83(12米/秒);女子70年代最高速段的10米成绩为0.97秒(10.39米/秒),而80年代达到了0.93秒(10.99米/秒)。其二是能以接近于最高速度跑更长的段落,甚至出现90─100米几乎不减速的趋势,即跑速比较稳定,这方面较为突出以例子表现在女子100米上,例如乔伊娜50米以后的每10米成绩为:50─60米0.92秒、60─70米0.91秒、70─80米0.91秒、80─90米0.91秒、90─100米0.92秒。

从上面资料中可以看出她能用最快速度跑后30米,次最高速度段的10米仅慢0.01秒。根据80年代以来世界短跑的发展,在100米赛跑,为了使总成绩好,要提高途中跑最高速和接近于最高速的水平,起跑加速阶段也要从属于这一主要目标。近年来在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最高速度训练使用的距离延长到90米。

2.2 起跑速度能力出现提高的迹象。

如果把80年代世界短跑运动员前30米成绩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个别运动员出现好的成绩是由于加速能力的提高,最突出的例子是约翰逊超过刘易斯,这决定于前20米(表3)。

表3

刘易斯 20米-2″97 9″93

2″96

9″92

约翰逊 20米-2″87 +0.109″83+0.10

2″87 +0.099″79+0.13

对世界100米运动员达到最高速度的时间分析表明,大部分运动员在50─60米未达到最高速度,个别人在40─50米段达到最高速度,如阿什福德跑10.83秒时,在40─50米段达到最高速度(0.94秒跑10米)50米的成绩为6.07秒。卡伯特在40─50米段达到了最高速度(0.96秒跑10米)50米成绩为6.11秒,这种情况打破了短跑理论上的一个结论,在6秒以内不可能达到途中跑的最快速度。

分析80年代以来的世界优秀100米运动员的竞赛实践,展望未来100米赛跑,突破80年代以来100米的纪录,必须在加速能力有所提高。

分析70年代的前短跑训练实践,在100米训练上忽视加速能力的训练,到了80年代,这种状况有所改善,表现在十分重视力量训练和加速能力的训练。

2.3 100米跑的步频步长的变化规律

过去对100米跑的步频和步长的研究,由于研究手段缺乏,只着重于研究100米跑全程的平均步频和平均步长,这对于认识全程中速度变化的机制是帮助不大的。80年代以来采用了录相手段,可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全程中步频和步长的变化,它们的变化对速度的影响,为了分析步频和步长,我们利用88年奥运会100米决赛前10名运动员的材料(表4)。

表4

姓名步频

步长

0-30米

30-60米

60-90米0-30米30-60米60-90米

刘易斯 4.15 4.84

4.41

1.852.40

2.65

史密斯 4.15 4.73

4.58

1.852.44

2.52

乔尹娜 4.49 4.68

4.58

1.692.29

2.40

10.54

德勒克斯勒 4.24 4.51

4.37

1.782.31

2.40

10.85

根据上面的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的100米跑的基本规律:

(1)在全程中步频从加速到变慢,最高步频出现在进一步加速阶段,并在此阶段出现了最高速度,在维持最高速阶段步频降低。

(2)在全程中步长呈增加的趋势,最大步长出现在最后阶段。

(3)在60─90米的每10米速度出现稍下降的情况(个别不降),每10米下降的时间约为0.01秒─0.03秒,可以认为速度损失不大,此时步频下降(0.10─0.44米/秒)步长增加(0.08─0.25米),可以认为在60─90米段,步频降低的损失由步长增加来弥补。我国短跑运动员100米全程中步频和步长变化也是这样的,例如,郑晨在第6届全运会中跑10.35秒,30─40米步频为4.77步/秒、步长为2.31米,70─80米处步频为4.68步/秒,步长为2.41米,李涛在跑10.36秒时,步频和步长变化更为明显30─40米步频4.86步/秒,步长2.27米,70─80米步频,4.35步/秒,步长2.58米。

在100米全程中步长的变化,是运动员动作结构,动作的时间和空间参数变化的反应,它的变化意味着一个短跑运动员必须学会从起跑加速阶段动作向途中跑最高速度阶段的平稳过渡,根据专家的分析,在这种动作过渡中摆动腿的前摆动作有着重要作用。

3 100米跑的技术流派分析

从60年代开始,在100米跑的运动员中出现了不同的跑法,于是专家们就常常根据不同的动作加以归类,如“摆腿派”,“蹬地派”,到了80年代以来技术流派发展到了以步长和步频的关系来区分。目前在100米运动员中存在着三种流派,它们是:步频派、均衡派和步长派。

3.1 步频派:步频派的主要特点是以快频率跑完全程,这一派的典型代表是东德女子短跑运动员,突出的人物是格尔,她两创世界纪录(10.88和10.81秒),100米全程跑56步,达到每秒5步以上,这一流派从50年代初,东德女子运动员创短跑世界纪录开始到80年代中期,在世界女子短跑中的地位十分显赫,这一流派的理论是在100米跑中速度主要靠脚与更多地接触获得支撑反作用力。这个流派的特点是运动员的重心高,腿前摆较小,用眼看肌盆没有什么沿垂直轴的扭转,这一流派在欧洲女子短跑运动员中较为普遍。

3.2 步长派:这一流派在跑时步长大,全程步频少,平均步频低,在当今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牙买加的杰克逊,在第24届奥运会上获第四名(成绩10.97秒,42.6步,平均步长2.35米,平均步频3.92步/秒)此人身高1.83米,体重62公斤,腿长,这种运动员起跑加速慢,后程占优势。如杰克逊在奥运会决赛时前60米仍在最后一名,后40米才赶上来。这种流派运动员跑时蹬地和摆腿的动作幅度都如此较大。

3.3 均衡派:这一流派运动员步频长有一个较为适宜的比例关系,步频平均在4.5米/秒左右,平均步长男子在2.15─2.30米之间;女子在2米─2.13米之间,这一流派的技术广泛为男子短跑运动员所采用,黑人女子短跑运动员也采用这种技术。

对这三种流派如何评价,从理论上讲,采用“均衡派”的技术易于保持步频和步长的平衡,对于达到最高速度和降低减速率十分有好处。80年代后期,世界短跑运动员的竞技实践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肯定了这个流派,这种流派这种跑法不仅适用于100米,对于200米、400米也较为合适。

对于步频流派,短跑的竞技实践做了一个比较好的总结,东德教练叫承认他们的训练有不足之处,但这种跑法也曾在短跑竞技舞台上占了统治地位,这种跑法对200米、400米的好处不多。

对于步长派的评价是,一般认为在100米以下的距离不占优势,但对200米、400米跑有一定优越性,这种跑法在70年代也有人采用过,典型的例子是古巴的胡安特里纳(400米成绩44.26秒、步长2.70米),现在的古巴运动员奎罗特也采用这种跑法。

总结各种技术流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每个运动员所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应以其个人的身体条件和素质为基础的,是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形式的,在训练工作中,切不可生搬硬套,照搬别人的东西。提高我国短跑水平必须以我国短跑运动员的实践为依据,在训练中步频和步长不可偏废。

4 总结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1.当今世界100米跑技术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以最快的速度跑后70米。b.起跑加速能力出现提高的迹象。c.步长和步频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1)全程中步频从加速到变慢。(2)全程中步长呈增加趋势,最大步长出现在最后阶段。(3)全程高速度的保持则由步频、步长互补所得。2.100米跑的技术流派分为三种:a.步频派,b.均衡派,c.步长派。三种流派以“均衡派”较为优越。对于技术风格的形成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以运动员的实践为依据,在训练中逐步形成。无论哪种技术流派在训练中都必须对步频、步长给予足够的重视。

标签:;  ;  ;  ;  

现代100 m跑技术的发展特点及流派分析_100米短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