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论文_邱海平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论文_邱海平

宁波海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大多数都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城市的面貌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展现。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问题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驶噪声低、建设成本经济、使用寿命较长且养护方便快捷等特点,要建设一条高品质的道路,就必须严格的从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原材料选用以及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抓起,同时管理人员要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为道路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1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质量问题

一是路面离析、二是路面泛油、三是路面压实度过低。路面离析又可分为冷料离析、拌合料离析与稳定离析,冷料离析是由于原材料的配合比不适宜,造成粗料与细料的分离,无法有效混合。拌合料离析是由于原材料用量没有校准称量或筛网破损造成。温度离析是由于混凝土用料温差大引起的;路面泛油是由于原材料的管理不当,导致粉尘污染或由于设备粉尘多造成污染造成;路面压实度过低是由于骨料的支撑力不足、路面压实机漏压、混合料散热快等造成的。这都会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

1.2问题成因

首先,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由于施工技术人员对于施工流程与施工条件等重视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使得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缺漏或者在配料过程中出现理论失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需要得到具体解决;其次,施工设备与原材料的准备不完善。一方面,施工设备需要有充足的防尘管理,且需要有专业的清洗、养护与管理,但经常出现施工设备在现场不能使用或故障的问题,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施工原材料的购买与配合比是有一定规范性的,但在实际施工工程中会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造成原材料的使用不适宜,降低路面施工质量;最后,施工程序的不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有一套规范化的流程,但受到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与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等的影响,存在部分工程的施工不规范、不标准的情况,需要及时得到解决处理。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不仅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确保整体施工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地质情况、路面等级、施工质量要求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如等级较高的市政道路则需要选择黏度高、稠度高的沥青混凝土材料。安排专人反复、多次地对不同生产厂商提供的材料规格、质量等进行检测,综合选购质量较高且价格相对较低的施工材料。在混合料拌和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根据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操作,运输过程当中保温、防水、防漏工作。在施工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还需要要求专业人员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测,确保只有符合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的材料才能够流入施工现场。另外,相关人员还要根据施工材料的性质、品种、生产时间对其进行有效归纳和标号,然后在施工场地选择合理的位置科学合理地进行储存。如桶装沥青必须直立放置且必须要在表面覆盖上粘布,沥青罐内的温度必须要保持在130~170℃的范围之内。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混合料变质而造成施工质量下降的现象出现。

2.2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2.2.1沥青含量以及配比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对于沥青的含量与质量控制是整个施工技术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沥青质量的角度分析,沥青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沥青混合料搅拌时避免温度过高,拌和过程中如果出现温度过高,会破坏沥青的分子结构,在使用中就会破坏其稳定性,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加速老化,导致路面的使用寿命变短。从沥青混合料含量的角度分析,原则上必须严格按照混料配比进行拌和。在摊铺过程中,如果出现路面过于黑亮,则沥青含量过多,不利于路面的压实,如果呈现褐色,则说明沥青含量过少,并且铺料机正常工作,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2.2沥青混合料摊铺控制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验收的重要指标,而平整度的质量控制重点就是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摊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平整度的好坏。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从摊铺前、摊铺中、摊铺后全过程保证施工质量。明确分工与合作,在路面摊铺过程中,为了防止摊铺机的间断导致路面出现不平整的现象,一定要保持摊铺作业的连贯性。摊铺的过程中设备上留有的沥青需要及时清除。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对路面摊铺层进行严格检查,对平整度、纵横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进行测量检查,按规定要求喷洒粘层油等,以保证将要进行摊铺的摊铺层符合规范要求;对摊铺机进行全面调试检查,确保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有条件的话还应配备一台摊铺机以备不时之需。施工摊铺尽量采用整幅摊铺,减少错缝搭接;摊铺开始前,需将熨平板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70℃;摊铺过程中应连续、均衡进行,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尽量减少停机次数。摊铺厚度根据设计有效控制,并采用水准仪全程跟踪测量;对摊铺层及时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解决;摊铺完未压实未冷却的路面,不得在上面随意行走。

2.2.3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初压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后温度尚高的条件下进行,压路机应从外侧向内路中心碾压,压路机应采用轻型或是关闭振动碾压2遍;复压应在初压后紧接着进行,宜采用重型轮胎式压路机,也可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轮压路机,压实不少于4遍~6遍;终压在复压后紧接进行,压路机应选用双钢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压路机,压实不应少于2遍,要做到压实后无轮迹。

2)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在没有压实过的沥青混合料上倒轴;碾压时应当先碾压接缝、边棱,而后由路边向路中心碾压(即由低向高碾压);碾压轮迹应当重叠30cm,停机要在前一轮迹端头1m外,严禁急停、急驶。

3)碾压时要对路拱及路面的平整度随时检查,对材料离析现象要坚决杜绝,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修整,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密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碾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压路机喷水量,以混合料不粘轮为原则;为了防止污染路面,不得在新压实的沥青路面上停放任何机械。

4)接缝的处理一定要做到紧密粘接,充分压实,连接平顺;尤其是横向接缝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及行车的舒适性,施工中尽量合理安排,减少接缝数量,保证路面质量。

2.3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荷载、气候、自然环境、沥青本身引起的老化等因素,会不可避免的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磨损和破坏,这就需要路面养护,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得以恢复。如果道路出现局部小面积病害,裂缝或是小坑槽、桥头跳车等问题,需要对局部铲除或铣刨处理,小面积修补。

结语

沥青混凝土本身具有防水性好、柔韧舒适、坚实耐用等的特点,将其有效应用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当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路面的承载力和使用年限。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充分了解沥青混凝土的各方面特性,然后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具体的道路等级对沥青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有效调整,全面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运输、摊铺、碾压等各环节的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云.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89-91.

[2]冯万英.论述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35):22-23.

[3]陈永兴.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33):124.

论文作者:邱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论文_邱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