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项目施工管理风险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付腾

关于建筑项目施工管理风险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付腾

身份证号码:43042619880502xxxx

摘要: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立项,各种分析、研究、设计和计划都是基于对将来的正常情况进行预测的,而在实际实施以及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产生变化,这些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都可能属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风险。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风险;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为了适应快速、持续的发展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管控能力。为此,如何加强风险的识别和预防,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管控机制,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研究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的存在、发生、发展直至形成风险损失的过程,对深入认识风险、有效的控制风险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风险类型及其特点

1.1风险的类型

1.1.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不以承包商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业主的意志为转移。政治风险主要指发包工程所在国政府有意无意的通过政治时局及政策变化而使承包商蒙受损失,因此承包商必须在投标前认真了解情况,掌握各种信息,及时分析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形势及其政策,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索赔、保险等。

1.1.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同政治风险有所不同,通常可以根据一系列的指标测算出来,不像政治风险那样具有突发性,可以通过预先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或缩小风险因素。比如,通过加强信息收集及调研工作,准确把握建筑材料市场信息,进而采取相应的采购策略。此外,对经济风险,还可以采用分散、转移风险的办法。有些建筑工程可以分包的形式,只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以避免不稳定因素。

1.1.3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是指建筑施工项目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与事件。建筑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涉及从投标、缔约、组织生产、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是最多的,包括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材料及设备风险、人员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1.1.4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承包商无力阻止自然风险的发生,也无法预见其何时发生,只能通过一些经济补偿措施弥补损失。

针对自然风险指定的防范措施主要体现在对不可抗力条款的解释,就是说将可能发生的自然风险因素明确规定为不可抗力事件,并写明一旦发生这类事件时的解决办法。因此,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虑自然制约因素。

1.2风险的特点

1.2.1施工项目风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于风险主体来说是独立存在的,不论风险主体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只要风险的诱因存在,一旦条件形成时,风险就会导致损失。在项目建设中,无论是自然界的风暴、地震、滑坡,还是与人们活动紧密相关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等不当造成的风险损失,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1.2.2施工项目风险存在与发生的可变性

不论是项目风险的性质还是后果都会随着活动或事件的进程而发生变化,这就是风险的可变性。随着人们辨识风险、认识风险、抗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范围和程度及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程度,增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1.2.3施工项目风险的随机性和突发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任何一个风险因素最终都会演变为风险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诱因。风险总是相对人类活动或事件的主体而言,不同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风险对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影响,风险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受到收益大小、投入大小和风险主体的地位和拥有资源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风险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进一步也影响到风险主体的决策。当人们面临突然产生的风险时,往往不知所措,其结果是加剧了风险的破坏性。风险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防范研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和防范机制,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1.2.4施工项目风险的可测性

个别的风险事件是很难预测的,但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其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并可以评估其发生的影响,同时利用这些分析预测的结果为人们的决策服务,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5施工项目风险的无形性

风险不像一般的物质实体,能够被非常确切地描绘和刻画出来。因此,在分析风险时,应该应用系统理论、概率、弹性、模糊等概念和方法进行界定或估计、测定,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虽然风险的无形性增加了人们认识和把握风险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系统分析产生风险的内外因素,恰当地运用技术方法和工具手段,就可以有效地管理风险。

二、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控的基本对策

2.1组织风险的对策

承包人应树立风险回避意识,重视风险,通过人、财、物、技术等多方面投入,提高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科学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等项目管理班子成员以及操作作业人员。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广大职工能爱岗敬业,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同时使管理人员懂得现代项目管理的一些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使操作作业人员熟悉新工艺、新方法,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技能。遵守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不要非法转包、不要让无资质的企业挂靠,严格考察发包、分包单位的资质、资信、技术能力等,以避免承担连带责任。

2.2合同风险的对策

工程风险与施工合同不严密、不完备、不规范密切相关。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提高合同管理质量,是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工程风险预防机制中的一个主要的防范措施。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签订管理、合同履行管理、书面资料管理等合同内部管理措施以及合同监管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实施的外部管理。规范合同签订,减少合同条款缺陷带来的风险,施工合同既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

2.3工程环境风险与技术风险的对策

针对自然灾害、气象条件和火灾、爆炸等风险,我们一是选择工程保险这一风险转移对策,将风险有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这是降低风险损失的有效手段。二是对火灾、爆炸等风险源加强监控,对现场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对于技术风险,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加强对工程物资的管理,采用合适的施工机械并加强对其管理。

2.4安全风险的对策

安全风险是建筑施工企业最为关心的一种风险,它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在此项目上的收益以及它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减少安全风险,我们应该从引发安全风险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去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才可开工。总承包单位和每个分包单位都应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证许可证》。

(2)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

(3)所有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进厂(进单位)、进车间(进施工现场)和进班组的安全教育。

(4)特种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

(5)安全检查不能放松,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6)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7)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8)施工机械(特别是现场安设的起重设备等)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9)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10)参加工程保险,依法转移工程风险,是工程风险管理的重大举措,是降低风险损失的有效手段。转移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风险。以保险标的为标准,施工阶段的建设工程保险分为工程保险(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对风险进行持续的监视,需要根据风险分析评价的结果,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择最适宜的风险对策,从而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陆跃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科技风,2015(6).

[2]张世勇.浅析建设工程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

[3]彭正红.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4).

[4]薛立新.建设工程管理四大控制目标[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3).

论文作者:付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项目施工管理风险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_付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